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33157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史学史第四章中世纪史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世纪史学,中世纪的宗教背景,基督教在4世纪成为国教,垄断着西欧近一千年的历史。 神学史观取代了古典的人文史观,西方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变中世纪是黑暗时期吗? 510世纪;11、1214、15世纪。多样性的社会?,早期基督教史学,神是如何走进史学的? 旧约全书的贡献:期待末日审判,摆脱悲剧命运。神创世之时的出现到弥赛亚的降临,神介入了犹太人的历史线形发展观的出现 “犹太教在历史意识的发生和对历史命运的紧迫感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历史的东西之本原正是由犹太教带到人类世界的生活中来的。”这种“历史的东西”具有某种神秘性,它是来自于宗教意识,在犹太教中便是救世主的思想。俄国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

2、,早期基督教史学兴起的原因,一、是为了教导教徒。 二、为了与异教徒展开辩论。 奥古斯丁说:“在罗马城遭受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统帅下的袭击劫掠后,那些崇拜伪神的人们,即以教徒们的,企图把”这场灾祸归因基督教,并开始以异乎寻常的仇恨心理和恶毒言辞来诬蔑真正的上帝。正是这一点,激起了我对教会的热情,并促使我来保卫上帝国,以驳斥它的供给者的指责与歪曲。” 三、基本的神学历史意识:圣保罗的罗马人书把历史以亚当、摩西和基督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神成为历史的导师,历史被塞进符合神的预制的框架中。,早期的基督教史家,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学者朱利亚. 阿非利加努斯(Julius Africanus,约180250)编年

3、史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线形的时间解释框架。优西比乌斯(Eusebius,约263339)“教会史之父”。编年史继承和完善了阿非利加努斯的事业,为确定年代发展出一整套的方法,使年代学的雏形,西方史学史上的一项创举,线形时间观念逐渐形成;教会史、巴勒斯坦殉教传、君士坦丁传等,其中后两部开创了圣徒传的传记类型,孕育了中世纪传记史学这条充满着虔信的独特风景线。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 集大成者。 著作 上帝之城忏悔录。 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北非的塔加斯特城。致力于哲学,探寻恶的来源。首先信奉了摩尼教。米兰主教安布罗斯的引导下,

4、387年加入基督教,由一度是基督教的怀疑者转变为基督教热情的支持者。,上帝之城,奥古斯丁认为,在天地间存在两个国 度,即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前者是上帝的 天国,象征光明、善良,后者是由亚当的儿 子该隐创造的,是黑暗、邪恶的代表。因为 教会是上帝创立的,是上帝在地上之城的代 表,它在两城之间就会发生不间断地斗争, 直到地上之城被彻底消灭。这样,整个世界 历史变成了善与恶斗争的历史,即上帝之城 与地上之城斗争的历史,也是教会统治取代 世俗政权统治的历史。在这一框架之下,奥 古斯丁驳斥了异教徒的观点,认为罗马受到 外族入侵是因为罗马自建国以来的种种邪 恶,而非基督教的过错。相反基督教实际上 缓和了入

5、侵者的残暴性格,这些都很好的证 明了基督教存在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奥古斯丁 要求人们不要嘲笑人类的事物,也不要因为人 类的苦难而哭泣,而要去理解它。从这种意义 上说,上帝之城便是奥古斯丁对罗马危机 进行理解的结果。这样,确立了基督教 的世界史理论。,奥古斯丁对史学的贡献,上帝之城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奠定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时间作为世界万物的组成部分被上帝创造出来。在创世记和末日审判之前和之后都是永恒,在这之间是有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始有终的史学框架确立起来。 中世纪的进步史观有了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形态。人类的历史从该隐开始,到上帝之城的降临结束。 教会史学的目的和性质:目的论或宿命

