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产业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33842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第二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12第二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12第二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12第二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12第二产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第二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第二产业(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1、概述 (1)、工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与部门分类 A、特点: 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 使物质的使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好 工业生产过程中顺序性强(阶段性、连续性) 科学技术要求高(或者说依赖科技),B、部门分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 第一、二、三产业 过去的分法:冶金、电力、煤炭、石油、化学、机器制造、建材、森林、食品、纺织、缝纫、皮革、造纸、文教用品。 现在归纳为:材料工业(冶金、木材、建材、化工),能源工业(煤、电、石油),建筑工业,基本化学工业,成品制造业(机器制造、电子、纺织、缝纫、文教),(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影响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 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

2、明文化生活提高的物质保证 地区产业分布的决定因素,(3)、中国工业的原有基础与发展变化,世界上手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 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基础薄弱;结构畸形;对外依赖严重;偏布沿海。 新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工业迅速发展,部门齐全,结构日趋合理,布局日趋均衡。总结来看:全国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一批工业生产基地,工业的分布有了很大变化但仍存在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不协调,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作业,中国发展工业的条件分析,2、能源工业,定义:在自然界中凡能对人类社会提供热量、光能、机械能、电能等能量的资源都称能源。 (1)、能源与能源工业特点 A、地球上的能源:大致分四类:太阳能;地下的地热(火山、

3、地震、温泉),核燃料和化石燃料;海洋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地面上的水能,高山冰雪潜能,动植物储能。,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每天到达地球的太阳能约等于5000亿吨标准煤燃烧的能量。,形式: 辐射能:直接太阳辐射 运动能:水力、潮汐、风、波浪 生物能:木材、油脂 化学能:煤、石油、天然气 原子能:铀等 传导能:地热、温泉。,能源的分类,按来源分:地球以内、以外和天体作用 按性质分: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按利用状况分: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按基本形态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的转换,从燃料到热 从热到机械能 从机械能到电,B、能源与人类,人本身需要能量:食物 人类社会:维持社会生产和

4、日常生活需要能量 能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发展的:新旧石器时代是生活资源,煮食物、取暖。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生活和制造生产工具。工业革命后是基本动力。,能源工业,资源地 消费中心,(2)、中国能源工业的资源条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 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探明储量相对较少,开发难度大,(3)、生产发展与布局特点,生产发展快但仍不能满足需要,能源工业结构以煤为主,能源生产以煤为主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 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以煤为主,原因 煤的储量最多 煤的发展基础好 现阶段生产技术装备于煤为主 石油资源有限 能源工业地区分布广但差异大 能源的生产和销售的地区差异大,(4)、发展趋势,A、以煤为基础

5、、以电力为中心、积极发展新能源 常规能源中煤是主体,解决能源不足仍要靠煤 目前能源紧缺表现为缺电,转煤为电 积极发展新能源,主要是核能:原因是中国人均能源少,目前就紧缺,随经济的发展今后需求更大,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且中国能源产地与加工中心不吻合造成的长距离运输是一大负担,要解决。,B、整个能源工业将以大中型为主,大中小并举,大型能源工业虽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对资源条件和建设要求高,但建成后资源利用率高、稳定可靠、效益好 大型能源工业主要由国家投资,中小型的由地方自己发展,C、宏观上看:东部的石油,中部的煤,南方的水电是重点,东部石油: 中部的煤:山西、内蒙 南方水电,(5)、能源工业主要生

6、产部门,A、煤炭工业 资源特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陕西北部、河北北部、宁夏、甘肃、新疆。零星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河南、黔西滇东北 主要煤矿 北方是建设重点,南方适当开发,煤炭开发的资源、经济比较,北方煤田:资源集中、煤种齐全:煤层厚;30-60米;煤层多:7-8层,大同有14层;埋藏浅、倾角小,回采率高。经济优势:开发周期短、投资少、成本低、可建成大型能源中心。 南方煤田:煤层薄;多数不到1米;煤层少:2-3层,;埋藏深、倾角大,回采率低。经济上无优势: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成本高、除局部地区外只能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在1965-1976年间江苏投资41亿元共采煤8700万吨

7、,平均350元一吨。,主要煤矿,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 资源保护 安全生产 看阅读材料,B、石油,石油资源分布:三个沉降地带和内陆盆地 石油开采:主要油田 石油加工:布局选择可在资源产地或消费中心,中国主要在消费地,布局特点为: 资源产地布局: 沿长江布局:仪征、安庆、九江、武汉、岳阳、长寿 沿海布局:金山、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湄州湾、汕头、深圳、海口、北海,C、水力资源开发,水力资源丰富 68亿千瓦,可开发37亿千瓦 水力发电条件:地形高差+水量 中国地形的特点决定了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和平原上的山地附近是水力资源最丰富地区。 主要水电站;,水电评价,优点 可再生资源 运行成本低维持发电成本低

8、但固定投资大 无污染 缺点 淹没耕地:季风气候 布局受限制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火力发电,中国电力工业以火力发电为主,占70%以上。布局特点是集中在消费中心和资源地,今后要加强坑口电站建设 优点: 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布局灵活 占地面积小 缺点 运行成本高:维持发电要烧煤、油等 污染严重:大气污染、酸雨等,核电,资源:铀235加工为铀238,秦岭、南岭、昆仑山、武夷山为主要资源产地 优点 电力生产稳定 原料消耗小2-3年换一次、原燃料运输量很小 布局灵活 运行成本低、可建成超大容量电站 缺点 技术、管理水平要求太高、不能出问题 基本建设投资大,特别是防护费用大 核废料难以处理,要建核废料储存场

