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420534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导: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深(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考纲研析考情分析,课标要求: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考点要求: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考情分析: 1.从知识内容上看,高频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2.从命题形式上看,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立足于信息的解读,以选择题为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的考查以意义类和措施类主观题为主。,知识清单,1.中华文化

2、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作用、特点、新时期的主题) 5.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内涵的比较,重难点突破,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 精神的各个方面。,思维拓展: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 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这四个方面都是为国家利益而服务的。,学生活动:请列举体现中华民族精 神基

3、本内涵的名言警句或典故。,1组PK2组 团结统一 3组PK4组 爱好和平 5组PK6组 勤劳勇敢 7组PK8组 自强不息所有组 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点: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4)新时期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2)全面掌握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请整理本课关于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点,思考: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用复习过的所有知识),

4、归纳总结: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地位和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对人的影响: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呈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对经济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与政治相互交融。 (4)对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链接高考,2.理解民族精神的特征:时代性(1)原因

5、: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体现时代精神。,重难点突破,(2)表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思考:如何辨证的看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P81),(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思维拓展: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与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情景探究:围绕搞好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观点一: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弘扬民族精

6、神是可有可无的。 观点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弘扬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你赞成哪种观点呢?请用本课的知识进一步阐述你的观点?,重难点突破,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自己动手:整理教材第七课两框中所有关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第一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P72)(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P72(三个“精神”一个“魂”);P76(两个“体现”,一个“精神火炬”。)(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第二框:,1.P78、79 必要性,2.P80精神支柱、强基固本(中华民族与民族精神),3.P81精神基石 (中华民族与民族精神),(1)必要性

7、: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P78,79) (2)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P72)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P76)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P80)民族精

8、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P81),归纳总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链接高考,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重难点突破,请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类比归纳,文化创新的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源泉动力:社会实践,主体:人民群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3)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5)最重要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体系整合,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

9、么,怎么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必要性:(P78,P79),重要性:(P72,P76,P80,P81),地位 作用 特点 主题,热 点 聚 焦,她让“中国精神”闪耀世界,屠呦呦获诺奖项的消息传来,举国一片欢腾。在屠呦呦身上体现出耀眼的“中国精神”。早在1986年她就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是这种爱国之情,使她在改革创新中执着坚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她让“中国精神”闪耀世界 选自威海文明网,信息点爱国主义的作用:爱国

10、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 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各族人民风 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文化对人的影响,影响 人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等。,从屠呦呦身上体现的“中国精神”还体现在她的自强不息和奋发图强上。面对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难题。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反复实验,终于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获奖,带给中国科学界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奖杯,同时,带给世界的是中国精神,即爱国主义,团结协作、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正是秉承这一精神,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像屠呦呦一样,知行合一,以实干兴邦的气魄,以身体力行的实践,丰富着“中国精神”的内涵,使中华

11、民族以自尊自强的新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次屠呦呦获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信息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精神。,信息点 民族精神的作用: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 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 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等;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 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等。,课堂达标答案,1.A 2.C 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