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23993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学院成人邯郸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题 目目 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学学 生生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讲师讲师年年 级级 2011 级级专专 业业 汉语言文学系系 部部 中文系邯郸学院中文系2013 年 10 月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摘摘 要要 杜甫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仕 途的坎坷,安史之乱的爆发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爱国精神。他的诗中,洋溢着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热爱,沉淀着对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深切同情。爱国精神是杜诗的灵魂,杜甫 的爱国精神受儒家思想和屈原等影响。杜诗中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来源于现实的高度 的爱国主义。他的爱国精神和写实风格对后世产生

2、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 仕途坎坷 安史之乱 爱国思想 忧国忧民 ITalk About The Patriotic Spirit in Du Fus PomesJiaSuxia Driected by Prof.LiuFangAbstract Du Fu is a great patriotic poet, who has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and has the feelings of compassion,He has undertaken the rough official career, the history of “Anshizhilua

3、n” has deepen his patriotic spirit. In his poems that filled with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beautiful rivers and mountains .and filled with the deep patriotic spirit who had suffered from the History of “Anshizhiluan”.Patriotic spirit is the soul of DuFus poem, the spirit has influced by the Confucian

4、ism. The profound and forceful spirit is from the reality of height of patriotism. His patriotic spirit and realistic styl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future generations.Keywords rough official career Anshizhiluan patriotic spirit cares country and peopleII目目 录录摘摘 要要.外外 文文.一一 杜甫的生平杜甫的生平.1二二 杜甫诗中爱国

5、精神的内涵杜甫诗中爱国精神的内涵.1(一) 爱国精神是杜诗的灵魂.1(二)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2(三) 战乱中对人民的同情.2(四) 杜甫诗中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3三三 杜甫爱国精神的源头探究杜甫爱国精神的源头探究.3(一) 儒家思想赋予他悯民的爱国之心.3(二) 源于屈原的爱国精神的再现.4(三) 动乱的经历深化了杜甫的爱国精神.5四四 杜甫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杜甫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7致致 谢谢.80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一、杜甫的生平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 ,他的

6、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 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落,亲身体会了人民的不幸与痛苦,他把他看到的和用心体会到的形诸于笔端, 一生创作了很多诗篇,约 1400 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 ,这其中大多数诗篇表达了 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且杜甫本人人格比较高尚,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杜甫青少年的时候因家庭殷实,条件比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 活。他从小聪明好学,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经多次外出游玩。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

7、时,又多 年漫游在吴越等地。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 ,回到家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又参加进士之选, 结果落选。当时他的父亲在兖州担任司马一职,杜甫于是就前往兖州探亲,天宝四载(745 年)秋 末,杜甫才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返回到长安。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 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下了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歌颂祖国河山的文章,这些诗无不体现了杜甫对祖国河 山的赞美之情以及赤诚的爱国之心。 杜甫一生的政治理想是济世苍生,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仕途之路很 是坎坷艰辛,而且最终全都落选,以失败告终。不得意选择投赠、献赋、干谒等,奔走在权贵之间, 最终也毫无结果。

8、如此在长安居住十年之久,仕途失意,有志难伸,过着贫苦困顿的生活, “举进 士不中第,困长安” 。 天宝九年冬因献大礼赋 ,得到玄宗的赏识,在集贤院待制,但是只有 “参列选序”资格,没有官职。十四年时,杜甫才被授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职,因为杜甫不愿意任 “凄凉为折腰”这一官职,因此“不作河西尉” ,后又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位较低,负责 看守兵器,掌管门锁) 。此时杜甫已经四十四岁,居长安也已经十年有余,迫于生活的压力而接受 了这无用之职。这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社会动荡,为逃避战乱,杜甫举家搬到鄜州(今陕 西富县) ,八月他孤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途中遇到叛军,被押回长安,因职位低,名声

9、小,未 被囚禁。安史之乱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悲愤难抑,感慨万千,奋笔写下了 “三吏” “三别” , ( “三吏”:新安吏 、 石壕吏 、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公元 759 年夏天,华州以及关中地区出现天灾大旱, 杜甫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和泪写下了夏日叹和夏夜叹 ,感叹天灾国难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这年秋后,杜甫因不满时政的黑暗,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向西前往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 带)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后来又被严武举荐担任 节都,全家居住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