6、论。 奥古斯丁著作的价值和意义表明,他是中世纪史学的先行者。,基督纪元的正式确立问题,公元6世纪的罗马基督教神学家狄奥尼修斯埃克西古斯(Dionysius Exigus,约500560年),是具体实践圣奥古斯丁的历史分期原则和理论、创立和正式倡导使用基督纪元的第一人。被誉为“英国史学之父”的比德也是英格兰诺森布利亚王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史学家,是在历史著作中全面倡导和规范化使用基督纪元的第一人。,欧洲各国史学,中世纪的 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法国史学,一、格雷戈里 (Gregory of Tours,538594年),格雷戈里出身于克莱蒙费朗的一 个高卢罗马贵族名门,父母两系都是 罗马元

7、老的后裔,并在基督教会里占据 着重要的教职。都尔城的历届主教中, 只有5位主教的出身与这个家族没有关系。 格雷戈里生活在墨洛温王朝的战乱时期。 他曾以主教的身份,竭力宣扬“基督的 仁慈”以抬高基督教会的地位;同时他 还勤于著述,用以诠释“上帝万能”和 “教会至上“的思想。,格雷戈里 (Gregory of Tours,538594年),法兰克人史,法兰克人史是格雷戈里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 础上写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不仅详细地记载了法兰克王国的建国过程和正统基督教在法兰克人中间的传播状况,而且为后人提供了法兰克王国早期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典章制度、行政事务、商业贸易、民俗风

8、情、伦理道德、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的记载 极少格雷戈里的记载也就显得弥足珍贵;另外,也由于他的著述涉及的内容丰富翔实,颇有些文化史家的风范,因此后人称他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法兰克人史的内容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写的,第1卷始自“创世纪”,最后1卷终于公元591年,事愈近则记述愈详。至于为什么要从“创世纪”开始写起,他也有过明确的交代:“为了更好地计算年代,我认为在第1卷里最好先从世界的创立讲起“。换而言之,他在著作中之所以要对人类历史过程的整个过去进行回忆,是为了要确定法兰克人的历史在上帝安排好的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的位置,进而再证明法兰

9、克人现在的历史仍然还处于这个历史过程之中、始终遵循着上帝的安排。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格雷戈里从时间的起源之处开始叙述历史,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继承了早期基督教史学以来形成的通史式叙史传统,使得叙述内容严格地按照时间的流向展开,也因此来证明上帝对人类历史进行安排的合理性和目的性。,艾因哈德,他是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的秘书,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是查理曼帝国时期所谓“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查理曼去世以后,艾因哈德继续留在宫中辅佐“虔诚者”路易。830年,由于他不愿意卷入路易的3个儿子之间的混战,毅然离开了宫廷,来到他自己创建的塞利根施塔特修道院隐居,潜心著述,直至840年3月14日

10、去世。艾因哈德退出政界以后,静心地回顾了自己侍奉二主的经历之后,为了追念查理曼的功绩、同时也为了报答查理曼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写作了本书。,艾因哈德(Einhard,770840年),写作的直接动机和根本目的,与其让这个当代最崇高、最伟大的国王的生平事迹,和他那后人难以效法的赫赫战功因湮没而消失,倒不如像别人那样,把故事记录下来,垂诸后世。艾因哈德(报知遇之恩) 查理大帝“对基督徒极为热诚和虔信”,“怜恤任何贫困的基督徒”(树立宗教伦理之模范),编年史和年代纪,加洛林帝国瓦解以后,法国的历史著述主要是以编年史和年代记为主。它们往往是由各寺院的神职人员撰写的。这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时代撰写历史最常用

11、的方法。因为这是出于对上帝的无限信任,上帝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历史学家没有必要过多的思考如何写好历史供人阅读,或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历史学家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思想了。虽然编年史与年代记为后代史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但是在史学思想上的价值却极为有限。,编年史与年代纪的区别,历史学家士达布斯是这样区分的: “编年史和年代记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有时所说的那样,前者是世界史,后者是国别史或专门史,而是前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连续性,后者则只是一些不连贯的事要件的简短记载。年代记好比是矿砂,编年史则是炼纯了金属,历史家就是要以辛勤的劳动把这种金属精雕细琢,使之成为完美宝器的人。”按

