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356086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史修改(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中叶的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这三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不同,它的发展表现为缓慢的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园林缓慢、持续演变的根本原因:一、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题,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二、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思想上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

2、着的主导地位。,生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园220年 是中国园林的产生和成长期,主要包括殷、周、秦、汉。,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公元220589年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589960年 相当于隋、唐时期。,公元9601736年 相当于两宋到清初。,公元17361911年 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中国古典园林阶段图,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公元589960年),经济:地主小农经济得到恢复 政治:国家出现大一统局面 意识 儒、道、释共尊,以儒家为主,儒学重新获得正统地位 知识分子改变消极无为态度,背景介绍,文化:兼容并蓄,对外来文化襟怀宽容 文学艺术:群星璀璨、盛极一时 山水画:趋

3、于成熟;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验,著为“画论” 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尤为明显),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皇家园林,总说 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两京以外的地方也有建置 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的皇

4、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大内御苑 特征 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内有宫殿的建置) 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重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大明宫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 格局呈典型的宫苑分置 南半部为宫廷区(正殿含元殿) 北半部为苑林区(即大内御苑,是多功能园林),中央为太液池,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5、,大明宫平面图,西安博物馆里的大明宫含元殿模型,大明宫含元殿3D复原图2,单层单檐红柱碧瓦结构,华清宫 在今西安以东 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宏大的离宫御苑 宫廷区平面略成梯形,中央为宫城,东部和西部为行政、宫廷辅助用房以及贵族、官员府邸所在地。北半部分为中、东、西三路。 苑林区 以建筑物结合于山麓、山腰、山顶的不同地貌而规划为各具特色的许多景区和景点 朝元阁是苑林区的主体建筑物 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 诗人杜牧有过华清宫绝句,今华清宫,今华清宫温泉,今华清池美景,私家园林,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中原、巴蜀有关私家造园活动的记载很多 长安、洛阳民间之风更

6、胜二、发达的交通隋场帝登基后,开凿了世界最长的大运河,并开辟了通 往全国各地的道路系统。这些工程客观上却对后来的私家园林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文士隐逸之风的盛行玄学+科举取士制度动荡的仕途投身园野隐逸思想士流园林(产生),一、城市私园 1、长安 长安城内大部分居住坊里均有宅院和游憩园,叫“山池院”唐代人对城市私园的普遍称谓。多为皇亲和大官僚所建。 2、洛阳私园 洛阳城内私家园林多以水景取胜。城内私园,纤丽和清雅两种格调并存。前者如宰相牛僧儒的归仁里宅园,后者多见于时人诗文的吟咏。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园。履道坊宅园。位于履道坊之西北隅,洛水流经此处,被认为是城内“风土水木”最胜之地。,二 郊野别墅园

7、 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在唐代通称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者叫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 据文献记载,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大致分三种:1、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3、依附于庄园而建置。,杜甫与如今的杜甫草堂,王维与辋川别业图,左图为王维所画的辋川图,文人园林兴起 产生的背景 唐代文人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备一定水平 文人出身的官僚,不仅参与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而且还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并把对人身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慨注入造园艺术中 代表人物: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元稹、李德裕、牛僧儒等 因此,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

8、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被附上了文人色彩,出现了“文人园林” 文人园林的概念 是士流园林中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 广义上不仅指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文人园林的特征 在造园技巧、手法上表现了园林与诗、画的沟通 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文人官僚逐渐形成较全面、深刻的“园林观” 意义 文人参与造园,意味着文人的造园思想(“道”)与工匠的造园技艺(“器”)开始有了初步结合,皇家园林 皇家气派完全形成,这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宏大,而且反映在园林总体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 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

9、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就园林性质来看,已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全盛期园林总体特征,私家园林 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局部的细致处理 园林山水景物赋予诗画的情趣 通过山水景物诱发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初见端倪,风景式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跨入新境界 置石:肯定石的美学价值,置石比较普遍 筑山:“假山”开始作为筑山称谓,既有土山又有石山(土石山),以土山居多;但都能表现“有若自然”的气氛 理水:皇家园林水体广大,并与城市供水结合 植物:题材更为丰富 建筑:种类繁多(大到华丽的殿堂楼阁,小到朴素

