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356037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肢体力线、长度、周径和角度测量,(一)测量检查 1人体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方位术语 特定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一 测量和运动检查,上和下 前或腹侧和后或背侧。 内侧和外侧 内和外 浅和深 近侧远侧,方位术语,轴和面,矢状轴 冠状轴 垂直轴,轴,矢状面 冠(额)状面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面,2骨关节临床检查常用的工具,尺、量角器、叩诊锤、大头针、音叉、听诊器、棉花、握力计等。,一、肢体力线的测量,1.人体重力线,2.上肢力线,3.下肢前负重线 4.下肢侧负重线,二、长度测量,1骨科测量的常用标志,(1)骨性标志

2、(2)表浅静脉标志 (3)肌腱标志 (4)皮肤皱纹标志 (5)身体标志线 (6)体表分区,2.长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3.长度测量a.目测比拟法b.皮尺测量法(1)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2)下肢长度: 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下缘,或腓骨小头顶点到外踝下缘。c.X线测量法d.肢体真假长短的判断,三、周径测量,取同一水平测量 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 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 测量上臂取三角肌止点处环绕二头肌 前臂最粗处测最大周径,最细处

3、测最小周径 测量大腿取髌上10 15cm 测量小腿取小腿最粗处,常见记录方法 1、中立位 0度法:即以关节中立位为0,每个关节从中立到关节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1、目测比拟法 2、量角器测量法,4角度测量,记录是以中立位为起始点0,按该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各运动平面的两个相反方向记录活动的起始到终末度数,两个度数之差为活动范围。 如肘关节伸0,屈曲135,则记录为:0(伸) 135(屈),活动范围135,肩关节活动范围图例,肘关节活动范围图例,中立位 0度法,2、邻肢夹角法:以两个相邻肢段所构成的夹角计算。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180,随着关节屈曲程度的加大,夹角逐渐变小,用以表示两相邻肢段的位置关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