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5365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 考点1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转变为_,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光合作用,有机物,考点2 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a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_和物质的_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_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_。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燃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燃烧

2、,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1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A碳循环 B氧循环C氮循环 D水循环,D,2(2014泸州)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回答:(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CO2H2O=H2CO3,6CO26H2O=C6H12O66O2,叶绿体,光,反应的条件不同,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考点3 说出金属、

3、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b1.金属_碱,如:CaCaOCa(OH)22.非金属_酸,如:CCO2H2CO3。,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3.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注意:(1)极少数非金属 氧化物不与碱起反应, 如CO等。(2)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 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 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3)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 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可能制法。,3. (2015咸宁)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A BB CC DD,B,【解析】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

4、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故选B。,4.(2015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_。(2)能同时实现反应和的物质可以是_ _,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Cu(OH)2、CO2(或相应名称,或“A、B”),_ Na2CO3(碳酸钠),有气泡(气体)产生,高频点1 物质的转化与制备例1 (镇江中考)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

5、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B,【解析】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正确;中氢气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水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双氧水,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故错误;中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故正确。故选B。,1(2014泰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方案一:CuCuOCuSO4方案二:Cu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6、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节约能源 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提高铜的利用率 A B C D,A,O2,稀硫酸,浓硫酸,高频点2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例2 (2014广安)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 、 ,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一定存在C1 B.一定存在 ,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 D.一定存在 ,可能存在Ca2

7、,C,【解析】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 、 ;加足量Ba(NO3)2溶液后,有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有 和 ;Ba2与 、 不共存,Ca2和 不共存,所以没有Ba2和Ca2;又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因此一定有Na,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有Na、 和 ,可能有Cl,一定没有Ca2、Ba2,故选C。,2. (2015济宁)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 、 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

8、色沉淀生成; 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事宜按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D,【解析】各种离子之间会形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镁,所以甲是氢氧化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所以乙、丁是碳酸钠、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所以丙是氯化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氢氧化钡,丙是氯化镁,乙、丁是碳酸钠、硫酸,所以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

9、Ba2,故A正确;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 ,故B正确;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C正确;D.丁溶液中可能含有Na,故D错误。故选:D。,高频点3 物质的鉴别例3 (2015武汉)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从C到D液

10、体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钡、硝酸,(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_,观察现象。【解析】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11、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1)由上述分析可知,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从C到D液体的酸性增强,液体的pH减小;,稀硝酸,硝酸银,(2)由上述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钾;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钡、硝酸; (4)由于氯化钾的存在不能确定,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硝酸银,观察现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氯化钾,否则则没有。,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

12、aO、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回答: (1)若X溶液只含一种溶质,根据实验可以确定X溶液的溶质是_; (2)原固体粉末的所有可能组成是_。,NaCl,CaCO3、CaO、Na2CO3;CaCO3、Na2CO3;CaO、Na2CO3,【解析】(1)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原物质中一定有碳酸钠;若X溶液只含一种溶质,根据实验可以确定X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 (2)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有白色沉淀,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沉下来,因此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由此可以判断原固体粉末的所有可能组成是:CaCO3、Ca

13、O、Na2CO3;CaCO3、Na2CO3;CaO、Na2CO3。,【提醒】酸和乙盐会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提供钡离子;酸碱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碱提供钡离子,采用排除的方法即可解答。 例4 (2015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14、Na2SO4,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各种会反应的物质都生成了硫酸钡,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碱就提供了钡离子,可以排除A、B,酸和乙盐反应也生成了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中肯定有钡离子,可以排除A、D,碱和甲盐也生成了硫酸钡,根据前面的推导可知,碱中有钡离子,甲盐中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排除A、D,故选C。,【提醒】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杂质和所加的试剂的状态一样,就要注意,加入的量的控制。例5 (2014玉林)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

15、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H2O溶解;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蒸发;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D,【解析】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即在之后,排除A、C选项,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B选项不应该在过滤之前加入稀盐酸,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