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421010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的 关键词是“人生”。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 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脱险的故事。这是一篇寓理于事,故事性强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自 己小时候爬悬崖历险一事的叙述,告诉学生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 阅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对他们在 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习通过人物心灵世界 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述课文把握故事的情节,掌握记叙的要素。 通过朗读课文,品味

2、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变化的思想感情,读懂作者的成长经历,感 悟面对困难不放弃,只要化整为零,步步前进就能战而胜之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复述故事情节,能从故事中有所感触,领悟人生哲理。 难点: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 躁,沉着应对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方法】 讲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近日来,一个女英雄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那就是“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张丽莉,花一样的名字;29 岁,花一样的年龄。当失控的客车冲向学生的瞬 间,她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我们相信,当客车撞向人群的 一

3、刹那,女教师张丽莉奋力推开自己学生的举动,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道德的本能。 是“爱”和“勇敢”在瞬间的升华。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让我们从 课文中这个孩子的经历寻求启示吧! (设计意图:用激情和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染学生,理解“爱”的真正内涵。增加学 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走进文本。) 二、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 指示语:请学生默读课文,就是快速浏览,我们对初中生阅读现代文的速度有个要求, 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这篇课文我们要在 4 分钟内读完,读完后要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 容。 ppt 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经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

4、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地理解文本。概括文章 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式复述课文。 问题链: (1)这个题目是文中谁说的一句话? (2)是对谁说的? (3)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4)请将上述内容做一个小节。 (5)好像还有些东西没有交代清楚? (6)加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让它更具体。 生:57 年前的 7 月,费城,天气很闷热,我与小朋友们想爬到山上凉快一下。可是, 由于我的身体比较瘦弱,胆子也比较小,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山顶, 并且准备回家了。后来他们把我留在了那里。当我一个人在恐惧与哭泣的时候,父亲来 了。他要我走一步,再走

5、一步,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脱险。 总结语:他说得很好!这就是刚才老师教你们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具体运用。 如果,老师一开始说,要大家复述课文,很多同学可能不会这样熟练地说出来。现在, 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老师利用文中父亲教儿子的方法,一步步分解,最后完成,多么容 易啊!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就要这样,先抓主要的人物与事件,再配上时间、地点 等具体的要素。大家完成得很好,我们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化整为零” 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之后,可以整体有序地理解文本。) 三、读品结合,领悟语言 1.细读课文 715 自然段,把自己当做文中的“我”,画出表现我心情

6、的语句,圈出 重点词,想一想,读一读,体验“我”陷入险境时的心情。 2.交流:现在,你就是童年的亨特,此刻你孤身一人缩在悬崖上,你的心情是什么样 的? 句式:我 (心情词),当时我 _(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 结合朗读训练,理解第一次“啜泣”(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 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 动。) 教师复述心理描写的词句,学生接着说自己的心情 。 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 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作者就是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内心复杂的情感, “我”的胆小、懦弱。这是

7、写人写事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3.以旁观者的眼光看,这算困难吗?在“我”为什么成了困难? 4.“我”多想得到帮助,可是“我”的朋友(朗读训练“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就连好朋友杰利都离开了。 (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提高 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能力。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更好地 理解文意。) 说话练习: 四周一片漆黑,耳边响起了呼呼的风声,我孤苦伶仃地缩在岩石架的最里面,我 _。 5.就在“我”痛苦、悔恨、迷茫之际,“我”听到了 _(让学生变换成爸爸或杰利,呼唤儿子或伙伴),我有救 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

8、力,训练仿写。) 6.父亲是怎么帮助“我”脱险的?请仔细读一读文中描写父亲的话。 (父亲并没有责备不听话的“我”,而是先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给“我”鼓励、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他还夸“我”好,让“我”不要 担心;当“我”踩到了岩石后,他又一次夸“我”很好,并告诉“我”如何做下一步。 可见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使“我”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 ) 假如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爬上石架,把“我”背下来, “我”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呢? 7.“我”在父亲的帮助下脱险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指名 交流。 结合指导朗读,特

9、别注意心理变化的词语在语调上的变化。 8.“我”这样一个体弱多病,胆小懦弱的孩子终于自己爬下了悬崖。 引读:我一脚我先是然后这就是 这里的“啜泣”与前文中的“啜泣”是否一样?(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 不同: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的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 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 的经历”。) 9.“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说“我产生了一种巨大 的成就感”? 最后一段,学生讨论,明确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 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地解决,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10、,终将战胜巨大的困 难赢得最后的胜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人生哲理的理解。 指示语: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者说有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 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主题。) 四、链接课外,超越文本 1.链接,最美女教师 惊天动地一瞬间,师范垂手爱无边。 舍身忘死救生狂,满腔热血染红鲜。 双腿高位截肢瘫,五湖四海感悲叹。 心灵之美塑伟大,靓丽青春谱新篇! 惊天动地的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感动了天地,你有怎样的感想? 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事迹教育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勇敢”的含义。) 2.品评

11、你最喜欢的人物 预设问题:“我”究竟算不算一个勇敢的孩子? 预设问题:作者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和你的父亲是否一样?他一边安慰“我”一边 爬上梯子救“我”下来好不好? 备用:杰利算是我最好的朋友吗?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好朋友,做事情都要一起去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进行思索。) 3.朗读背诵积累最后一段 教师小结: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 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 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板书设计】 走

12、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遇险脱险感悟(分解困难,战胜困难) 五、教学总结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的思路是让学生合作研究,自主学习,路让学生自己走,我只是 起到一个指路人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这节课的 设计我让学生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 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设计导语能吸引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用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感染学生,理解“爱”的真正内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速走进文本。一上课就吸引了学生目光,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2.设计的问题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

13、知水平。 (1)这个故事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抓住记叙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本文 记叙了事,说明了道理。 (2)文中写了几个人物?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 时的动词,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我让基础不太 好的学生来回答,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兴趣。 (3)爬悬崖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己能从文段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 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理解:“

14、我”在父亲的帮助下, 怎样从一个毫无信心的孩子到顿生信心,到信心大增,继而获得巨大的成功感,获得他 一辈子都忘不了,一辈子都在享用的人生经验。 (4)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是本文的中心。一篇文章的主旨往往在结 尾几段点出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主旨句:“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 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再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 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样既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理解了文章的题目,也知道了怎样从文本中找

15、一篇文章的主 旨。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与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我主要运用朗读、品味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朗读文中富有心理描写的 语句、有代表意义的关键词语以及蕴含哲理的议论句、抒情句。在学习了文章以后,给 学生留下思考题: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 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让学生写下来。 在总结中,也发现有一点遗憾:学生对文章哲理的领会不够深入。原来设计的意图是 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怎样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获得巨大的成 功感。然后让学生设想:如果父亲是自己爬上去把“我”背下来,“我”的人生又该是 怎样的人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父亲博大的爱的同时,明白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在此 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但觉得自己在这 个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有些简单,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