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88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林则徐( 1785-1850 )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和 伟大的爱国者。由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和作用,他的生平事迹一直受到人们 的重视和注意,清朝就有人著书、编年谱,详细记载他的活动和思想,并汇集林 则徐的诗文、信札、奏稿,编辑文集。民国后,关于林则徐的传记、资料也出版 了不少。但真正对林则徐进行科学研究和大规模地编辑出版林则徐文集应当说是 建国后开始的。 建国后,除大量出版与林则徐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鸦片战争史料外, 还出版了林则徐集的奏稿、公牍、日记、书简等,为林则徐研究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史学界一致认为,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

2、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高度的爱 国精神贯穿了他整个一生。分歧是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杨国桢 认为,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属于地主阶级范畴。丁名楠等则认为,林则徐的爱国主 义已从本阶级的思想中游离出来,升华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属于人民的范 围。至于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则有下列的阐述: 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张斌荣,俞祖华等人 认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那就是: “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首先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财 政拮据,国库空虚。其次,鸦片贸易使整个地主阶级更加腐朽不堪。再次大量鸦 片的涌

3、入导致吸食者的明显增加, 必将危害清王朝的统治, 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 戴逸、张代春、徐飞等人主要认为林则徐禁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是: “首先林则徐所在地位具有特殊性。其次,这也是林则徐民本思想发展的结果, 在政治实践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民心可恃。再次,林则徐还继承 和发展了我国了我国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坚持的抵御外侮的传统思想。”当 然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与林则徐的家教良好,父亲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包括 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其从小就树立了爱国的思想分不开。 成弓认为: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鸦片不可能做到另行禁止。相反鸦片贩子的 活动日益猖獗,烟已经到了非禁不可的地步。在清政府内部

4、形成了“弛禁派”和 “严禁派”,而林则徐就是少数严禁派中的一员。张代春认为:“林则徐的早期禁 烟是在与弛禁派不断斗争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林则徐的话 “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 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几无充饷之银”,对道光帝的触动很大。 另一 方面林则徐之所以会到广州进行虎门销烟,也正是英国不顾中国的禁烟法令,为 了牟取暴利,毒害中国人民的结果。 成弓认为:“林则徐的爱国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对禁烟的态度和实践上。禁烟抗 英是当时关系国家民族命运与前途的头等大事。”在广州,林则徐根据实际情况, 认识到鸦片的根源在外,于是他改变了原来“重治吸食”为主的方针,其禁烟活 动开始进入与英国鸦片贩子进

5、行面对面的斗争阶段。张卫明、王黎明等人认为: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之时,就注意将禁烟与国际法结合起来,从国际 法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于此同时,中国的禁烟运动在国际法的正义旗帜下得 以进行,并在实践中有效地将维权与禁毒结合起来,由此也捍卫了国际法的道义 和权威。 ” 林则徐在禁烟的同时,千方百计地了解敌情和外事,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徐飞等人认为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主要途径和贡献是:“第一、- 2 - 不拘一格选拔熟悉外情的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组织翻译班子,有计划 地、大规模地搜集和编译外国书报;第二放下天朝大吏的架子,亲自向外国 人寻访外情。林则徐倡导开眼看世界的主要目

6、的:一是为了制定抵抗侵略的制 宜之策 ,直接为当时的侵略斗争服务;二是为了探求富国强兵的富强之道, 为增强国力,振兴民族的长远利益服务。 ”另外纪江红等人认为: “林则徐的师 夷是为了制夷 ,但也不是盲目排外。 他不赞成停止中外贸易, 反对封关禁海, 而是主张利用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竞争之间的矛盾,来限制外国资本主义商人的 非法贸易。这放映了他开放的胸怀和寻求反侵略的爱国愿望。” 萧致治等人认为:林则徐在广州亲眼看到了英国的船坚炮利,及清朝腐朽落 后的水师是难负抵抗外来侵略的重任是他提出建立近代海军的思想的外部和内部 原因。林则徐在制炮和造船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他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努 力自强

