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331597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化概论第十三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编 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第十三章 西方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西方古典文明的东方观,一、东方观的滥觞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希腊地处地中海。地中海向西就是浩瀚的大西洋,由于航海技术限制,古代希腊人还不能在大西洋进行远航。因此古代希腊对于异族的经验集中于东方,希腊人自称为西方,将亚洲的波斯人等称为东方。希腊水手在地中海航行,以西侧的陆地为欧罗巴,以东侧的陆地为亚细亚,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以后世界两大洲的分界。东方为亚细亚,就是以后的亚洲;西方为欧罗巴,就是以后的欧洲。至于为何如此命名,人们争论不休。其中一种说法是,亚细亚是爱琴海太阳升起一侧的名称,而欧罗巴则是爱琴海太阳落下一侧的名

2、称。也有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亚细亚与欧罗巴都是古代神话中女性的姓名,以后被用于代表两大洲。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大洲的名称来自于古代希腊。在东西方相互认识的过程中,埃,及人、希腊人、波斯人、印度人、以色列人互相之间接触较早,而远东民族较晚才被认识。古代西方对于东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认识中,希腊人把位于北非的埃及看是东方的主要国家,并且以埃及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埃及文明早于希腊,而且埃及、利比亚都曾与希腊有过相当的文化交往,这些地区相对于希腊,地理位置都偏向东方,所以希腊人将他们看成是东方人。这时的希腊人对于发达的埃及文明还是羡慕的,对于东方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基本肯定的。第二阶段是雅

3、典时代,公元前6世纪前后,古代希腊文明的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于世界整体性的认识萌芽。在这一时期的希腊与波斯战争,使希腊人强烈的东方印象,东西方二元化的立场开始形成。从希罗多德开始,亚洲与欧洲、波斯与希腊成为了西方与东方的代表,这时希腊人对于东方文明的态度十分矛盾,睥睨与恐惧、神秘与好奇等多种复杂心理同时具有,对于东方社会制度、经济与物产、人民生活方式等有许多猜想。,真正区分不同东方的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这是东方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贡献,他首次明确了远东的概念,东方,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有远东与近东之分。当时他并不知道有中国,他所说的远东即“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公元前6世纪

4、,雅利安人已经将领地向南推进,佛教已经相当发达,经济文化并不比希腊落后。这时的希腊人已经知道赛里斯人等其他东方民族,并且将赛里斯人看成是世界最东方的民族之一。关于这一时期希腊人的看法,可靠的资料并不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希腊人克泰夏斯关于赛里斯人与印度人的记载:,赛里斯人及北印度人,相传身体高大,达十三骨尺(cubits),寿逾二百岁。格忒罗斯河 (Gaitros) 畔某处有人,其形类兽,皮与河马相似,故弓箭不能入。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1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克夏泰斯生活年代大约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相当于中国周代。这种记载具有神话性质,如同中国山海经中所

5、述海外诸国一样,估计是古代民族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中所传达的异域消息。二、东西方的早期接触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成为西方对于东方认识新阶段的开始,亚历山大的大军征服了波斯、小亚细亚、北非,直到印度。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的军队进入印度河流域,因为气候炎热与瘟疫流行,才没有继续前进。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使得东西方国家质检第一次实现了全面交流。以后,东西方关系进一步扩大,地中海民族对于东方国家与民族有了新的认识,经过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再发展到全球海上航线的开通,无论是对于近东还是远东,西方人都有了更为深入与切实的看法。中国人与希腊人一样,从最初的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逐渐,向

6、“万国世界”的认识转化。根据中西交通史学家张星烺等人的看法,史书所载“黄帝登昆仑”,已经到达了西域各国,而当时的西域可能活动着多种民族,其不乏白色人种。以后的安息、大夏、康居、月氏、大秦等民族,显然是不同于中华民族的人种。这些民族以后在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威胁下,陆续西迁,离开了西域。可能是进入欧洲与西亚,成为西方古代民族。中国汉代已经完全清楚西方发达文明罗马的存在,史记大宛列传与后汉书中关于大秦与其他罗马别名的记载,说明中国人当时已经知道,在世界的西方有一个发达的文明国家。其人民类似于中国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有健全的国家制度,“置三十六将,皆议国事”,甚至提到了他们的市场交易规则。中国

