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7206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职业道德与法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做遵纪守法的人 一、增强规则意识 (一)为什么 : 1、大千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却有相应的秩序,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有自由说 话和行动的能力。 如果任由自由意志支配, 就好像没有缰绳的野马, 看起来自由 自在,其实什么也做不成,甚至危及生存; 2、 (作用)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作保证,有 规矩才成方圆,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 违反规则的危害:(为什么要遵纪守法?为什么做遵纪守法的人?) 在职业活动中,不遵守劳动纪律、相关法规,轻则影响生产进度和效率,造成残 次品;重则伤害生命, 导致重大损失: 违规者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法律的严

2、厉 制裁。 人们可能图一时的利益、 一时的自由而置规则于脑后, 但造成的危害令人后悔莫 及。 人生是单程线, 事故发生再后悔已无济于事。正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 所以我们 在行事之前一定要有按规则办事的意识, 一定要增强规则意识, 做遵纪守法的人。 (二) 怎么样(做遵纪守法的人?)1、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违纪违法的 人常常受不良心理的驱动。避免违规,就要注意克服侥幸、贪婪、忌妒、叛逆等 诸多不良心理。 2、良好行为受高尚道德支配,做遵纪守法的人,就要涵养自己 的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驻心中。 (三)是什么: 社会规则包括:道德、法律、纪律。 规律与规则的比较:区别: 1. 概念不同:

3、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则: 按照人们需要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 定 2. 特点不同:规律:普遍的,客观的规则:形式主观,内容客观3. 人们 与其关系不同: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尊重,利用,不能创造,改变,消灭和 违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修改,废止 联系: 规则、守则是规律的反应,任何正确的规则、守则都是根据规律指定的, 人们遵守规则,就是尊重规律的体现。 道德与法律的比较: 联系: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 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 社会调控手段,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 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

4、, 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两者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 们行为的重要手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区别:1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 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道德贯穿整个人类社会, 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 和行为准则。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 法律是具体的、 规范的表现形式, 由国家权力 机关制定或认可, 是成文的。 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出于人们社 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 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

5、,依靠内心信念,习俗、 教育力量来维持。 4 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 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几乎涉及人们生 活的一切领域。 法律与纪律比较 : 统一性: 1、纪律与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2 违反纪律和法律都会造 成一定后果,都要受到相应的惩处,3、违纪与违法虽有程度上的差别,但都是 违规行为,而且违纪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危害更大的违法、甚至犯罪。(4、都是 上层建筑,都有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5、都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强 制性。 6、都反映和保护制定者的意志和利益。 ) 对立性: 1、制定者不同, 2、规范对象不同3、适用范围不同4、内容的多 , 不同 5、处罚的裁定者不同6

6、、处罚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纪律的含义: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 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 纪律的特点: 1、有用性; 2、惩罚性; 3、自律性; 法律的特点: 1、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范,2、是国家制定和 认可的行为规范, 3、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是以国家强制力保 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规范作用, 具体表现在(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 作用、强制作用。 二、建设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 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 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

7、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 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有法可依: 含义: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资遵循。 地位:前提条件(制定法律方面的要求) 产生的后果 :如果法律不完备,就会无所适从,就谈不上依法治国。 有法必依: 含义: 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 地位: 中心环节(实施法律方面的要求) 产生的后果 :如果有法不依,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成了空话。 执法必严: 含义: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肃、严格地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坚决维护

8、法 律的权威和尊严。 地位:关键和重点。(对执法者的要求) 产生的后果: 如果执法不严, 执法机关和工作人员不作为或者胡作非为,就会损 害法律的权威,破坏国家的法治。 违法必究: 含义:指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不得放纵任何人的违法行为。 地位: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是从法律的惩戒角度来说的) 产生的后果: 如果违法不究,就会损害法律的权威,纵容违法 (二)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统一性: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法治,而且需要德治。2、法治与 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要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 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9、 对立性: 1、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 则,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2、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为什么?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 最合理模式。 1、在情、理、法、三者中,法律是首要的判断标准。2、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 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均须以法律为准绳。 怎么样? 要着重抓住四个环节: 共产党依法执政、 政府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 司法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

10、育。 (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共产党:依法执政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 (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含义:是指导我国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它体现了法治的 内在要求。 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价值 追求) ;服务大局 (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 (根本保证 ) 。 为什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公民增强法律 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实行依法、治国必 不可少的思想基础。 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生该怎么做?更加促使我们成为爱党爱国的人, 遵纪守 法的人,关心

11、他人的人,刚正磊落的人,有道德的人。 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学生应该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 为什么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普遍追求, 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 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对公民的要求:1、我们要拥护社 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法制轨道上,享受民主权利,依法做事,通过发展民主推动 依法治国的进程。 2、我们要追求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因而要按法律所确认的 平等规则来办事。 3、不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靠合理的 规则和制度保障。 第七课维护宪

12、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实施宪法(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核心是要 依宪治国。) 为什么? 1、宪法的特点 决定了它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发挥宪法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76 页 2 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宪法的特点有哪些) 制定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制度和原则)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 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这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原则。 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制定其他

13、一切法 律、法规的基础) 1)任何法律、行政机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 件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2)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 业单位、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制定修改程序(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修改宪法,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才能生效,其他法律和议案的制 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2、宪法的地位 决定了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国家的最高权威,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国家的母 法 3、维护宪法、权

14、威意义 :正,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 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高保障。反: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则法制无存。 怎么样?(实施宪法的含义是什么或者具体要求有哪些?简述实施宪法,人人 有责?) 1、实施宪法,就要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的实际需要,制定各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都有法可依。(立法) 2、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得和自由的作用。(崇尚和尊重宪法) 3、就要在生活中使用宪法,以宪法作为我们行为的根本准则,自觉维护宪法的 权威。 (守法) 4、每个公民要崇尚宪法, 在现实生活中尊重宪法, 让宪法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15、5、实施宪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公民履行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实施宪法的 职责,就要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 既然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宪法? 答:要在生活中使用宪法,以宪法作为我们行为的根本准则。 实施宪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每个公民都要崇尚宪法, 正确行使权利, 认真 履行义务。 要养成人人遵守宪法, 维护宪法的观念和习惯, 同违反和破坏宪法的行为进行斗 争。 二、当好国家公民 (一)什么是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人民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来行使 作为国家主人的职责。

16、 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国家机关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 国家权力来 自人民的授予, 还体现在人民可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多种途径、 采取 不同的形式, 对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 用充分的事实和正当的理由来影响公 共决策。 注意:1、人民主权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在于人民能够自我治理。 2、人民主权原则看似抽象,实际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指引 我们管理身边的事,关心国家大事。 3、在一个依人民主权原则构建的制度中,人民能真正享受作为主人所应享受的 权利和自由。 4、我们必须在脑海中树立这样的观念:中国是人民的国家, 中国是我们的国家。 (二)人权 含义:人之为人,有其受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我们把这种需求称之为 “人权” 。简单的说,人权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内容: 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等。 (三) 宪法保障人权原则 : 是什么? 宪法第三十三条, 第三款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明确宣示国 家对于人权有尊重和保障的义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宪法保 障人权原则) 国家保障人权的义务:国家对于人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