10、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 (公元 770 年) ,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 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秋兴 、 岁晏行 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诗风基本沉郁顿挫。二、杜甫诗中爱国精神的内涵 (一)爱国精神是杜诗的灵魂(一)爱国精神是杜诗的灵魂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多,仅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有一千四百多 首,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广阔的空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叛军营中,栈道旁侧,朱门之外,1茅屋之中凡杜甫所踏之处他都拿起笔描绘社会的战乱,反映百

11、姓的苦痛,抒写“国破山河在” 的忧伤,所有这些诗歌都是诗人自身遭遇的记录,都是诗人所生存的时代背景的再现,让我们全面 的了解了安史之乱发生前后这几十年间真实的历史面貌。这些诗作中,有的是抒发诗人对大好河山 的赞美之情,有的表达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也有的是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无比忠诚,更有的是表达 自己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当然也一定会有对贪官污吏的厌恶与唾弃。这些诗字里行间无一不体现了 杜甫忧国忧民的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是贯穿作者许多诗作中的一条主线。 杜甫一生的志向就是兼济天下苍生,可惜时运不齐,造化弄人,屡次科举之试都以失败告终, 不得已走权贵之门,投赠献赋,也终无结果,济世理想的破灭,仕途之

12、路的坎坷,使他变的郁郁寡 欢,再加上困居长安,生活日益窘迫,社会逐渐动荡,使他对唐王朝的统治渐渐失去了信心。然而 他时刻为国家社稷存亡担心,为百姓疾苦忧虑,并把兴国安邦做为己任。他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患 难,如春望中当“国破山河在”时,他就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而当国家形势好转 时,他就又会欣喜欲狂,例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喜欲狂。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他的喜怒哀乐完全随着国家命运而改变。又如在谒先王庙 中“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诗句,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满眼含有“忧国泪”的因国家安危而 憔悴的爱国者形象。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13、”(岁暮)同样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的无比热爱 之情。作者甚至高声呐喊“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寄董卿嘉荣),号召爱国将士奋勇杀敌 报效国家。不但如此,作者自己也想亲赴战场,为国效力,正如杜甫在秦州杂诗中写的“哀鸣 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诗句,是对国家忠诚的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此外,作者还积极地为国家献策 献计,如“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在那个由盛而衰的封建王朝时代,杜甫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视国家为生命” , 为国喜,为国怒,为国狂,为国忧。他的忧,叫人感动,他的情,令人震撼。他的爱国思想就像: “葵藿倾太阳” ,与日月争辉、光照千古,而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将永远铭

14、记他这崇高的爱国精 神。 (二)(二)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 杜甫从二十岁起,就过起了“裘马清狂“的生活,南向吴越,北至齐赵,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 山。所到之处均有佳作流传。这其中有很多是描绘祖国河山的诗篇,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泰山 的巍峨,山峡的奇险,锦江的秀美,剑门的险峻尽收笔下。这一切都源于杜甫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如望岳诗中就歌颂了泰山秀丽的景色和巍峨的气势,是歌颂泰山的名篇。当然,这是作者 前期的文学作品,当时正处在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盛唐时期,作者也自然汲取了这个时代的阳光 雨露,整个诗中流露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作者后期的文学创作

15、 也有对祖国山川的赞美与歌颂,但是这时杜甫对祖国的歌颂又与其他诗人不同,于描写祖国山河的 景色之中,又联系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感慨悲愤之情。如长安春望中的诗句:“国破 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秋兴八首由孤城、日暮构成的萧条景 象联想到昔日长安的繁华景象,字里行间深沉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另如登高中的诗句“无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它所描绘的悲凉萧瑟景色,引发了诗人离乡在外,漂泊他乡, 晚年体弱多病,战乱频繁,国无宁日,返乡无望的离愁和哀伤。这些诗句是杜甫血和泪,情与爱的 交集,是杜甫用心书写出来的对祖国执着的更是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三) 战乱中

16、对人民的同情战乱中对人民的同情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诸多不顺,安史之乱的爆发又使他饱受生活的贫困和战乱的流离之苦,他用 悲愤的目光看透了统治者的奢侈骄横,又以悲伤的泪水抒写了劳苦人民在战争中妻离子散、九死一 生的水深火热的痛苦悲惨生活。他用满腔热血和非凡的才华矗起了现实主义的艺术丰碑。因此他的 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而那诗中充盈着的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浸满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眼泪, 满怀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不但形成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而且奠定了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由自己的苦难推及到天下广 大劳动人民的不幸,甚至在这种不幸的遭遇下,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