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报告编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9501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估价报告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土地估价报告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土地估价报告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土地估价报告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土地估价报告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估价报告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估价报告编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估价报告编制,赵 吉 禄 大连天石不动产顾问有限公司,主 要 内 容,一、土地估价报告编制步骤 二、估价报告文本结构分析 三、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主要估价方法分析 五、估价报告评分标准,一、编制的主要步骤,(一) 了解客户,明确工作目标,1. 客户的真实需求,估价目的应由客户认可; 2. 客户对估价的了解和对市场状况的掌握; 3. 客户对估价结果的理解能力和从中获益的能力,(一) 了解客户,明确工作目标,* 拟定询问提纲或者需议定事项目录; * 组织市场调查、现场勘察和收集资料; * 将掌握的情况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二)现场勘察,掌握估价对象情况,1. 对估价

2、标的的现场察看 * 登记状况的现场核定 * 利用现状和有效利用强度: * 扩展余地,(二)现场勘察,掌握估价对象情况,2. 对周边环境的察看 * 最佳使用的判断 * 用途转换的可行性 * 集聚效应,(三) 估价对象的权利状况界定,审计和评估的关系 债权和物权,(四) 收集资料及市场调查,1. 由委托方提供证明性材料 2. 到有关部门查阅 3. 机构自身的市场调查,(五) 编写估价报告,1. 报告初稿:评估思路、重要参数和主要结论,用于机构内部审定的文本 2. 报告简本:与估价目的相关的重要结论和需提醒委托方注意的问题,用于与委托方的交流沟通的文本 3. 正式报告:正式提交的报告文本,二、估价报

3、告文本结构分析,(一) 评估业务和分析业务,侧重于评估性的业务: 按照评估程序和估价报告格式提供估价结果 2. 侧重于分析性的业务: 由于条件限制,使得不具备正常评估的前提条件,或者由于委托方的特殊要求,(二) 工作性报告和技术性报告,* 工作性报告:一般性说明,简明、摘要。侧重于工作过程及主要结果,以及与评估结果应用相关的注意事项。 * 技术报告:技术过程的展现。侧重于估价依据、思路、参数选取及计算过程和分析过程。,(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工作报告:分五个部分 (1) 封面 * 具体内容有:标题、项目名称、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和提交报告日期 * 主要作用:存档和查阅的提示信息,(三) 报告

4、格式的基本框架,(2) 摘要 * 具体内容有:估价目的、基准日、估价日期、地价定义和估价结果 * 主要作用:便于快速阅读 * 重点:估价目的、地价定义和结果一览表,(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3) 估价对象界定 * 具体内容有:估价范围、估价对象概况、影响地价因素说明 * 主要作用:对估价对象的详细说明和估价目的背景分析,便于准确把握地价定义和价格形成的市场环境。,(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4) 土地估价和结果使用说明 * 具体内容有:估价依据、估价原则、估价方法、估价结果、估价应用说明和报告使用说明 * 主要作用:说明主要的估价过程和如何使用估价结果。,(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5

5、) 附件 * 主要作用:对估价对象、估价方法及估价基础的补充性说明材料。,(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技术报告: 分五个部分 (1) 封面 * 主要内容有:除工作报告的封面内容外,还增加了关键词,作为技术报告的指定内容,用于报告审核归类使用。,(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2) 总述 * 具体内容有:委托方和受托方、估价目的、估价依据、基准日、估价日期、地价定义及需要说明的事项 * 主要作用:将需要验证的内容集中在一起说明。,(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 3)估价对象描述和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具体内容有: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 * 主要作用:对影响地价的因素进行分析,作为估价的基础。

6、,(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4) 估价方法、过程及估价结果 * 具体内容有:估价原则、估价方法和估价结果 * 主要作用:对估价报告的主体说明。,(三) 报告格式的基本框架,(5) 附件 * 与工作报告一致。,(四) 注意事项,估价报告要传递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 估价师知道的事情; 2、 估价师不知道的事情; 3、 客户应该关注的事项; 4、 不应该让客户产生误解的事项。,三、估价报告编写的注意事项,(一) 项目名称,* 作用:存档和检索,便于自动化处理 * 要点:评估目的和土地用途 * 构成:使用权人+(土地座落)+(土地用途)+评估目的,(二) 关键词,* 估价对象所在市、县 * 估

