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33572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冰教授从奇经辨治带下病,王建玲,带脉,带脉“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属于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是围束元气生发之所,带脉的生理病理意义重大,在妇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带脉为病可表现为带下异常、崩漏、滑胎早产、阴挺、恶露不绝、腰痛、病后腰下有水气、肾着、足痿等。,带脉的生理,带脉为病的辨治,验案举隅,带脉的生理 循行,灵枢经别 “足少阴之证,至腘中,别走太阴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难经“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奇经八脉考.带脉篇:“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的生理 功能,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

2、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有约束固摄、提升蓄气、调节血脉的功能,是人体一条重要纽带。带脉功能的正常运行能维持腰腹及其以下组织脏器及经脉的正常生理位置,使诸经脉气血充盈,天癸正常来潮,与冲任二脉协调制约肝、脾、肾及生殖器官而主孕育。,带脉的生理与脏腑的关系,肾带脉“上至肾,当十四椎”十四椎旁即为肾俞,肝胆 奇经八脉考曰:“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脾唐容川云:“带脉出于肾中,以周行脾位,由先天交于后天脾者也。”,胃 素痿论篇“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3、”,带,脉,带脉的生理 与经络的关系, 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皆纵向通过腰腹,唯有带脉横向分布,回身一周约束十二正经;带脉与足少阴肾经直接连属,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相通,与足阳明胃经相关。,带脉的生理与经络的关系,奇经八脉 除带脉外的其余奇经均通过腰腹纵向分布,唯带脉环循腰腹,约束诸经。奇经八脉相互关联,其中带脉与冲脉、任脉和督脉关系尤为密切,皆起源于下腹。张子和在儒门事亲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中说:“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三歧,皆络带脉。” 从功能上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为阳脉之海,带脉总束冲、任、督三脉。妇人经、带、胎、产诸疾均发生于下腹部,“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带脉始病”。,

4、带脉为病的辨治 清利湿热 宣通带脉法,病因病机,外因 因淋雨涉水,久居湿地,摄生不洁,外感湿邪,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损伤带脉。,内因 饮食失常、脾失健运,内生湿热 或肝郁化热,肝气犯脾,湿热内蕴,移客带脉。,湿热壅滞带脉,清利湿热 宣通带脉法,古籍记载,傅青主女科曰:“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在带脉不能约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金匮勾玄云:“带、漏,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赤水玄珠曰:“虽有赤白之殊,皆湿痰瘀血所致。”名医指掌曰:“夫带下者,由湿痰流注于带脉而下浊液,故曰带下。”,清热利湿 宣通带脉法,疾病及辨证,本证多为宿有湿热内蕴,流注冲、任、带脉,阻滞气血;或于精气,产后(包括堕

5、胎、小产后)而感受湿热之邪,稽留于冲任,或蕴结于胞中,湿热于精血相搏结。,主要证候: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粘稠,有臭气,阴痒,腹满胀痛,腰痛如坐水中,口苦口黏,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利湿 宣通带脉法,用药经验,常用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黄柏,栀子等燥湿之品,配以柴胡,茵陈,龙胆草,金钱草等疏肝解郁,清热燥湿之品。还可加入赤芍,丹皮,当归等凉血活血药物。 腹痛可加入川楝子,延胡; 带下有臭味者还可加入土茯苓,苦参,败酱草,白花蛇草,鱼腥草等, 兼见脘闷纳差可加入白术,苍术,薏苡仁; 皮肤瘙痒加入防风,蝉蜕,地肤子,白鲜皮。得配本草中记载:“当归主带脉为病,

6、腹满腰溶,如坐水中。”,清热利湿 宣通带脉法,验案举隅,2013年2月27日:肖某某,女,29岁,孕1产0 。小腹疼痛一周。白带量多,色黄,异味,偶伴阴痒、腰痛。Lmp:2013年2月13日,素:12 530天,量少,色暗,有血块,无痛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土茯苓30g 红藤30g 蒲公英50g 黄柏10g 地肤子15g 白鲜皮15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丹参30g 皂角刺30g 浙贝母10g 鳖甲20g 薏苡仁30g 七付,日一付,水煎服。,带脉为病的辨治 温脾渗湿 束约带脉法,病因病机,素体脾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劳伤,脾气受损,脾胃运化失司,损伤带脉,湿邪内生,温脾渗湿

7、 束约带脉法,古籍记载,傅青主女科说: “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诸病源候论曰:“脾脏之色黄,带下黄者,是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黄色。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曰:“盖白带多属气虚,故健脾补气要法也。宜以补中益气汤加酸枣仁、茯苓、山药、黄柏、苍术、麦冬之类。”,温脾渗湿 束约带脉法,疾病及辨证,本证多因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之气下陷而为带下。脾虚可导致中阳不振,则面色不荣而呈恍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乏。脾虚失运,则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均为脾虚湿困之证。,主要证候:为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白或萎黄,四肢

8、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温脾渗湿 束约带脉法,用药经验,常用茯苓,白术,苍术,淮山药,陈皮,黑荆芥,莲子,芡实等健脾燥湿止带之品。 若见腰酸等可加狗脊,杜仲,巴戟天;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可加入黄柏,蚤休; 皮肤瘙痒也可加入防风,蝉蜕,地肤子,白鲜皮。,温脾渗湿 束约带脉法,验案举隅,2014年4月2日:徐某某,女,26岁,孕3产0。小腹隐痛一年余,加重一周。带下量多,质清稀,无异味,小腹隐痛,连及腰骶,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呆,大便时溏。Lmp:2014年3月25日,素:14 522天,量稍多,色淡红,无血块,偶痛经。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党参10g