10、的茅舍草堂);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丰富多样 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互相渗透,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意境的涵蕴尚处在朦胧状态 影响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成熟期 (一),两宋时期,南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 宋代历史成就 1、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 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例:建筑和园林方面的发展。 3、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刺激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趣,园林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细密。 4、中唐以后,诗词在内容和风格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除传统的琴

11、、棋、书、画等艺术活动外,品茶、古玩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文人士大夫造园活动大为开展,文人园林大为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人园林几乎涵盖了私家造园活动 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影响 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 冲淡了皇家气派,规模变小,但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 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而更进一步文人化 大多寺观园林被文人园林的风格涵盖 公共园林更加活跃、普遍 一些私家、皇家园林亦发挥公共园林职能,定期向社会开放,两宋园林总体特征,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其造园的规模和气魄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较

12、精致。 东京:(现代的开封) 一、城规方面 规划模式沿袭北魏、隋唐的皇都模式。 共有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每重城垣之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 。 二、皇家园林 东京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御苑。,艮岳 建造历史与得名 在宫城东北面,按八卦方位,以“艮”名之 园门匾额题名“华阳”,因此又称“华阳宫” 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预算,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 不惜花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激起民愤,北宋覆亡与此有关 金兵攻陷东京城后为百姓所毁,太极图,艮,(一)大内御苑代表作:后苑、延福宫、艮岳。,艮岳是以山、池作为园林的骨干,但欣赏景点的位置设在建筑物内,因此这些建筑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风景的观赏

13、点,具有了使用与观赏双重作用。 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艮岳构园得体,精而合宜。如依山势建楼,有依翠楼,降雪楼等。沼池有洲,洲中植梅或植芦,亭、榭隐于花树之间,形成隐露的庭园景色。 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有艮岳这座全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园林假山之最,更有众多反映我国山水特色的景点;它既有山水之妙,又有众多的亭、台、楼、阁的园林建筑,它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而元、明、清的宫苑也是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山水宫苑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宋徽宗,精于书画,是一位素养极高的艺术家,艮岳平面图,2、造园艺术成就 筑山 园林掇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

14、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西边的万松岭为侧岭,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水体与万岁山呼应。 筑山特点: 主宾分明、远近呼应,体现了山水画论的“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置石 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因此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理水 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 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 植物品种丰富,包括乔、灌、藤本、水生、草本、药用、果树等等。 建筑 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大部分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 假托道教风格,创

15、设多样意境。,宋代的私家园林,宋代私家园林,中原以洛阳、东京两地为代表,江南有临安、吴兴、平江(苏州)等地。,中原的私园(主要有洛阳、东京两地,在此以洛阳为代表)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如,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董氏西园、东园等。,宋代的私家园林,富郑公园宋仁宗、神宗两朝宰相富弼的宅院。 园林的总体布局:全园大致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北区包括具有五个水洞的土山及其北的竹林,南区包括大水池、池东、西的平地和池南的土山。 园林建筑:主体建筑物“四景堂”。 洛阳名园记中对洛阳19座私家园林景观特点的描述:除依附于邸宅的宅院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莳栽花木著称;有大片树林而成景

16、的林景,如竹林、梅林、桃林、松柏林等,尤以竹林为多。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富郑公园,江南的私园 临安的私园 西湖一带:南园、水乐洞园等 临安东南郊山地和钱塘江畔一带,气候凉爽,风景优美,多有私家别墅园林建置 临安城内的私家园林多半为宅园(如内侍蒋苑使之宅园)吴兴(今湖州)的私园 靠近富饶的太湖 私园有南沈尚书园(以山石之类见长)、北沈尚书园(以水景之秀取胜)、俞氏园(“假山之奇,甲于天下”)等 润州(今镇江)的私园 梦溪园 园主沈括,晚年写成梦溪笔谈 平江(今苏州)的私园 经营园林的自然、社会条件 交通方便,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气候温和,风景秀丽,花木易于生长,附近有太湖石、黄石等造园用石的产地 私家园林包括宅园、游憩园和别墅园,著有沧浪亭、乐圃等,沧浪亭 园主苏舜钦自撰沧浪亭记 园林内容简单,富于野趣 苏舜钦死后,此园屡易其主 元、明废为僧寺,后又恢复为园林,至今仍为苏州名园之一 平江、吴兴靠近太湖的产地洞庭西山,其他的几种园林用石也产于附近各地。故叠石之风很盛,几乎是“无园不石”。因而以此两地的叠石技艺水平为最高,已出现专门叠石的技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