7、价目的:企业收购、转让、破产 清产核资、合资、抵押等 * 年度:报告提交年度,(三) 估价目的,作用: 说明委托方的需要、估价结果的应用方向、有关估价依据 * 决定估价原则、思路和估价方法,(三) 估价目的,* 要点: 与市场结合的密切程度: 转让、抵押、清产核资; 2. 估价结果的应用对抗性: 参考、依据、鉴证; 3. 对预测数据的依赖程度。,(三) 估价目的,分成几大类: 1、以转让为目的:价格信息和价格实现前提 2、核定资产:注册资金、企业改制、征税 3、司法仲裁:价格鉴证 4、投资决策:市场预测和地价变化趋势分析,(四) 估价依据,作用: 用于分析、测算和应用说明的背景材料 * 构成:

8、法规类依据、技术类依据、市场类依据、说明类依据等,(四) 估价依据,* 要点: 1. 估价过程中的主要观点、主要结论和主要数据的出处 2. 作为备查材料,帮助了解估价人员的工作深度和广度 3. 为委托方提供更多的信息源,(五) 估价基准日,估价结果的时点性,涉及到权利状况、价格水平、有关估价参数的选取。 注意以下二点: 1、确定的理由; 2、对结论的影响,(六) 估价日期,* 涉及报告有效期的设定 * 对基准日至估价报告提交日之间的土地利用状况、市场条件及其它相关联的重大变动应注意说明。,(七) 地价定义,定义市场价格,流转是前提,出让价格是基本特征。 划拨及租赁价格是特殊价格形式,应特殊处理

9、,其他价格为派生价格,应分别处理。,(七) 地价定义,地价定义强调实际开发程度与设定开发程度的关系,并因此而分为:熟地价格、毛地价格、生地价格。 设定要合理,概念要清晰。,(八) 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在评估时,要根据估价业务及具体情况设定一系列相关假设和限制条件,并确信这些假设和限制条件有合理的支持依据,为此在报告中要对有关情况作出明确披露。,(八) 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1. 缺失的资料和未顾及的事宜说明,预计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处置意见。 2. 估价师自身的专业局限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无法断定其正负影响的客观事实。,(八) 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3. 对不确定因素的说明,包括几个方面

10、经济环境:政策上的调整 行政管理:审批手续及管理要求 市场上:变动性、敏感性因素 主观上的:使用人和关联方的局限,(九) 估价对象描述,需要查证下列内容 1. 土地登记状况 是否登记、登记内容、重大变动,(九) 估价对象描述,2. 土地权利状况 与估价的设定相一致 与特殊说明的事项相一致 与结果的应用方式相一致,(九) 估价对象描述,3. 土地利用状况 地上物及规划情况,还应扩展出下列内容: 利用现状及集约利用程度; 周边环境及用途转换的可行性; 评估对象扩展和分割的可能性; 对相邻地块的价值叠加作用。,(九) 估价对象描述,* 要点: 1.估价人员的判读内容需要查证; 2. 对权利状况全面掌

11、握,并与估价过程相一致 3. 了解估价对象的利用潜力和市场潜力 4. 对限制性因素要做出减价或增价的影响分析,(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一般因素: 在估价对象所处的相对独立的地产市场覆盖区域内,对整体性地价影响的说明和分析。,(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地产市场分析: (1) 市场的参与者多少 (2) 产品的差异性 (3) 定价模式 (4) 信息分布的均匀性 (5) 市场准入的限制程度,(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市场分析的目的: 确定市场的基本特征,对市场的垄断性和竞争性作出判断,了解价格形成机制 分辨长期市场和短期市场,确定供需平衡的均衡地价,从而对估价对象的地价水平作出正确解读。