7、,争取建立一支足与西方列强抗衡的近代化海军。这一切都是很有远见的。 面对英国的侵略,林则徐坚定反侵略的决心和信心,主张加强海防,积极备 战。他坚信民心可用,信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反侵略士气 进行反侵略斗争。 遭受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 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 从不动摇。 而林则徐身处逆境依旧表现了他忧国忧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邹方红、 江之宜等认为:林则徐被革职后,在广东奉旨“协办夷务”的过程中,他对琦善 等的卖国行径及时进行了揭露。 鸦片战争广东战事失败后, 林则徐受进一步打击。 1842年 6 月,林则徐踏上了戍守边疆的征程,写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 福避趋之”

8、的豪迈诗句,字里行间浸透着爱国之情。他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 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 同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 林则徐是人, 不是神,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 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有人说林则徐的禁烟招来了英国的侵略,他是中华民族的罪 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倒果为因的谬论。王长流、杨成龙等人认为:“林则 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无愧为近代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者。”当忠君与爱国发生矛盾 时,林则徐不是唯命是从,而是据理力争,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他在抗英前 线顶住投降派的议和妥协,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9、木拉提巴海、王长流、杨 成龙等人认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已经由传统的忠君爱国向近代爱民族国 家转变,由闭关向开眼看世界转变”,这是他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拓 展。而刘冠森等人认为: “我们今天研究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应该实事求是,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肯定其历史,看到 其局限性,这样才能正确地总结和继承里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应该说,今天 我们研究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的。” 以上观点主要是国内对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当然林则 徐在国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林则徐禁烟的正义性及其爱国主义思想在当时也

10、 受到部分有良知的外国人士的肯定。 英国当时的著名政治家格拉德斯通说: “我不 知道,也没有读到过比这个战争在起因上更不正义,比这个战争更足以使我国背 上耻辱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华先锋包令虽然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 上,但他对林则徐的评价仍是极高的,称林是“中国一位理想的爱国志士” 和“近 代中国政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 当然还有许多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认识,他们中有 很多人对林则徐的禁烟壮举和爱国主义思想等都做了充分的肯定和崇高的评价。 这一切对林则徐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也更加深了我们对他的认识。- 3 - 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很多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更需要 爱国主义

11、,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而为官的人更要向林则徐那样为国为民,不求异己私利。另外我们 国家应当坚持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 我们要勇于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的文明成果, 发展好自己,维护好自己的民族利益。同时我们应当增强自己的海军力量,维护 自己海洋国土权益,保护 自 己 在 国 外 的 能 源 投 资 和 关 键 航 线 不 受 干 扰 , 进而更好地向海洋进军。【参考文献】1 林言椒,李喜所主编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M .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8 2 戴逸主编 .中国近代史通鉴 M. 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3 张斌荣,俞祖华主编

12、.中国圣贤贤传 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 张代春 .林则徐早期禁烟述论 .广东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1999,Vol. 13(No.2) :48-50 5 萧致治 .林则徐禁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 J,2006,(3) :20-26 6 徐飞.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特点.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0,(增刊): 50-53 7 邹方红 .试论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特色.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J,2007 , Vol9(No.5) :62-65 8 成弓.林则徐的爱国思想 .法制与社会 J ,2008,02(上), 296 9 张卫明,王黎明 .

13、近代国际法与林则徐禁烟.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J,2005,(4):48-50 10 纪江红主编 .中国名人百传(中) M .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11 萧致治 .首倡建立中国近代海军 .史海一页 J ,2002,Vol. 15(No.1) :30-32 12 江之宜 . 林则徐诗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忧患意识.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 版 J ,2005,(6):73-75 13 王长流,杨成龙 .再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J ,2007, Vol. 9(No.1) :37-38 ,48 14 木拉提巴海 .论林则徐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传承与拓展J ,2005, Vol13(No.3) :1-3 15 刘冠森 .林则徐民本思想简论 .历史长廊 J ,2006,(6) :168-169 16 威罗贝 .外国人在华特权和利益 M ,上海:三联书店, 1958 17 刘存宽 .浅谈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认识.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J ,2001,Vol. 1(No.1) :71-73,80 18 刘存宽 . 英国侵华先锋对林则徐的推崇.人物春秋J ,2001, (10):14-16 19 罗国杰等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