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20561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生命科技学院 王文颇,一、专业综合改革背景,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十二五”期间将启动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一)建设目标,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

2、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二)建设内容,1.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要有健全的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二)建设内容,2.

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要加强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二)建设内容,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

4、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二)建设内容,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二)建设内容,5.教学管理改革。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在专业建

5、设的重要领域进行探索实验。,(三)遴选方式,“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共计遴选支持高校1500个专业点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 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采取规划布点与推荐遴选相结合的方式,分三批遴选400个专业点。 地方所属高校分两批遴选1100个专业点,由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规划限额进行推荐。 为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在遴选推荐时要尽量扩大项目参与高校的覆盖面。,(四)申报条件,1.申报专业必须满足“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内容要求,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已纳入本校专业建设规划并进行重点建设,成效良好。 2.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较为完备的教学

6、条件,在同类专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毕业生社会声誉好。,(四)申报条件,3.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4.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二、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目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为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农学专业。 2006年,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对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研究与专业岗位分析,经过专家论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专业改革原则,在对农

7、学专业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设立了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一)专业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将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贯穿于专业综合改革的全过程中。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专业综合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把本专业建设成为: 专业建设理念领先,人才培养模式先进,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教学条件优良,培养品格、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省内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品牌专业。,(二)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实

8、验实训基地,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内涵丰富的地方高校中一流的本科专业 。 专业上以植物生产为特色,办学模式上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上以坚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培养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优秀人才为特色,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和本校其它专业起示范和带动作用。,(三)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符合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改革传统的教育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开展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人才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一个突出(在校期间,突出对学

9、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三个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具体目标,2.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培养、聘请和引进,建立起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求的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力争在13年内建设12个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三)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具体目标,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建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0、。 以专业核心课程群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促进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以精品课程网站为依托,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专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全部课程将逐步制成课件,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并开通专业网站,达到资源共享。 在13年内,将2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三)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具体目标,4.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建立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理论与直观式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相适应,体现“三个服务”的原则,即基础理

11、论教学要为专业技术课教学服务,理论教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成果的吸纳和综合运用能力。,(三)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具体目标,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现行的“四年实践技能训练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重点改革完善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生产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技能训练内容和方式方法,形成具有本专业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加强现有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新的教学基地,拓宽实验实训基地的功能,以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及社会培训

12、的需要,营造职业氛围,使之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实验实训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全面开放现有的实验室和科研室,加大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增加学生的创新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实训,为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具体目标,6.教学管理改革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探索构建弹性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全面充实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专业质量管理机制,形成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和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督查与反馈调控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三、植物科学与技术专

13、业 综合改革建设方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着意构建“一个导向、一个突出、三个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一个突出”:在校期间突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三个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准确定位就业岗位,找准专业培养目标,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坚持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培养学生相结合; 强化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建立项目顶岗型的人才培养机制; 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开

14、发、设计建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上,构建“不间断实习”、“假期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模式的实践方式和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情况,熟悉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此外,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作为专业课兼职教师,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专业调研为基础,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参照有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融教育教学活动为一体,形成与“一个导向、一个突出、三个

15、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教学团队建设,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素养 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坚持开展以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师德建设标兵,倡导教师爱岗、爱教、爱学生的风尚,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责任意识,引导教师安心、倾心从事职业教育事业,正确对待名利,激励教师做以身立教、敬业奉献的模范。 2.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利用优惠政策,引进具有实践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不拘一格地吸收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出国、高校进修、主持科研项目、企业锻炼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动专业学科群的发展。,3.通

16、过学院内部教师培养措施,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学历水平 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在指定企业进行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训练;每年选送13名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学习或挂职锻炼,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在校的专业教师在承担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到校内实训基地参与实训指导。鼓励教师参与项目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推广和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高层次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利用3年的时间,使70%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4.根据教学工作需要,聘任兼职教师 今后两年,将继续从农业行业企业中选聘多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熟悉地区和农业行业情况的高级技

17、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实训实习指导,使学生学习到生产一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拓宽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办出专业特色的基本原则,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讨课程整合、衔接、更新与提高的方式与方法,使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精选内容、提高起点、避免重复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层次进一步分为必修课(基础型模块)、专业选修课(研究型模块)和公共限选课(拓展型模块);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安排课程实验课、课程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就业见习等四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