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97003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2.2 传感器动态特性,概 述:,传感器一般要变换各种信息量为电量,描述这种变换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表达了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输出特性是不同的,对快变信号与慢变信号,由于受传感器内部储能元件(电感、电容、质量块、弹簧等)的影响,反应大不相同。 快变 信号考虑输出的动态特性即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慢变 信号研究静态特性,即不随时间变化的特性。,2.1 传感器静态特性,当输入量(X)为静态(常量)或变化缓慢的信 号时(如温度、压力),讨论传感器的静态特 性,输入输出关系称静态特性。 静态特性可以用函数式表示为,静态特性包括: 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

2、、稳定性,1、线性度,传感器静态特性和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用多项式表示:,2.1 传感器静态特性,其中: X 输入量, Y 输出量; a0 x = 0 时的输出值 a1 理想灵敏度 a2, a3an 非线性项系数,2.1 传感器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线性度)通常用相对误差 表示:, 最大非线性绝对误差 满量程输出 线性度,2.1 传感器静态特性,各种直线拟合方法,2 、迟滞,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输入、输出曲线不 重合的现象称迟滞。,2.1 传感器静态特性,2 、迟滞,迟滞误差一般由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2.1 传感器静态特性,例:一电子秤 增加砝码 10g 50g 100g 200g

3、 电桥输出 0.5 mv - 2mv - 4mv - 10mv 减砝码输出 1 mv - 5mv - 8mv - 10mv,为正、反 行程输出值间的最大差值,3 、重复性,2.1 传感器静态特性,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多次测量时, 输出特性不一致的程度。 属于随机误差可用标准偏差表示:,或用最大重复偏差表示:,max 最大标准差; (23) 置信度;,3 、重复性,2.1 传感器静态特性,4 、灵敏度,2.1 传感器静态特性,在稳定条件下输出微小增量与输入微小增量的比值 对线性传感器灵敏度是直线的斜率:S = Y/X 对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一变量: S = dy/dx,5 、稳定性,2.1

4、传感器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一较长时间内保持性能参数的能力 例:,闪烁探测器8小时长期稳定性测量散点图,6 、分辨率和阈值,2.1 传感器静态特性,分辨率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 阈值 输入小到某种程度输出不再变化的X值; 门槛灵敏度 指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能力。,当输入的变化量被传感器内部噪声吸收时将反映不到输出,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如 :加速度、振动等, 讨论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这时被测量是时间的函数,或是频率的函数。 用时域法表示成:,用频域法表示为:,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输出对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 响应特性: 除理想状态,多数传感器

5、的输入信号是随时间变化的,输出信号一定不会与输入信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这种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异就是动态误差; 传感器输出对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既反映了传感器的动态特性。,2.2 传感器动态特性,例:动态测温 设环境温度为T0 ,水槽中水的温度为T,而且 T T0 传感器突然插入被测介质中; 用热电偶测温,理想情况测试曲线T是阶跃变化的; 实际热电偶输出值是缓慢变化,存在一个过渡过程,补充内容(电路分析),E,E,复阻抗,复频域变换,1. 瞬态响应特性1) 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 在工程上, 一般将下式:,一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对初始状态为零的传感器, 当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 0 t01 t

6、0,x(t)=,2.2 传感器动态特性,由于x(t)=1(t), x(s)= , 传感器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Y(s)=H(s)X(s)=,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信号为,2.2 传感器动态特性,由图可见: 1)传感器存在惯性, 它的输出不能立即复现输入信号, 而是从零开始, 按指数规律上升, 最终达到稳态值 2)理论上只有时间达到无穷才能达到稳定,但当t=4时其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8.2%, 可以认为已达到稳态。 3)越小, 响应曲线越接近于输入阶跃曲线, 因此, 值是一阶传感器重要的性能参数。,频率响应:幅频特性、相频特性,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将一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中的s用j代替后, 即可得

7、频率特性表达式, 即,相频特性 ()=-arctan(),幅频特性,假设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2.2 传感器动态特性,讨论: 一阶系统在时间常数 1才近似零阶系统特性, A()k,()0; 输出y(t)反映输入x(t); 当 = 1 时,传感器灵敏度下降了3dB,如果灵敏度下降到3db时的频率为工作频率上限,则:上限频率为WH=1/,所以时间常数越小,WH越高工作频率越宽,响应越好; 另外,1, 为过阻尼, 无超调也无振荡, 但达到稳态所需时间较长。时, A()1, ()很小, 此时, 传感器的输出y(t)再现了输入x(t)的波形。通常固有频率n至少应大于被测信号频率的 35 倍, 即n(35

8、)。 为了减小动态误差和扩大频率响应范围, 一般是提高传感器固有频率n。 ,2.2 传感器动态特性,3)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1) 频带传感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为传感器频带或通频带, 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2) 时间常数用时间常数来表征一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越小, 频带越宽。 (3) 固有频率n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n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1 、 传递函数,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略去影响小的因素,假设传感器输入、输出在线性范围变化,它们的关系可用高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表示:,式中: Y输出;X输入;ai 、bi 为常数,2.2 传感器动态特性,两边取拉氏变换

9、,将实函数变换到复变函数,时,2.2 传感器动态特性,传感器的传递函数:,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惯性系统),2.2 传感器动态特性,一阶系统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可简化为:,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瞬态响应),2.2 传感器动态特性,由拉氏反变换得到单位阶跃响应信号为:,2.2 传感器动态特性,讨论: 暂态响应是指数函数,输出曲线逐渐达到稳定; 理论上t时才能达到稳定,当t=时即达到 稳定值的63.2%,可见时间常数越小越好,是 反映一阶传感器的重要参数; 实际运用时t = 4时工程上认为已达到稳定; 由曲线看出它与动态测温相似,所以动态测温 是典型的一阶系统 。,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2.2

10、传感器动态特性,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2.2 传感器动态特性,输入正弦信号 拉氏变换后,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反变换后得出输出的振幅和频率变化特性,输出Y(t)有个两部分,瞬态响应成分、稳态响应成分,瞬态响应随时间t逐渐消失。,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忽略瞬态响应,稳态响应整理后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2.2 传感器动态特性,讨论: 一阶系统在时间常数 1才近似零阶系统特性, A()k,()0; 输出y(t)反映输入x(t); 当= 1 时,传感器灵敏度下降了3dB,如果灵敏度 下降到3db时的频率为工作频率上限,则:上限频率 为WH=1/,

11、所以时间常数越小,WH越高工作频率 越宽,响应越好; 另外,时, 幅值A() 1,() 0; 当1, 且=(/n=1)时,在/n=1附 近有个峰值,会产生共振,相位差900-1800; 传感器固有频率n至少应大于被测信号频率 的35倍n(35),保证增益避免共 振。,2.2 传感器动态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本章小结:,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包括:线性度、迟滞、 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有:瞬态响应特性,频 率响应特性。 3.分别讨论一阶传感器、二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传感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本章要点:,1.检测系统只着重输入和输出关系的传递函数 表示方法; 2.系统方程式状态变量是一次的系统,尤其系统 都是常数的系统叫线性常系数系统,我们课程 以后讨论的都是以线性常系数系统为对象。 3.一阶系统状态变量是一个,二阶系统状态变量 是两个,一般情况下,有n个状态变量的系统 叫n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