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0565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交通信息物理体系车载节点通信技术概述 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 交通发展步伐不断加速,汽车得到了空前普及,截至 2013 年底, 我国机动车数量突破 2.5 亿,其中汽车达 1.37 亿辆,增加 1651 万辆,增长了 13.7%。道路交通流量和驾驶员数量连续多年呈高位 增长,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不断恶 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 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形势 下大力发展交通建设、提高交通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

2、视,也是当前形势下发展经济、构建和谐 社会的迫切需求。我国政府和学术界长期致力于构建高效、快捷、 安全和绿色的交通运输环境。2006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首次提出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的概念,此后 CPS 迅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 有专家预测 CPS 将会像计算机和互联那样成为改变人类认知方式,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又一次信息科技革命1,2。CPS 是通过计算 Computation)、通信 Communication)和控制 Control)3C 技术3,4实 现计算、络和物理

3、环境有机融合与深度感知的多维复杂系统,集计 算、通信、感知、控制为一体,主要特点是通过 Cyber System 与 Physical System 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实现对工程中大型系统实时、 动态的感知与控制。目前已成为计算科学、通信络、传感与控制等 多学科的共同研究热点,受到国际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广泛关 注和大力扶持,在交通系统、智能电、远程医疗、环境监测、航空 航天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与价值。.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 CPS 越来越被人熟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受到社会各界 的高度认可,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大量的里、物力和财力 开展 CPS 相关研究。美国、欧洲

4、、日本、韩国等国家先后将其列 为重点资助发展的领域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2006 年 2 月 签署的美国竞争力计划中,首次把 CPS 作为国家战略研究项 目列出7。2007 年 7 月,美国总统科技顾委会 PCAST)在题为挑战下的领先竞争世界中的信息技术研发的报 告中将 CPS 作为 8 大关键信息技术之首列出8。随后,美国国内 掀起了研究 CPS 的浪潮,NFS、NASA、NSA 等多家美国机构先 后支持并参与 CPS 的研究。从 2006 年到 2009 年末,NSF 共批 准 130 余项 CPS 相关项目,四年批准的项目数分别为 8 项、26 项、32 项和 66 项,批准项目数

5、呈逐年递增趋势,资助范围主要包 括:基本理论、基础结构、基础应用、络基础、支持技术、相关国 际会议及论坛等9。CPS 在欧洲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欧盟为了成 为智能电子系统的领袖,计划在 2007 年到 2013 年的七年间投资 54 亿欧元用于 CPS 相关研究10。从 2008 年开始 CPS 逐渐逐 渐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学者以及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把 CPS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并着手投入研究。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科技部 973 计划和 863 计划都已将 CPS 列为重点资助 领域11,12。2010 年 1 月 15 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和 863 信息技术领域

6、办专门组织 100 多位专家学者在上海举办了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CPS 发展战略论坛,会上专家 学者们围绕 CPS 科学基础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研讨了 CPS 技术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环境保护、智能电、公共安全、 智能家居、数字医疗、数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13,14。目前国内仅 在个别高校成立了 CPS 研究小组和相关的研究室,但这些结构规 模尚小,研究内容单一,研究进度及成果不明显。随着 CPS 关注 度的不断提高及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 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到 CPS 的研究工作中来。.2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2.1 TCPS 体系结构在交通系统存在的

7、诸多问题中,大都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交 通物理系统与交通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造成的,二者的分离使得交 通物理系统的特征和状态不能够实时、可靠地传输到交通信息系统, 同时交通信息系统的控制决策指令也不能实时、正确地控制交通物 理系统的行为,这种信息传输的滞后是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 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实现对交通物理系统中驾驶员、车辆、交 通路况及其他交通设施状态的综合感知,并有高速、优质、可靠的 通信络保证信息的实时、高效、安全的传输,结合交通信息系统强 大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形成实时、正确的控制信息,进而实现对交通物理系统的实时、有效、正确的控制和信息的共享,将为解决 上述交通问题提供一

8、条全新有效的思路和途径。将 CPS 运用于交 通系统,实质上是基于其计算、通信、控制 3C 融合的核心,发挥 计算技术、通信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在计算、 传输、存储、信息挖掘与感知和优化控制等方面的特点,将交通物 理系统中的交通设备状态和路况信息等传递到交通信息系统中,在 准确地分析交通状况后,精确的完成数据处理及时做出对交通信息 系统的控制决策,并将控制决策指令传递到相应的控制系统或执行 器正确地控制交通物理系统的行为。通过交通物理系统与交通信息 系统之间的反馈控制作用,实现交通系统的实时准确地进行信息交 换、优化控制和合理执行,达到人车路 环境的高度融合,从而使交通系统的安

