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观测第6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24650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形观测第6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变形观测第6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变形观测第6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变形观测第6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变形观测第6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形观测第6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观测第6章(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工程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由于受到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变形,变形如果超出了 规定的 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引起坍塌、滑坡、沉陷、倾斜、裂缝等灾难性后果,给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保证生产安全,必须在兴建工程建筑物之前、建设过程中以及交付使用期间,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概念,建筑物变形监测是测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建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变形的工作。在进行监测时,一般在建筑物特征部位埋设变形监测标志,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埋设基准点,定期测量监测点相对于基

2、准点的变形。从历次监测结果的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变形周期随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而定,变形量较大时,监测周期宜短些;变形量减小建筑物趋向稳定时,监测周期宜相应放长。“变形”是个总体概念,既包括地基沉降、回弹,也包括建筑物的裂缝、倾斜、位移及扭曲等。,建筑物的变形按时间长短分类: (1)长周期变形 (2)短周期变形 (3)瞬时变形 建筑物的变形按变形类型可分为: (1)静态变形 (2)动态变形,建筑物变形分类,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1、建筑物沉降监测 2、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 3、建筑物倾斜监测 4、建筑物裂缝监测 5、建筑物挠度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周期,沉降监测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

3、沉降变形规律。如砂类土层上的建筑物,沉降在施工期间已大部分完成。根据这种情况,沉降监测周期应是变化的。在施工过程中,频率应大些,一般有三天、七天、半月三种周期;到竣工使用时,频率可小些,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的周期。在施工期间也可以按荷载增加的过程进行安排监测,即从监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第一次监测,当荷载增加25%时监测一次,以后每增加15%监测一次。,建筑物变形监测精度要求,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建立平面监测网的原则,一、监测网基准选择 变形监测网应为独立控制网。在测量控制网的分级布网与逐级控制中,高级控制点要作为次级控制网的起始数据,则高级网的测量误差即形成次级网的起始数

4、据误差。一般认为,起始数据误差相对于本级网的测量误差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变形监测控制网来说,对含有起始数据误差的变形监测网,即使监测精度再高、采取的平差方法再严密,也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的。,建立平面监测网的原则,二、监测网点位的选择 变形监测网点的埋设,应以工程的地质条件为依据。埋设的位置最好能选在沉降影响之外,尤其是基准点一定要这样做。对于工作基点要定期检测其位置是否变动。但在布网时,又要考虑不能将基准点处于网的边缘,因为从测量误差传播理论和点位误差椭圆的分析知道,通常是联系越直接、距离越短,则精度越高。,建立平面监测网的原则,三、监测网图形的选择 由于变形监测是查明建筑

5、物随时间变化的微小量,因此布网的图形应与工程建筑物的形状相适应。同时,由于变形监测网的测定精度要求都为毫米级,所以要考虑哪些点位在特定方向上的精度要求要高一些,应有所侧重。实践证明,对于由等边三角形所组成的规则网形,当边长在200米以内时,测角网具有较好的点位精度;对于不同的网形及不同的边长,可采用三边网或边角网。但为了提高精度,在网中可适当加测一些对角方向,以增加网的强度,有利于精度的改善。在变形监测中,由于边短,所以要尽可能的减少测站和目标的对中误差。测站点应建造具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用以安置仪器。,建立平面监测网的原则,四、监测网技术要求 对于各种变形方案,其共同特点是每次观测的方式不变

6、,求出变形点的位移,即两期间的坐标差。确定坐标差所要求的精度是进行控制网精度估算的基础,只有以必要的观测精度进行测量才能保证其变形值的真实性。水平位移监测网的精度,应能满足变形点观测精度的要求。在设计监测网时,要根据变形点的观测精度,预估对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并选择适宜的观测等级和方法。,水平位移监测设备,Vorn游标经纬仪,游标经纬仪,MOM经纬仪,Zeiss(蔡司)Th III 光学经纬仪,Zeiss(蔡司)Redta 002光学经纬仪,Kern 天文经纬仪,Wild 老T2光学经纬仪,Wild 新T2光学经纬仪,T3 经纬仪,照准标志,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水平位移监测是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另一项

