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系统气动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5919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扇系统气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扇系统气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扇系统气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扇系统气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扇系统气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扇系统气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扇系统气动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扇系统气动设计一 方法本风洞风扇设计要求在两种不同流量(即两个不同试验段截面积:4.8m2-对应风速 120m/s的二元试验段; 8.25m2-对应风速90m/s的三元试验段)情况下风扇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要实现这一目的,有两种途径:变矩和变转速。 经论证,变矩会使风扇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增加造价;变转速则容易简单,只涉及到电源控制。具体设计时我们曾考虑了Patterson方法, Collar 方法和 Wallis方法。实际计算表明,按Patterson方法和 Wallis 方法设计所得风扇弦长 C 太大,叶片迎角 和升力系数 CL太小,特别是 Patterson方法,根部弦长大于800mm

2、,叶片在-1.60 0.90迎角下工作,而升力系数在 0.41 0.49之间。按 Collar 方法设计,当风洞几何外形、风速、电机转速一定,叶片数N,弦长 C 和升力系数 CL三者之积为常数,在合适范围内,这三个参数经协调均可取得较合理的值。另外,按 Patterson方法和 Wallis 方法,不同的流量对应着不同的弦长和安装角,存在两个变量, 用变转速的方法来协调和统一弦长和安装角难以实现,而按Collar 方法则可先使其两种不同流量下其弦长相同,只有安装角这一个变量, 通过变更其它个相应参数, 可协调不同流量下的安装角,使其达到要求的范围之内。鉴此,我们采用了Collar方法。二 公式

3、Collar 方法设计计算所用公式是由近似的片条理论得出的。这些公式是:21AV8=P (1)A0u=AV (2)21drdTNcu2Gcot(3)21drdQNcu2Hcot(4)G= sinLC- sinDC(5)H= sinDC- sinLC(6)tg=)(2a-1ru(7)2a-11= J+rNc8H (8)=-(9)其中-空气密度A- 试验段面积V-试验段速度-功率因子P-电机轴功率A0-风扇段面积u-风扇段速度T- 推力Q- 转矩-局部半径N- 叶片数C- 局部弦长CL-局部升力系数CD-局部阻力系数- 风扇角速度a2- 旋转流入因子- 局部叶片角- 局部迎角上述公式的推导过程见材

4、料(2) 。资料(1)中对这些公式的使用作了如下处理:略去阻力系数 CD和旋转因子 a2;又因风扇很少在高螺矩下工作,且 u 与r相比较小,故式变为tg=sin=ru(10)且用 cos =1 把(2) (3)式简化为21drdTNcr22C L (11)21drdQNcr2uCL (12)进而推出A0u2 NcrC L =4p(13)根据我们具体风洞情况, 以达 40 多度,这样的处理太粗糙, 欠合理。在计算过程中,迭代开始时只采用了tg=ru,其余计算全部未做简化处理的公式进行。经计算比较可知, 原简化处理偏保守, 而用未简化原式计算则较为合理。三 原始数据及计算结果电机功率:P=1120

5、千瓦电机转速:二元n1=450 转/分; 三元n2=500 转/分风扇角速度:二元1=604502=47.12o/秒;三元1=608002=52.36o/秒;风扇段风洞直径: Df =4.8m 风扇直径:Df1=4.79m 风扇直径与转毂直径之比:xb = DfDb=0.65 整流罩直径: Db=3.1135m 风扇段通道面积: Af-Ab=10.4502m2 风扇转矩 :二元Q1=1p=12.479.81021120=2.?三元Q1=2p=36.529.81021120=21381.84 N.m 风扇叶片所受切向力:二元X1=75.01Qr= 185.223757.55=10873.00N

6、三元X2=75.02Qr=185.221381.84=?每个叶片所受切向力:二元X1= 1210873.00=906.11N 三元X2=129785.69=815.46N 风扇叶片推力:二元T1=1f1DfV=26.548 .98833.01021120=18225.26N 三元T2=2f2PfV=05.718.99017.01021120=14208.33N 试验段面积:二元AT1 = 4.8 m2三元AT2 = 8.25 m2试验段速度:二元VT1 = 120 ms 三元VT2 = 90 ms 风扇段速度:二元Vf1 = 54.26 ms 三元Vf2 = 71.05 ms风洞能量化:二元R

7、E = 5.062 三元RE = 3.741 风扇叶片选 12 片。叶片剖面取RAF-6 系列翼型。叶片从根部到梢部剖面具体取为:RAF-6 D,E,F,F,F 采用变相对厚度。整个设计过程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协调计算结果如下:二元情况:C (翼弦,单位 m) (安装角,单位度 ) r (半径, 单位 m) CL(升力系数)0.42 43.49 1.569 0.825 0.41 39.42 1.766 0.777 0.40 36.10 1.976 0.734 0.39 32.73 2.185 0.679 0.38 29.93 2.395 0.665 效率f1 =0.8833 , 经过风扇后气流的

8、最大转角=21.15o 风扇前后压差P=1744.01 Nm2三元情况:C (翼弦,单位 m) (安装角,单位度 ) r (半径, 单位 m) CL(升力系数)0.42 42.65 1.569 0.471 0.41 39.15 1.766 0.447 0.40 36.24 1.976 0.426 0.39 33.11 2.185 0.407 0.38 28.38 2.395 0.390 效率f2 =0.9017 经过风扇后气流的最大转角满足要求。风扇前后静压差: p=1359.65N/m2 由结果可知, 两转速下弦长相同, 叶片安装角非常接近 (除根弦外) 。我们是二元风洞,故选二元情况下计算

9、结果作为设计参数(当然这样可以基本兼顾三元) 。四 . 预旋片,上旋片,整流罩设计预旋片翼剖面选NASA0010 翼型,根弦长 2.1米,梢弦长 1.4米,靠风扇一侧(翼型后缘)垂直流线。预旋片弦线与流线重合,实际只起导流和支撑整流罩头部作用,不起预旋作用。预旋片选5 片。风扇后的气流以扭转角 冲向止旋片,为此有校验公式=tg-I60450180o, 1.33kp24o, 可满足根弦处气流不分离的要求。根弦处气流扭转角较小,一般对称翼型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故梢弦选(稍作修型),中间直线过渡。根弦长2.1 米,梢弦长 1.8 米,靠风扇一侧(翼型前缘)垂直气流。止旋片选7 片。因止旋片还兼有电机支

10、撑与电机冷却通风管道之用, 故止旋片最大厚度沿展长不变。?后支撑片选用 3 片, 剖面是 NACA0010, 根弦 1.5m, 梢弦 1.0m。整流罩按常规流线型旋成体经验公式设计计算,公式为:当 0LX0.4 时(LX- 0.4)2 + 0.16(Rr)2 = 0.16 当 0.4 LX1.0 (LX- 0.4)2 + 0.0679(Rr)2 + 0.2921Rr= 0.36 计算时取L=9.34m,即前段取 3.74m,后段取 5.6m,在前后段之间有 3.245m长等直段,以置放电机。参考文献1.“ The Design of Wind Tunnel Fans”ARCollar R&M 1889(Aug 1940) 2.“ Exploration of the Flow near the Screw Proposed for the NPLCompressed Air Tunnel” C N H Lock and A R Collar R&M 1293 3.“ Ducted Fans: Desgin for High Efficiency”GNPatterson ACA7(July 1944) 4.“ Axial Flow Fan” RAWall-is (19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