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19164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它包括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促成了工业社会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复习导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资本

2、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主要国家的工业化,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基本特征:,1)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 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 在尼德兰、英国、北美、法国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4)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提倡重商主义。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形式 ,无论集中还是分散的手工工场都是商人开办的。 5) 封建势力整体上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6)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确立。,蒸汽时代的基本特征:,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于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

3、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封建经济。 2)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自由资本主义兴起。,电气时代的基本特征:,1)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2)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重工业成为主导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5)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主要形式。,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的基本特征

4、:,一战后至20世纪30年代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国、意大利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2)各国在20年代经济出现复苏。 3)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 4)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电气时代的基本特征:,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1)30年代大危机,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2)二战期间的战时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1)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5、:194550年代初为经济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初70年代初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19731982年为经济滞胀阶段,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982年以后,经济处于温和的衰退和缓慢上升之中,美国经济增长较快。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由战后初期美国独霸发展到70年代初至今的多极化趋向。 3)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三个前提:一是社会稳定;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

6、关系的调整。 2四个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一是科技条件: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是市场条件: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三是资本条件 四是自由劳动力条件,认识,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历史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可能性 厚的资本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必要性 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

7、拓 展了 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三次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的扩展: 法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19世纪20年代起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完成。 美国:18世纪晚期开始;19世纪以后,发展迅速;19世纪中期完成。 德国 19世纪早期开始 俄国 19世纪中期开始 日本 19世纪中期开始,3)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政治方面: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社会方面: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政治地位。

8、(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工业革命使人口从农村地区移向市区中心,城市迅速成长。 国际影响:加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工业布局: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布局。,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历史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内确立了统治。 可能性 资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技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然性市场: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2)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年代。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

9、具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变: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模式成型;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形式的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定型。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0、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工业布局: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工业向大型化、联合化方向发展,多数工业企业仍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3第三次科技革命 1)历史条件:政治前提: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 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可能性 :自然科学技术和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必要性: 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次大战和战后各国对科技迫切需要 。 2)历史进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仍方兴未艾。它是以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其中也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3)第三次科技革

11、命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工业布局: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这就决定这些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

12、运输条件,出现了“临空型”的工业布局(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国外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加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形成,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技术基础的形成,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4三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资本主义

13、国家开展。由一国向多国扩展。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在一些国家中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明显。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相互渗透。,5、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充分

1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50年代西欧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美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稳定发展。,6、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有何影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确立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传统的农业社会近代工业社会,7分析、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

15、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点: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