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诗课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235416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古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七(下)古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七(下)古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七(下)古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七(下)古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古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古诗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下)古诗赏析,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赏读,诗人以闲适的心情,描写出山村傍晚的景象。炊烟袅袅升起,落日映照着浓密的竹林,归巢的飞鸟,在屋檐上盘旋,山间缭绕的暮云似从窗中飘出。四句全为写景诗中有静有动,显得清新活泼。,情境默写,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 里 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

2、的月亮从空中映照。,解说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情境默写,竹里馆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 写夜静人

3、寂,明月相伴的是:,独 坐 幽 篁 里,弹 琴 复 长 啸。,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说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情境默写,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春 夜 洛 城 闻 笛,(李白),唐朝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客居洛阳。当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他

4、听见远处随风吹来了悠扬的笛声,那哀怨的曲调折扬柳,引起了诗人深切怀念,因而写了上面这首七绝。诗的意思是:谁家的笛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随着柔和的春风传遍了洛城。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哀怨伏特加的折扬柳曲声在耳边回绕,有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的愁思啊! 诗中所描述的“玉笛”这种乐器,就是笛子,古代名叫“横吹”,已有两千多年。据古书记载它由西域传入,出自“羌笛”。唐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扬柳”、“更吹羌笛关山月”等句,都是指横吹曲名。现在,笛子已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吹奏乐器。,情境默写,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

5、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 赵师秀(宋),赏 析 黄梅时节,江南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润及千家万户。开头一句,展现的是南国一片迷蒙的整体景象,接着是草地池塘的近景。前者是目所见,后者是耳所闻。江南风景,有声有色。 阴雨连绵,空气湿润,池水陡涨,青蛙欢歌一片。诗的后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蛙鸣声声也如此悦耳。他时时在捕捉着客人到来的脚步声,听到的却是一片蛙鸣,因此印象极为深刻。如果

6、不是在等待客人,而是急于入眠,那么对这扰人清睡的鼓噪,恐怕早就烦躁了。,情境默写,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绝句,包含两幅山水风景画面。 两山之间,一道流水;水边丛生着青草,山上覆盖着林木;浓密的枝叶深处,不时传出几声黄鹂儿的啼鸣春日的西涧,真是一个幽静的所在啊!诗人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待到黄昏时分,天下起雨来了,诗人来到了一个荒僻的渡口。正是春潮上涨的时节,水势已经够大,现在加上雨水,就越发迅猛了。渡口上不见一个人,只有一

7、条小船系在岸边,空荡荡地在水面飘浮。“野渡无人舟自横”,多么美妙的诗情画意啊! 全诗四句都是写景,只用开头“独怜”二字抒情。这个饱含激情的字眼点染全篇,表明诗中的画面,不管雨前景、雨中景,都是诗人特别欣赏的。,情境默写,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

8、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情境默写,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诗文解释】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青山归去。 【诗文赏析

9、】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抒发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全诗即景写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纯朴秀美,意境闲淡。,情境默写,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论诗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作者介绍】赵翼(),字耘松,号瓯北,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乾隆进士,做过镇安(今广西省德保县)、贵西道的官员。后来辞官家居,专心著述。他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也善诗,写有一些耐人寻味的诗作。【说明】此诗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性,反对泥古不化。【解释】李杜-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风骚-风原指诗经,骚原指离骚。是两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后世常用它们代指诗文。,情境默写,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