12、照他的说法编年史与年代记的的作者都不是历史学家。其实编年史家所保持的内容的连续性也是成问题的,因为编年史总是试图叙述一个事件,但是最终为了保持年代的顺序而被打断,年代记则没有任何完整表述一个故事的尝试。,英 国 史 学,比德(672735年)是中世纪早期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神学家及科学家,被称为“可敬的比德”。他利用了坎特伯雷大教堂所藏的英吉利教会的文献,以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基准的年代纪作为体裁(Anno Domini),写作了这部编年史。英吉利教会史主要是叙述天主教在不列颠传布的经过,但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最后编列综合年表,列举凯撒在公元5554年在不列颠登陆直到公元731

13、年英国历史上的大事,在英国一般历史上关于公元731年前的历史上大事,几乎完全采自英吉利教会史。作者因英吉利教会史而被称为“英吉利历史之父”。,圣安瑟伦(约1033-1109),中世纪后期,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圣安瑟伦在神学史观方面有所成就,他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一方面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学说,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的历史情况加以发展,他认为人类是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在基督教以进步的信仰为基础的行进过程中;人类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新生,当这一目标达到时,历史就终结了,进入了一个既无进步也无历史的时期。与奥古斯丁不同,安瑟伦的世界史理论体现了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即世界历史是人类整体不断走向进步

14、而达到终点的历史。,德国史学,中世纪前期的史学,中世纪后期史学,代表人物,鄂图,鄂图(亦译“奥托”,Otto of Freising,11141158年)是中世纪德意志最著名的历史学家。 出身于霍亨斯陶芬家族,父亲是奥地利侯爵立奥波德3世,母亲是亨利4世的女儿阿格 尼丝,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创始 人康拉德3世是他同父异母的长兄,皇帝“红胡子”腓德烈 1世是他的侄子。鄂图在兄弟中排行第5,在盛行长子继承制的德意志,他注定要去做 神职人员。,1146年,鄂图跟随康拉德3世率领的“圣殿骑士团”参加了第2次十字军东征,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圣地耶路撒冷。后来,萨拉丁的军队打败了骑士团、占领了耶路撒冷,第2次十

15、字军东征归于失败。这一事件深深地刺激了鄂图的宗教感情,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部德意志中世纪历史上最重要的编年史著作此书共有8卷,以“创世纪”为开端,一直写到1146年。,鄂图的这部双城史不仅在写作模式和写作风格上继承了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在史观和写作意图上也是跟圣奥古斯丁一脉相承的。他在序言中写道:“在上帝的恩准下,我编写一部历史,或许能够把人间城市巴比伦公民的苦难展现出来,或许也能够把耶路撒冷公民翘首盼望的基督的王国的光荣作一介绍,甚至就在人间他们也即将预先品尝其美味“。由此可见,鄂图也是满怀着宗教的虔诚、作为自己的一种宗教实践进行写作的。,鄂图用一种世界史的眼光、把一切已知的历史事件都相互联系

16、地安排在以上帝的名义编织出来的人类历史图表之中,自信能为每一个历史事件在上帝给定的时间表中找到它的合适位置。他的基督教史学体现在,他相信世界正在走向末日,尘世的历史即将结束。,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史学观点,奥托的史学贡献,他将德国史带向了第一个高峰,也为其在近代的充分发展铺下了基石;“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中世纪历史家的高峰”;中世纪唯一有哲学思想的一位历史学家。 主要依据他两方面的贡献:一方面是由于他在史学实践中既忠实地继承了由攸西比乌斯-希埃洛尼姆斯、奥古斯丁和奥罗修斯奠基以来的基督教史学理论体系和史学编纂模式,又通过提出“帝国重心转移论”发展了传统的“四大帝国”理论,从而使基督教史学渡过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理论危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再次强调了基督纪元的内在价值、一步完善了基督教史学著作使用纪年方法的基本模式,即以创世纪元为基本主线。这标志着基督教史学的成熟。,意大利史学,城市史学,?与何背景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