7、人隐约意识到,这个远方的国家不同于当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而是一种与中国的文明程度相近的国家。当时的局势是,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都在努力寻找到达对方的通路,但是居于两大文明与两个大陆中间的安息国阻断了这种联系,使得两大文明不能全面接触。,161年,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留斯安东尼派出使者到东方,162165年间,罗马征服了帕提亚人,解除了古代罗马的重要威胁之一。公元166年罗马使团到达中国,这一年是汉延熹9年。这是罗马第一个到达中国的使团。从中世纪开始,西方不断向东方派出各种宗教人士传播基督教,再加上印度佛教、波斯拜火教、伊斯兰教的大传播,这样就在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形成了一种壮观的局面。在东西方交流中两

8、条路线同时在其间展开,一条是传教士、教士、教民与各种各样的学者,他们来往于东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传教、朝圣等活动与学习交流;另一条路线则是商业交往,东西方之间的大量货物与产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两条路线其实是基本合一的,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本节思考题,1结合历史文献,概述古代西方对东方文明的认识过程。,第二节 近代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一、 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这一历史时期中,西方改变了对于原有的东方的认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原本是专制而强大的波斯与富饶文明的中国、印度,现在成为了落后愚昧的东方、野蛮的东方。与东方的交流开始变成为对于东方的掠夺和以传播宗教的名义进行文

9、明征服。文明差异变成了文明的等级高低不同,西方成为高级的文明,其他文明则被认为是低级的。“罗马之外全部是蛮族”的思想成为统治性观念,并且在以后的世纪中越来越强,直到现代社会的到来。10世纪开始,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西欧的城市化也随之产生,到16世纪之后,西欧工商业经济已经基本形成,新的国家政治制度已经初现雏形,新兴的人文主义与科学技术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文化。经过产业革命,西方在世界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领先于世界。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原因,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才出现了不对等。东西方之间的交往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几经反复,曾经兴旺发达的商贸交往一段时期几乎中断。陆路交通上,受到阿拉伯帝国兴

10、起的影响,经常处于消息隔绝的状态。只有在蒙古帝国打通欧亚大交通的时代,才建立起短暂的联系、。但是好景不常,随着蒙古大帝国的崩溃,东西方交通再次基本断绝。其原因在于,从西亚到中亚这一咽喉地带再次被奥斯曼帝国所垄断,大量征收过路税,使得商人们望而却步,于是漫漫丝绸古道,驼铃声稀,商贾冷落。虽然不像有的学者断言丝绸之路已经断绝,但它们已经远非当年的兴盛景象。中世纪文明交往中的一段小插曲人们经常提到,那就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约1254-1324)于13世纪进入中国,当时由于蒙古人的征伐,东西方交通处于战争状态下,相互隔绝的时间并不短。所以当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出版时,竟然被视为奇

11、书,书中记述了一个当时不为多数欧洲人所知的中国,文明。绝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上竟然存在着比欧洲还发达的东方文明是不可想像的,从对这本书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真相,可以看出当时欧洲人对于中国文明的了解真是非常之少。中世纪东西方交往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与现象,从这些事件与现象中,可以看到世界主要文明之间的联系在这一历史时期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古老的东方文明仍然在继续对西方发生影响。另一方面,欧洲人对于东方产生了不同看法,有了新的东方观念。中国的四大发明在这一时期西传欧洲,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大事件。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与造纸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它们传

