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2300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02483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2300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2300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23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230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2300 字马克思在1845 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作。提纲 共十一条, 一千多字。 它告别了旧唯物主义,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在提纲中马克思着重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在第十条中说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条被称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这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

2、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旧唯物主义也是通过对现实的认知来认识世界,但只是在直观的通过表征现象去理解食物, 这样单纯感性直观的结果是片面孤立的,不能有效的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联系起来。 这样的旧唯物主义理解方法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感性的现实被人为的分为了自然界和社会两部分,不是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机的共同体。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社会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首先

3、,在提纲的第一条中,指明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做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观点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中,认识脱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和抽象人。而新唯物主义从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承认人依赖于自然,并强调了自然的人化,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这样的自然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会

4、受一定的关系制约。在提纲 第六条中, 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 撇开历史进程的、 彼此孤立的抽象个体。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马克思反对这样的理解,他从认识社会的,认识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提纲 第九条中, 马克思指出, 旧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的直观是左右单个人的原子结合体看,原子结合体中的原子是孤立的,彼此不发生关系的。提纲以实践为中轴,探索人和社会的关系。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的时候, 会把市民

5、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把市民等同于资产阶级。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 “市民” 是 18 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术语,用来表示当时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提纲 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旧唯物主义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其他人没有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提纲第十条中“新

6、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从阶级立场来看,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系,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 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人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容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旧哲学只知道一味的解释世界,新哲学着重考虑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光靠直观的理解是不行的,还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正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在进行改造性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

7、充分的条件。首先要对改造的对象,这里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 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改造性实践的概念。马克思强调的实践是使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的“环境”不是仅仅指原生自然环境,还要包括社会自然,对这种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了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的改造性实践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样的状态才得以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存在。实践观是 提纲 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实践观从根本上划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提纲 全篇是以时间观点为核心,以人的问题为层面展开。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有着根本分歧。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参考文献: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广西大学学报刘国章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求索论文联盟wWw.LWlm.cOM 转贴于论文联盟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