12、,(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2. 区域因素 以城市规划的功能区或土地利用均质区作为评价尺度,侧重于空间上的一致性。,(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 区域的主导用途、最佳使用、地价的总体水平 * 区域的成熟度:旧城区、新建区、功能转换区等,这涉及价格的稳定性 * 区域的市场潜力、地价的变化趋势、影响区域功能的主要因素分析,(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3. 个别因素 在宗地尺度上分析影响因素: (1) 与利用现状的适宜程度 (2) 对规划用途的匹配程度,(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上述三大因素分析,应注意: 选择与估价目的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 分析出影响方向:增值、减值 要有定量分析,量化

13、其影响大小 用语:客观、规范、中性。,(十)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说明,地价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应用: 地价影响因素对土地估价中进行相似性认定、确定影响价格幅度至关重要。 在规程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给以细化和内涵明确。,(十一) 估价原则,面临的评估需求越来越多,工作规则也应相应规范化。 决定了分析的基本出发点,量化的基础和结果的应用方向。,(十一) 估价原则,按照规程有七个基本原则: 1. 决定地价存在的原则:预期收益原则、供需原则、替代原则 2. 地价的作用形式:最有效原则、贡献原则 3. 地价的变化规律:变动原则、报酬递增递减原则,(十一) 估价原则,还应注意一些操作性原则: 1. 合法原则 *

14、 法律、法规、政策 * 规划限制 * 登记状况及权利限制 2. 谨慎原则 根据评估目的和应用方向,(十一) 估价原则,3. 通用或专一原则 针对个别案例或一般性案例 4. 特别预期原则 特殊销售对象、可以明确的未来收益等 5. 综合性原则,(十二)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1. 估价思路确定 根据委托方的委托要求、估价目的和估价师对委托的理解,确定估价思路,应关注以下几点: 与市场的关联程度:是否进入市场 处置行为的主动程度:投资、清算 应用方向的可选择程度:规划用途或继续使用 对预测的依赖程度,(十二)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2. 估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地价内涵和基础资料情况选择主要估价方法和辅助估

15、价方法。 (1) 市场比较法: (2) 收益还原法: (3) 剩余法: (4) 成本逼近法: (5) 基准地价修正法:,(十二)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3. 估价过程 估价的过程就是从一系列有意义的数据中,按照一定的处理方法,推断出相关的地价信息。,(十二)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1) 推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推断法 加和方法 扣减方法 比例推算的方法,(十二)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2) 推断结果的表现方式 准确的数值 明确的区间 高限或低限 一种变化趋势,(十二) 估价方法与估价过程,4. 估价结果的补充修正 任何一种估价方法都有缺陷,需要有补充、修正的措施: (1) 选择几种独立的方法相互印证

16、 (2) 对敏感因素不确定性进行估计 (3) 用初步估价结果反推有关参数 (4) 事后的客户跟踪反馈,(十三) 地价的确定,几种估价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建议采用众数、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十四) 附件,主要内容: 1. 土地的证明性材料 2. 地上物的证明性材料 3. 相关图件 4. 背景材料 5. 估价参考材料 6. 备查资料,四、主要估价方法分析,A、市场比较法,市场信息充足,适用范围广 用于直接估价或估价参数的测算,A、市场比较法,一、 市场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全面调查、持续性调查 对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建立交易案例库,保留原生态信息。,A、市场比较法,二、 影响地价因素的修正体系 1 . 基准地价的修正体系; 2 . 建立独立的修正体系: 按区域或级别等建立统一的修正体系。,A、市场比较法,三、 几个关键点 1. 案例筛选 2. 交易情况修正 3. 交易期日修正,A、市场比较法,四、 方法的局限性 1. 市场不规范,价格信号失真 2. 中间过程人为干扰过多 3. 修正体系的随意性,B、收益还原法,是一种逐步得到关注的方法,对于如农用地、加油站、码头等收益特征明显的用地类型,收益还原法是一种很好的估价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