12、入欧洲之后,推动欧洲航海、军事、经济与科学取得飞跃。近代西方科学的先驱、英国思想家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认为这些发明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发明,这是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惜的是,培根竟然不清楚这些发明是中国人完成的。明代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中西关系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但他进入中国后,还不承认西方的印刷术是从中国传入的。他曾经比较过中国的印刷术与西方的印刷术:但也有相当多数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们承认,中国的这些发明使世界受惠。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使得哥伦布们能够完成环球航行,开辟世界海上航线。是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使西方能够使用枪炮,,他们的印刷比我们的历史悠久,因为在五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印刷术

13、,但与西方的有所不同。中国字的数目极多,不能用西方的方法,不过现在也采用一种拼凑法至于论速度,我觉得西方印刷工人排版与校对一张所用的时间,与中国工人刻一块版所用的时间不相上下,也许中国工人所用的时间还少一点。 意大利 利玛窦:中国传教史,1718页,刘俊余、王玉川译,台湾启光出版社,1986。,不幸的是,这些枪炮在20世纪初期,竟然成为了敲开中国大门,屠杀中国人的利器。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与造纸术是近代文明推广的主要工具,在进入中国的传教士们向中国人宣传福音书时,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手中的圣经与来自于中国人发明的纸与印刷术紧紧联系在一起。二、早期传教士活动向东方传教是从基督教诞生之后就开始的事业

14、,无论是天主教还是耶稣教,无一不把东方看作是最需要教士的地方。西方向东方派出传教士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其中派员最多的是17世纪之后。中世纪来东方的传教士人数不多,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历来的传教活动中,人数最少的是东正教,在东方信徒最少的也是东正教。中世纪的中国传教士中,最有影响的是景教传教士,其传教活动颇具传奇性,成为东西方关系史上的一段很具有研究价值的旧事。传教士的活动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传教士们的活动把东方国家的状况向本国反映,这对于西方了解东方打开了一条途径。绝大多数西方人包括政府都是通过传教士来了解东方的,所以西方的东方学经典中,传教士的书信、日记、著作

15、与杂记等都成为最重要的文件。这就产生了一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传教士们毕竟是从宗教活动角度来看待东方事物,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都有许多偏见,这种偏见通过传教士们的眼睛,传入了西方世界,左右了西方人的看法。海上交通航线开通之前,来到东方的传教士中能称职者其实屈指可数,这一时期,意大利人在东方探索中居于重要地位,因为意大利是欧洲工商业文明发展的前锋,而意大利工商业能够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东方的贸易,来自东方的香料、丝绸、染料等产品是意大利贸易的主要货物。同时,意大利在欧洲宗教中的地位重要,也是它首先派出大批传教士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意大利当时的贸易主要是与亚历山大城等东方城市之间的交易,在与远东的

16、交往中,第一位是意大利传教士柏朗嘉宾心(Jean de Plan Garpin),史称“第一位东方传教士”。他于1245年出,发来华,受教皇英诺森四世派遣,主要任务是说服蒙古人信仰基督教,以与欧洲十字军来夹攻穆斯林军队。众所周知,蒙古人与欧洲教皇之间的交往曾经引起举世关注,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宗教关系。因为唐代之后,欧洲人对东方的目光已经不再盯着中国了,而是转向突然崛起的。信奉实用主义的基督教徒要对抗伊斯兰大帝国,从战略上拉拢蒙古人是至关重要的。当年匈奴进入欧洲,致使罗马帝国灭亡的历史给欧洲深刻教训,所以发展蒙古人信教成为了教皇的重要原则。可是这位传教士似乎是位饱学之士,他最感兴趣的不是蒙古人的政治动向,反到是中国文明。第二位是方济各会的约翰孟加维诺 (Jean de Monte Corvi-no),他于1289年前后来华,在当时的元大都传教,后来由于功业不俗,受到教皇的奖赏,可见当时他是来华传教士中相当杰出的人物。第三个是方济克会士鄂多力克 (Odoric de Pordenone)他与孟加维诺是同一时代的人,也是继孟加维诺之后来到中国。鄂多力克善于观察,好学深思,但不擅长著述,他的名著鄂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