7、重要内容,它比沉降观测要困难,精度要求也高。监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有角度交会法、极坐标法、导线法、视准线法和引张线法等,应根据条件选用适当的方法。,交会法,1前方交会法,微分法直接求前方交会位移值,课下作业(下次课交),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如下图,求位移变化情况,当A和B不通视时,由于 、不能直接测量,为此必须测量连接角 和 ,则 通过解算可以求得,交会法,2自由设站法,交会法,3后方交会法,横向水平位移监测法,一、轴线法沿基坑的每条直线边建一轴线,并在直线边上布设水平位移点。轴线法不需要测角,也不需要测距,只需将轴线用经纬仪投射到位移点的旁边,即可量取位移点离轴线的偏距,通过

8、两次偏距的比较来发现水平位移量。这种方法方便直观,但此发要求仪器架设在变形区外,并且测站与位移点不宜太远。,大坝轴线位移观测,轴线法也叫基准线法,也称方向线法。其基本原理是以通过或平行于工程建筑物轴线的固定不变的铅直平面为基准面,根据它来测定建筑物垂直于基准面方向的水平位移。根据手段不同一般可分为:(1)采用经纬仪视线建立基准面的方法称为视准线法;(2)采用拉直钢丝建立基准线的方法称为引张线法;(3)采用激光光束建立基准线的方法称为激光准直法。,视准线法测定水平位移,1、测小角法测小角法就是在基准线端点A(或B)上架设精密经纬仪,测定位移观测点与AB的微小夹角,然后在根据夹角和距离算出偏离值。

9、,工程实例,视准线法测定水平位移,2、活动觇牌法活动觇牌法是直接利用安置在观测点上的活动觇牌来测定偏离值。需要的仪器设备为:精密照准仪、固定觇牌和活动觇牌。精密照准仪的用途在于建立视线基准,可以用经纬仪代替。,活动觇牌法,活动觇牌法测量的步骤如下: (1)将视准仪安置在基准线的端点上,将固定觇牌安置在另一端点上。 (2)将活动觇牌仔细地安置在观测点上,视准仪瞄准固定觇牌后,将方向固定下来,然后由观测员指挥观测点上的工作人员移动活动觇牌,待觇牌的照准标志刚好位于视线方向上时,读取活动觇牌上的读数。然后再移动活动觇牌从相反方向对准视准线进行第二次读数,每定向一次要观测四次,即完成一个测绘的观测。,

10、活动觇牌法,活动觇牌法测量的步骤如下:(3)在第二测绘开始时,仪器必须重新定向,其步骤相同,一般对每个观测点需进行往返测各2-6个测回。活动觇牌读数尺上最小分化值为1mm,借助游标能读到0.1mm。与测小角法相类似,活动觇牌法测定偏离值的精度取决于视准仪的照准精度。,轴线法,3、引张线法引张线法是在两固定端点之间以拉紧的金属丝作为基准线,用来测定建筑物水平位移。引张线的装置由端点、观测点、测线(不锈钢丝)与测线保护管四部分组成。,轴线法,4、激光准直法激光准直法测定建筑物水平位移,由于使用仪器工具不同,可分为激光准直和波带板准直法。 (1)激光准直法,4、激光准直法(2)波带板激光准直法波带板

11、激光准直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激光器点光源,波带板装置和光电探测器。,横向水平位移监测法,二、三角测量法如果变形点上可以直接安置仪器和照准标志,则可采用三角法测定各变形点的坐标。施测时可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或边角测量。典型观测方案如图。,横向水平位移监测法,三、合位移法合位移法是采用互相垂直的两条基准线,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偏离值计算合位移及合位移方向。,横向水平位移监测法,四、全站仪三维监测法 为了减少量测仪器高的误差对成果的影响,提高高程测量精度,可采用无仪器高作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假设测站基准点高程为,仪器高为,定向基准点高程为,目标高为0,则有若仪器高不变,则监测点的高程传递表达式为说明,

