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标记检查5.4.1软管上的标记应该每隔最小500mm ,连续显示以下信息:a)制造商的名称和判别符号;b)生产标准,如EN 853;c)软管类型,例如:2SN ;d)公称直径,例如:DN16 e)指明制造季度和年份的数字和字母,例如:4Q12 5.4.2软管标记字体清晰,易辨认, 要求字迹整齐,不能扭曲变形5.4.3管身上的标记线必须保持在同一条线上,不能扭曲5.4.4字迹牢固,不易脱落生产好的软管标识线上需贴上一层尼龙纸,生产时尼龙纸撕下,要求字迹不能随尼龙纸脱落5.4.5标记区域不得有裂纹或其他瑕疵5.4.6打标内容必须正确5.5 外观检查5.5.1 胶管不允许有扭劲、脱层、内胶层海绵状、裂口和起泡等缺陷5.5.2 回油管不允许有缠绳乱档现象5.5.3 胶管内壁不得有杂物5.5.4 胶管包装需有防潮措施5.5.5 本规程中规定的外观缺陷,参照如下表格规定判定序号缺陷名称判定描述1 外表面杂质痕迹不允许有深度大于0.8 毫米2 外胶层搭缝痕迹或裂口整卷胶管不可有超过3个搭缝,无裂口3 外胶层起泡、碰破按胶管全长计算平均每5米内有一处, 但须经一次修理完善4 放置痕迹、凹痕放置痕迹不可超过外周长的12% , 凹痕按胶管全长计算平均每 5米内允许有一处, 深度不大于 1毫米。
5 金属层或胶布层水波纹及折迭回油胶管允许,其他不允许6 包布折皱痕迹轴向累计长度折皱不超过胶管全长的10% 7 包布破损造成胶管局部凸起不允许8 不圆率 (备注 A)不大于 25% 9 内胶厚度不均匀度不均匀度不大于0.8 毫米(搭头部位除外)备注 A: 不圆率( % )=(最大内径 - 最小内径) / 公称内径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