9、地,3、材料工业,(1)、定义与分类 材料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进行加工,其产品是供应其它生产部门做材料用的。 构成: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木材、合成材料。 经济意义:基础工业,(2)、钢铁工业,A、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资源 市场 交通 其它因素:平衡布局、国防、水资源、土地资源、技术水平及协作条件、管理水平。,B、中国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铁矿:鞍山本溪、迁安龙烟、太古岚、攀西、宁芜、白云鄂博、鄂、冀、石碌等。 焦煤资源:主要在北方。 辅助原料资源:分布普遍。,C、发展概况,规模与产量、品种有很大增长 冶金装备和科技有一定的发展 钢铁工业布局大的框架已展开,基本上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局面。,

10、D、钢铁工业生产基地,九大基地:鞍山、本溪、上海、京津塘、武汉、攀枝花、包头、太原、马鞍山、重庆。布局类型:资源型、市场型、港口型、钟摆型 。,(3)、有色金属,A、生产特点: 生产时消耗矿石量大 耗能多 产品体积小 根据以上特点,有色金属工业布局主要在资源产地或能源中心(粗加工),精加工可以放在工业中心或消费中心。,B、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的分布,南岭山地南北两侧 山西中条山和陕西秦岭 云贵地区 祁连山南北:青海和甘肃 燕山、天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等区域。,D、主要基地,辽宁、甘肃、湖南、云南、上海。,(4)、建筑材料工业 组成:传统建材,耐火材料,特种建材 特点: 建材用量很大但大部

11、分附加价值不高 生产中消耗的矿物质原材料多、消耗能源多 产品多数体积大、笨重,不宜长途运输 除少数部门外,生产技术要求一般,设备简单,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适合地方分散布局发展。,(5)、基本化学工业,组成:三酸两碱生产特点: 大量消耗原材料 其产品是其它工业的原料、材料、中间剂 产品具有腐蚀性,不便于长途运输,宜就地消费 生产过程中大量耗水、耗电 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有害废液,4、机械工业,(1)、发展意义与布局影响因素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提供装备 工业的支柱 国家经济政治国防独立的标志 布局影响因素:金属原材料、市场、专业化和协作化条件,(2)、分类 机床 重型机械:矿山、冶金

12、、化工、建材、起重设备 发电设备 轻工业设备 仪器仪表 农业机械设备 运输设备 军火设备制造 电子工业,(3)、机械工业特点 为其它生产部门服务 多数消耗的金属材料多 技术复杂、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 专业化、协作化生产 因此,机械工业要求科技配合,多部门配合,在科技中心和工业城市发展好。如北京,解放前基本没有机械工业,现在是主要中心之一,优势是有成套的科研机构和70多所大学,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工业中心,有1300多个研究所和50多所大学,原有基础好,其它条件好。,(4)、生产布局特点,A、发展快但波动性大 B、机械工业已门类齐全,行业众多 C、规模大但素质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D、宏观布局已

13、在全国展开但地区差异大:全国都有,除晋(煤),黑、新(油),云桂皖(食品)外,其余的机械工业均是主导部门。 E、机械工业的全能特征突出 主要机械工业中心,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已经形成拥有4万多家企业、900多万在职职工的独立工业体系。从纵向上比,中国机械工业已经取得世界机械工业发展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机械工业仍然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技术水平不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整个行业大而不强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制造的70被进口产品占据,而且越是重要、技术附加

14、值高的装备,进口的就越多,自给率就越低。这些现状说明,中国要从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前面的路还很长。,中国机械工业2004年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仍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趋于平缓。2004年许多重要机械产品可望继续保持增长,汽车产量可达五百一十到五百三十万辆,其中轿车可望达二百五十到二百六十万辆;发电设备四千万千瓦以上;数控机床四万台以上。 2004年对中国机械工业而言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从国内看,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将会不断深入并取得长足的进展,由此带来的各种机会大量涌现。“三农”问题极受国家重视,预计农机行业将会回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虽趋于平衡发展,但仍

15、会保持相当规模不会迅速走低,对工程机械工业的需求仍会看好;汽车行业、机床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但是预计对机械工业发展的需求不会有太大波动。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不合理重复建设的治理,可能影响某些产品的市场,相关行业应有所准备。,5、轻工业,(1)、发展意义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繁荣 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 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解决就业,(2)、发展条件,生产特点 部门庞大、行业复杂、产品繁多 投资少、利润高、资金积累快 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 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多数以农业为主要原料来源 繁荣经济,有利条件 国家经济发展及原有基础好 稳定的原料来源 巨大的市场 充足、廉价的劳

16、动力 重工业已具有装备轻工业的能力 不利条件 素质 环境污染导致的限制发展因素,(3)、主要生产部门,纺织工业 布局影响因素:原料、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运输 布局特点:分布普遍,各有特色(见教材220-223页) 食品工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卷烟工业、制茶工业、酿酒工业,6、乡镇企业,(1)、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乡镇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力量 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 发展农业的主要经济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出口创汇的生力军 社会有效商品的重要来源 促进农村小城镇两个文明建设的推动力,(2)、生产特点,设备简单、投资少,产品多样,生产效益高、发展快 规模小,自主权大,更新换代快 与农业生产并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多属劳动密集型 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原料优势,(3)、存在问题,发展不平衡,偏布沿海 人才、资金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生产安全质量不高 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4)、发展方向,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 增强竟争力、开拓国内与国际市场 走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之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