12、监测点的高程等于定向基准点高程加上定向点到监测点的间接高差。由于和均为全站仪望远镜旋转中心到目标的高差,并不涉及仪器高,故间接高差也与仪器高无关。,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特点和原因,(一)变形特点在荷载的影响下,基础下土层的压缩是逐步实现的,因此,基础的沉降量亦是逐渐增加的。建筑物的沉降速度主要取决于地基土的孔隙中向外排出空气和水的速度,砂及其它粗粒土的沉降完成的较快,而饱水的粘土沉降完成的较慢。,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特点和原因,(二)变形原因1、荷载影响2、地下水影响3、地震影响4、地下开采影响5、外界动力的影响6、其他影响,垂直位移变形监测仪器,NA2徕卡精密水准仪,德国ZEISSNi005A精密水

13、准仪,徕卡DNA103,蔡司DINI101,拓普康DL102,索佳SDL30M,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沉降监测,(一)、沉降监测控制网布设 沉降变形监测水准基点必须数量足够、点位适当,监测点的设置一是便于测出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倾斜等;二是便于现场观测;三是便于保存,并不受损坏。,水准基点布设1)应布设在拟监测的建筑物之间,距离一般为2040m,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应不小于15m,较大型并略有振动的工业建筑物应不小于25m,高层建筑物应不小于30m;2)监测单独的建筑物时,至少布设三个水准基点,以便互相检核判断水准点高程有无变动。对占地面积大于5000m2或高层建筑物,则应适当增加水准基点的个数;3)当

14、设置水准基点处有基岩漏出时,可以用水泥砂浆直接将水准点浇注在岩层中,一般水准点应埋设在冻土线(各地区不同,如哈尔滨1.99m,上海0.06m)以下0.5m处;4)各类水准基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它能使标石、标志遭受腐蚀和破坏的地点。,监测点布设1)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沉降变化较显著的地方,并要考虑到在施工期间和竣工后,能顺利进行监测的地方;2)在建筑物的四周角点、中点及内部承重墙(柱)上均需埋设监测点,并应沿房屋周长每隔1012m设置一个监测点,但工业厂房的每根柱子均应埋设监测点;3)由于相邻影响的关系,在高层和低层建筑物、新

15、老建筑物连接处,以及在相接处的两边都应布设监测点;4)在人工加固地基与天然地基交接和基础砌深相差悬殊处以及在相接处的两边都应布设监测点;,监测点布设5)当基础形式不同时,需在情况变化处埋设监测点,地基土质不均匀,可压缩性土层的厚度变化不一等情况需适当埋设监测点;6)在振动中心基础上要布设监测点,对于烟囱、水塔等刚性整体基础上,应不少于三个监测点;7)当宽度大于15m的建筑物在设置内墙体监测标志时,应设在承重墙上,并且要尽可能布置在建筑物的纵横轴线上,监测标志上方应有一定的空间,以保证测尺直立;8)重型设备基础的四周及邻近堆置重物之处,即有大面积堆荷的地方,也应布设监测点;,监测点布设9)沉降监

16、测点的埋设标高,一般在室外地坪+0.5m较为适宜,但在布置时应根据建筑物层高、管道标高、室内走廊、平顶标高等情况来综合考虑。同时还要注意所埋设的监测点要让开柱间横隔墙、外墙上的雨水管等,以免所埋设的监测点无法监测而影响监测资料的完整性;10)在浇筑基础时,应根据沉降监测点的相应位置,埋设临时的基础监测点。若基础本身荷载很大,可能在基础施工时就产生一定的沉降,即应埋设临时的垫层监测点,或基础杯口上的临时监测点,待永久监测点埋设完毕后,立即将高程引到永久监测点上。在监测期间,如发现监测点被损坏,应立即补上。,(二)水准基点的标志和埋设水准基点的标志构造,要根据埋设地区的地质条件,应尽量埋设在基岩上,或者深埋于原状土内,决不允许埋设在人工土内。因为人工土有时可达数米深,所以选点时应谨慎勘察,对于重要建筑工程,例如电站、大坝等,基准点应力求埋设在基岩中。对于一般厂房的沉降监测,可参照水准测量规范中三、四等水准的规定进行标志设计与埋设;对于高精度的变形监测,需设计和选择专门的水准基点标志。,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沉降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