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791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实验班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 题。文化时间时间有 ?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 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

2、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园4 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 ?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

3、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犹太基督教传统把 ?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

4、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 - 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 小时或 24 小时的周期。 另一方面, 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 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1下列关于 ?文化时间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 ?向?的

5、概念。B. 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C. 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D.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B. 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C. 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

6、,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D. ?时间之箭 ?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事件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B. 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徒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C. 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D. 人从生到死体现的

7、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 ?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高祖曰: ?若能从我乎? ?曰:?愿尽力。 ?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 ?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景帝季年

8、,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 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 ?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

9、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注 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为小吏,侍高祖侍:侍奉B.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谯让:呵责C. 虽齐鲁诸儒质行质 行:质疑(他的)行为D. 是以上乃亲尊礼之尊 礼:尊敬5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

10、恭谨无与比 ?的一组是(3 分) 号奋为万石君。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乃谢罢庆。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什么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B. 无论是归老居家后的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子孙,万石君都严格要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谨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C. 文章暴露出朝臣外为恭谨而实际内心特别惶恐的心理状态,写了马字少了

11、一笔就惊呼?上谴,死矣? ,问车前有几匹马,还要一一挨着数才敢说六匹。这样写人们的恭谨,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D. 司马迁认为石奋虽不善言谈,但却敏于行事。因此他的教化不苛刻而成功。他值得称为是行为忠厚的君子长者。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0 分) 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3 分)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3 分) 仲尼有言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其万石之谓邪?(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 题昭君怨( 宋) 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8具体

12、分析这首词上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什么意象?(6 分)9指出下阕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12 页) 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12 页) (1) _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3)莫笑农家腊酒浑,_ 。 (陆游游山西村 )(4) _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 。 (杜牧阿房宫赋 )(6)水何澹澹,_ 。 (曹操观沧海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

13、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

14、家才知道爷爷不呆。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有了钱, 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15、 迎亲那天, 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 ?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