9、黄芪15g 白术 12g 茯苓10g 干姜6g 桂枝10g 白果15g 山药10g 芡实15g 薏苡仁30 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皂角刺30g 僵蚕10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橘核20g七付,日一付,水煎服。,带脉为病的辨治 健脾益肾 固摄带脉法,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劳伤,房事不节,多产多育,脾虚带脉失约迁延不愈,妊娠、产后元气耗损,精血衰耗,或脏腑虚弱、精血亏虚,则带脉失充,经气虚衰,不能固束诸经和提携诸脉经气,带脉不固,健脾益肾 固摄带脉法,古籍记载,景岳全书说:“盖白带出于胞中,精之余也。”诸病源候论曰:“肾脏之色黑,带下黑者,是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黑色。”妇科玉

10、尺 曰:“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肝肾阴淫之湿,或缘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色欲太甚,肾经亏损之故。”,健脾益肾 固摄带脉法,疾病及辨证,本证多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封藏失职,精液滑脱而下,故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为肾之府,故肾虚则腰酸如折;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胞宫,故小腹冷痛,阳气不能外达,则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肾阳虚不能上温脾阳,则大便溏薄,不能下暖膀胱,故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润,脉沉迟。,健脾益肾 固摄带脉法,用药经验,常用黄芪、人参、升麻、

11、柴胡、白芷、荆芥等益气升提;用杜仲、沙苑子、菟丝子、巴戟天、川断、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等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固摄带脉法还常配升提带脉之药,如升麻、五味子等,朱南孙曰:“五味子味酸能收带脉,补气则巩固它提系的功能,而奏升提之效”。得配本草记载:“升麻缓带脉之缩急”。带下久陷,非固托难以奏效,因此还常配以固托带脉之品,如:龙骨、牡蛎、乌贼骨、续断、益智仁等,得配本草记载:“龙骨、续断主带脉为病”。,健脾益肾 固摄带脉法,验案举隅,2014年2月26日:吴某某,女,38岁,孕5产2 。间断性小腹痛5年,加重一月余。白带量多,色微黄,异味,偶伴阴痒,腰痛明显。腰膝酸软,乏力,纳差,近半年易出现晨起腹

12、泻,四肢不温。Lmp:2014年2月13日,素:12 530天,量少,色暗,有血块,无痛经。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续断10g 寄生30g 鹿角霜15g 巴戟天15g 三棱15g 莪术15g 黄芪30g 茯苓12g 白术10g 鳖甲20g 煅龙骨30 g 煅牡蛎30g 金樱子10g 蒲公英50g 地丁20g七付,日一付,水煎服。,带脉为病的辨治补肾填精,滋阴润燥法,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房劳多产,大病久病,年老体弱,七情内伤,肝肾阴虚,精亏血少,胞宫,阴道失于滋润,带下量少,补肾填精,滋阴润燥法,疾病及辨证,主要证候:带下过少,甚或全无,阴部干涩灼痛,或伴阴痒,阴部萎缩,性交疼痛,甚则性交

13、干涩困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烘热汗出,烦热胸闷,夜寐不安,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弦细。,辨证:肝肾亏虚,血少津乏,阴液不充,任带失养,不能润泽阴道,发为带下过少;阴虚内热,灼津耗液,则带下更少,阴部萎缩,干涩灼痛,阴痒;精血两亏,清窍失养,则头晕耳鸣;肾虚外府失养,则腰膝酸软;肝肾阴虚,虚热内生,则烘热汗出,烦热胸闷,夜寐不安,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弦细等均为肝肾亏损之证。,补肾填精,滋阴润燥法,用药经验,张景岳左归丸为治疗带下过少的首选方剂。景岳在原方主治中说:“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证,俱速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方中以熟地

14、之补肾为君;山药之补脾,山茱萸之补肝为臣;配以枸杞补精,川膝补血,菟丝子补肾中之气,鹿胶、龟胶补督任之元。阴部萎缩,性交干涩可加紫河车、首乌、石斛、玄参、麦冬。五心烦热可加黄柏、知母、女贞子、旱莲草。阴道瘙痒难忍可加蝉蜕、防风、 白蒺藜、白鲜皮。湿热下注带下色黄可加黄柏、苍术等。,补肾填精,滋阴润燥法,验案举隅,患者, 女, 59 岁, 2006 年10 月就诊。患者绝经8 年, 阴道涩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年, 多种抗生素治疗后, 尿急、尿痛好转, 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但阴道涩痛难忍,追问病史患者绝经前有崩漏大出血病史, 经治疗痊愈。绝经后带下亏少, 经常腰痛, 口干口渴, 烘热汗出。近半年

15、来阴痒涩痛渐重伴尿频、尿不适感影响生活及睡眠, 口渴心烦, 舌瘦小少苔, 脉沉细。,生地、熟地黄各20 g 山茱萸15 g 山药15 g 枸杞子15 g 菟丝子15 g 沙参20 g 麦门冬20 g 天花粉20 g 玉竹10 g 知母10 g 当归10 g 灯心草3 g 竹叶6 g 同时配合外洗方: 蛇床子6 g, 女贞子15 g, 旱莲草15 g, 当归10 g, 牡丹皮15 g, 布包, 水煎外洗, 2 次/d。治疗2 个月诸证消失。,带脉为病的辨治补血益精,活血化瘀法,病因病机,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堕胎多产,暗耗营血,产后大出血,血不归经,经产感寒,余血内留,新血不生,津亏血枯,瘀血内停,瘀阻血脉,精血不循常道,阴津不得渗润胞宫,阴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