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22174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职教研究(省教学委员会)(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职业教育研究投身职教教学改革,一、加强职教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什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微观层面重视不够引导不够广泛性不够层次不高,开展职教科研很有必要,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开展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把握政策导向立足本职工作掌握科研方法,二、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新大纲”明确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三个任务: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群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内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基本学习能力,并为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

2、础;三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新颁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 一是整合课程门类,搭建公共平台。 (本次大纲修订,将原来16门课程整合为9门),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二是贴近技术标准、行业技术规范和专业技术发展。为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新大纲”突出强调教学内容与技术标准、技术发展及产业实际的紧密联系。,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三是适应学生的特点,引导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改革创新。 “新大纲”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

3、况,倡导做中学,做中教,积极引导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四是模块化设置,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均采用模块式结构,教学组织与实施更加灵活。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与选学模块。基础模块中的内容是各专业学生基础性教学内容,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的选修内容,各模块中打“*”的内容为较高要求,其他内容为基本要求。既保障教学质量,又综合考虑学生生源、实训设备、师资条件等因素,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以方便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实施。,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对教学改革的启示:1、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着

4、重突出应用型、实践性内容,体现基本理论在工作现场的具体指导与应用,突出与现实生活和职业岗位的联系,引导教与学向生产技术与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方向靠拢。,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2、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专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之间、专业教学稳定性与岗位需求快速变化之间、一次就业与再次就业之间的矛盾,兼顾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和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3、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引导上,倡导“做中教,做中学”,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引导在实训实验场所开展行动导向教学。,从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看教学改革,4、充分考虑了生源的现实情况,

5、顾及生源差异性较大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同时考虑中职生的年龄与智力水平,从思维方法、基础知识、智能结构的角度充分认识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与教学设计上,减少学生在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过程中的困难。,总之,新的教改将进一步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三、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积

6、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工学结合的课程观 课程观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看法。 工学结合课程观由生存观、发展观、能力观、基础观和质量观组成,不仅培养学生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技术与本领,而且培养学生在职业工作、社会交往、个人生活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和对个人、职业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态度与能力。 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应准确把握课程价值取向和课程核心载体,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观。,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它包括职业业务

7、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课程结构是在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整体设计起来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按照行动体系的框架形成的串行结构。(三)课程教学遵循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策略。在教学内容开发中,先通过工作分析获得工作化的特殊“学习任务”,然后通过组建工作化的学习任务,再将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教学内容。工作化的学习任务通常是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四)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综合性。无论是课程开发还是实施课程,都要落实理论与实践

8、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综合”的载体就是典型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所有内容的安排都要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工学结合课程的特征(一)开发建设的主体多元化1)行业企业人员的引导性参与2)专任教师的实施性参与3)课程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二)课程的结构模块化(三)课程的内容综合化(四)课程的实施一体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课程的评价开放化1)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2)评价主体不仅有

9、学校和教师,而且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3)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开发流程可以概括为: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开发,1)工作任务分析 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企业专家观点的汇总,参照专业的发展理念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统计,清楚、明确地列出本专业可能面向的岗位。要在课程分析专家的主持下,对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

10、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完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课程结构分析 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内在逻辑的清晰性。 关键是要把握按任务的接近性进行归并的原则,完成“专业课程设置分析表”,将工作任务转换为专业课程。 确定课程设置后,再按照学生学习经验的建构规律序化课程,以课程结构图的形式来表达这些课程的逻辑关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专业教学标准编制专业教学标准按照标准体例进行编制。课程编排要根据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遵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经验发展顺序予以序化,将各门课程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11、次序合理地排列组合,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综合实训项目,包括企业实习、综合实训等。,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课程标准编制首先确定课程的设计思路,然后依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的内容,分析确定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编制课程标准的技术路径是先确定技能要求,然后按照技能要求确定知识的内容及要求,再按照标准体例进行编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教学设计 首先,系统地对课程的项目进行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择的恰当性和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完整的项目体系,完成项目设计一览表。项目序化是工作过程导向的序化。 其次,完成每个项目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应依据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编写,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活动设计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技能要求,按工作过程来设计。相关知识则是依据完成活动设计的任务需要,按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要求编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教学资源开发 开发教学资源,应围绕项目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 要依据项目课程理念设计教材,体现工学结合特色,提炼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术与经验,开发有别于传统教材内容的新工作知识,以项目为基本单位编写教材内容,先呈现项目,再建构知识,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要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建设实训基地,改变传统的实践形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