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706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试题重庆市谭道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2重庆市高 2017 级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第 I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中国龙文化源起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 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

2、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

3、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

4、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据研究,龙崇拜起

5、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 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 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2 / 12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B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

6、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D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B有学者认为 , 猪是龙的

7、起源 , 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C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B. 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

8、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C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 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去宥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於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

9、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 遂辞而行。 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 荆威王向沈尹华学习典籍文献,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国人皆日: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 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

10、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 “ 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吏曰: “ 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3 / 12则能全其天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1、 卷十六 ) 先识览第四) 【注释】 宥: 通“ 囿“,局限。 “去宥 “:去掉人的局限, 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 荆“ 。中谢:官名,亦作“中射 “,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旱:通“ 悍“ ,勇猛。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 /虽奋於取少主/何损 /所言不善 /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B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 /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 /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C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 /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 /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D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 /虽

12、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 /不善 / 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辩士,就是以辩才出众之士。韩诗外传提醒君子要小心躲避三种锋利武器:武士的锋端,文士的笔端,辩士的舌端。东汉人王充说天下有四种毒物,辩士是其中的巨毒。辩士在历史上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B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约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为墨翟。主要思想主张是 :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 ),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 ),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 ),掌握自然规律(天志 )等。C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 ” 一

13、词出自易经 ,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D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桀纣”一词常连用,泛指暴君。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B.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嫠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C.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 “,

14、这也从反面揭示了 “去宥 “的必要性。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蔽塞,所以容易做出 “不智 “的行为。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 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5 分 ) (2) 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 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

15、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8、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作具体赏析。(6 分)4 / 129、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 氓中用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2) 、 生于忧患死于

16、安乐中阐明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的句子是:_,_。(3) 、 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将战,而根本原因是,。乙选 考 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 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