9、全性、可靠 性和工作效率均得到极大地提高36。2.2 TCPS 体系各层次阐述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要素构 成的动态系统,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系列的交通事件。交 通参与者是影响交通事件的最活跃的要素,参与者的一举一动、思 想情绪、思维方式等作用在不同的要素上都会产生不同的交通事件。 车辆是交通系统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也是诸多交通问题的根源所 在,车辆的性能、状态是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 交通事件的重要因素。道路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载体,道路的设计、 路面结构以及沿线的交通标志等也会对交通事件产生直接影响。交 通环境不仅指实时的天气状况,还包括交通设

10、施的工作状态、道路 的实时交通状况、道路地貌、噪声污染等因素。驾驶员行车的行为 举止和判断力不仅受到自身习惯和思想情绪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天气状况、车辆密度、道路地貌等交通环境的影响。交通系 统中人、车、路、环境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交通事 件等构成了 TCPS 的物理层,也是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3 WAVE 协议介绍.153.1 概述 .153.2 IEEE 802.11p 介绍.163.3 IEEE 1609.4/1609.3 介绍 .203.4 本章小结 .234 WAVE 短消息协议设计与实现.254.1 WIBSS 中 WSM 的实现过程 .254.2 WBS

11、S 中 WSM 的实现过程.324.3 实现 RSU 与 OBU 之间通信 .354.4 本章小结 .385 车车间通信的路由算法设计与实现.395.1 算法引入 .395.2 算法思想 . 405.3 算法的实现 . 455.4 本章小结 . 496 仿真与分析6.1 NCTUns-6.0 介绍NCTUns 仿真软件由立交通大学研发的一款具有模拟和仿 真交通系统中车载通信功能的络仿真器。NCTUns-6.0 是该工具的 第六版,已经提供了对 IEEE802.11p 和 IEEE 1609 系列标准的仿 真支持,而且一直对外开源。由于前几版的成功与不断改进,吸引 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该类软件。

12、之后又推出了功能更加强大的商 业版 EstiNet7.0,但是不再向用户免费提供。由于本文主要针对 IEEE 802.11p/1609 仿真,所以选择开源的 NCTUns-6.0 作为仿真平 台。NCTUns-6.0 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图形用户界面 GUI),仿真 引擎 SE),车辆代理 CA)和信号代理 SA)。图形用户界面:主要 提供路建立、汽车配置文件设置、车辆调配、车辆运动设置和络协 议设置等五大功能,帮助用户方便地生成模拟情况下所需要的配置 文件。仿真引擎:读取各类信息文件,主要包括车辆配置文件、协 议模块规格的配置文件、障碍物规范文件、应用程序启动配置文件 等。车辆代理:读取路规范

13、文件,建立自己的路数据库,读取车辆 配置文件,负责控制车辆移动。信号代理:负责控制交通灯等交通 信号,在信号信息数据库完成交通信号状态的更新。总结TCPS 作为 CPS 在交通领域的子系统,将信息物理系统的思想 引入到交通系统中,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 向。车载节点作为 TCPS 交通路的一个节点,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通信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与 否。因此把 TCPS 中车载节点的通信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实现车载 节点之间、车载节点与路边设施之间的通信,对未来交通系统安全 性、稳定性以及运输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高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目 前备受关注的 W

14、AVE 协议为依托,重点研究了车辆与车辆之间、 车辆与路边设施之间实现 WSM 消息通信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具体 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的:(1) 提出了 TCPS 层次体系架构,架构共划分为四个部分:物理 层、融合层、信息层和应用层。体系架构的提出对于后续更加深入、 全面的开展研究工作是有必要的。(2) 在简要介绍 WAVE 协议的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 WAVE 中的 3 个核心协议 IEEE 802.11p 和 IEEE 1609.4/3 协议, 了解了 WAVE 协议中的多信道协调机制以及 WBSS 和 WIBSS 两种通信模式,对下一步实现通信打下理论基础。(3) 详细研究了基于 WIBSS 通信模式下的 OBU 与 OBU 之间 通信的实现过程以及基于 WBSS 模式下的 OBU 与 RSU 通信的 实现过程,并通过 Socket 接口编程实现 OBU 与 RSU 之间的通信。(4) 针对 OBU 与 OBU 之间信息通信的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 VP-LD 路由算法,该算法在对下一跳 NHV 的选择时,首先过滤掉 与 DV 不在同一方位的车辆,然后在其他的相邻车辆中选择通信链 路持续时间最长的车辆作为 NHV,以应对交通环境中快速变化的 络拓扑结构对通信连通性带来的影响。并在 NCTUns-6.0 平台上测 试了该算法的相关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