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84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萧红资料论文类的集锦一关于萧红的研究,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国外浮出水面以后,随即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并于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出现了“ 萧红热 ” 。 一 关于萧红的思想和人生( 1)通过萧红与汪恩甲, 萧军,端木公良三个男人的复杂关系去研究萧红的感情经历和心灵世界。如李重华(大庆职业学院教授) 早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 萧红的文本研究( 2)通过对萧红小说散文文本的研究来进行解读。从寂寞的视角去解读萧红的作品。如罗宾基的萧红小传。陈乐山的“ 寂寞 ” 萧红散文的基调。(3)将萧红的作品放进东北作家群的作品中进行整体的解读。如朱玉珠的 东北作家群的别样景观 论萧红对东

2、北作家群的超越。( 4)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如单元(湖北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的萧红与20 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 现代妇女文学研究。(5)从萧红创作源流上进行研究。如单元的试论鲁迅对萧红创作文学的影响,林敏洁的鲁迅与萧红交往考察 兼论 。( 6)从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的角度对萧红的个人和作品进行研究。如秦林芳的论萧红的文体特色。二关于萧红的介绍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 年 6 月 2 日1942年 1 月 22 日), 中国 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 呼兰县(现哈尔滨市 呼兰区 )人,汉族,远祖 张岱 ,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 府莘县(今聊城市莘县)

3、 逃来东北, 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萧红中国常见名。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33 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 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 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 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被誉为 “30 年代的文学 洛神 ” 的萧红,是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 李清照 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萧红的一生都

4、处于颠肺流离的状态之中,所以她的作品中有一种耐人寻味的苍凉和冷静,让人在极度客观和冷静的叙述中体会出不同的痛与乐。也许是源于自身的坎坷经历,她的作品中沉淀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吸引人的魅力。三萧红论文的摘记(1)她的作品中具有一种萦绕于心的挥之不去的悲凄和寂寞,体现出浓重的悲剧意识。( 2)在生死场 中,她尖锐的指出在乡村生活的人们是一群“ 永久不晓得, 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和动物一样,出于完全自然的生命状态的人。(3)人应该像人,应该有与动物相区别的独具尊严意义的形象,这是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意识的最基本的观点。她在生死场中无情的鞭笞人的动物相。(4)“ 爱” 的意识的觉醒,

5、是人的意识觉醒的前提。呼唤 “ 爱” 的意识的觉醒,是萧红作品生命意识的表现之一。她说:“ 失掉了爱的心板,相同失掉了星星的天空。” (萧红沙粒。二十九,萧红自集诗稿)(5)对生命异化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反思,是萧红作品生命意识的又一表现。(6)萧红作品的生命意识还表现在对“ 人的精神 ” 的呼唤。( 7)从城市到乡村,从知识分子到农民,看不到蓬勃的朝气,这就是萧红的小说世界一个生命的荒原。 她一唱三叹的感慨: “ 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呼兰河传)( 8)萧红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她能在极其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厚意蕴。她正是在“ 卑琐 ” 而又 “ 平凡 ” 的

6、实际生活中发现了生命世界的寂寞轮回。(9)被压抑的原始生命力在轮回的寂寞中,寻求着解脱,盲目地寻找着生命的消遣。生命渴求超越。这是萧红作品的又一表现。(10)纵观萧红的作品,生命在萧红笔下呈现两种样态,一种是经不住打击,稍纵即逝;一种是百折不回,坚韧无比。(11)萧红感佩他们的生命力,同时又悲悯他们的蒙昧。 然而她又挡不住他们身上顽强生命力的诱惑,而深深地向往。到一九三六年, 她已经到了 “ 身体和精神全很不好” 的程度。 ( 萧红, 萧军的信载两地丛书 萧红与萧军萧军与王德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 12)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她命运多劫,又始终被人生诸多解不开的问题所缠绕。

7、她经常陷于痛苦,孤独,寂寞,迷惘中不能自拔,她时常感到“ 心就像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 (同上),她呼喊着:“ 痛苦的人生啊!服毒的人生啊! 什么能救了我呀!上帝!什么能救了我呀!” (同上)( 13)萧红描写 “ 生” 是要唤醒人们的生的意识,唤起人们对有价值的人生,对完美的生命形态的追求;她描写 “ 死” 是为着警醒人们对于现实人生的高度重视。( 14)萧红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她在短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无论是流浪,饥饿, 无论是疾病还是爱情的挫折,她始终坚持笔耕不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惦记着未完成的“ 半部红楼 ” 。(吕新追寻生命的真义 论萧红作品的生命意识浙江

8、学刊2001 年第五期99104)(1)萧红曾说: “ 家乡这个观念, 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再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 (萧红失眠之夜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年, 1059 )(2)认为其少小离家,漂泊寻家,异地思家,等等概莫能外。 实则萧红对 “ 家” 的观念是很单薄的。 家庭成员中只有祖父给了她“ 家”的温暖, 而其他的家庭成员却是永远的冷漠甚至是残忍。 无国又何谓家, 生于国难和动荡时期的萧红一生都在漂泊,却终无肉体与精神的家园归属。(3)“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他对待仆人, 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

9、对待我的祖父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令人发抖的地步。” (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年, 1043)“ 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 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 年, 1043)( 4)萧红的父亲作为一种称谓存活在她的世界里,而这称谓却笼罩着巨大的父权专制和男性偏见的阴霾,并追随了萧红的一生。(5)“ 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 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骂我。客气是客气了,

10、但是冷淡了, 疏远了, 生人一样。 ”(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年, 927)( 6)她穿梭在成人世界里,用童心窥探成人世界的秘密,思考着成人世界的问题,把一切的困惑锁在自己的脑海中,没有伙伴的分享,更没有可以无所顾忌追问的长辈。萧红幼年的生活是残缺的, 这也是她一生漂泊并试图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原因,更是她在作品中描写阴暗恐怖的人生状态, 对人性不断拷问的深层文化背景。寂寞的童年, 可以对一个人后天产生两种性格上的影响,成年后习惯于寂寞;成年后害怕寂寞。(7)“ 不对,友情不如伙伴可靠,伙伴没有共同的前进方向,走的同一条路, 成伙结伴, 互相帮助, 可以永不

11、分离。 ”(李洁吾萧红在北京的时候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 76)( 8)萧红,陆振舜逃往北京后,几个月后又回到呼兰。萧红遭到了家里近十个月的软禁,1931 年 10 月,二十岁的萧红又一次逃出了她的所谓的家,这次逃离,萧红终生再也未回到曾经哺育过她的呼兰。(9)“ 世上的路是无尽头的。谁能把世上的路走尽?”(李洁吾萧红在北京的时候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 76)( 10)“ 我幼时有个暴虐的父亲,他和我的父亲一样了!”“往日的爱人,为我遮蔽暴风雨,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让我怎样来抵抗?”“说什么爱情!说什么受难者共同走过患难的路程!都成了昨日的梦,昨夜的明灯。”

12、 (萧红苦杯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年 5月, 11721175)(11)1938 年 4 月萧红和端木良一起回到武昌,在武昌举行了婚礼。日本对中国进行大举进攻,武汉危在旦夕, 婚后二人决定向重庆撤退。端木先期到达重庆,而后,萧红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只身入川。在宜昌的码头,自己绊倒, 而身旁却没有一个人,自己躺在地上,直到天亮。1938 年九月,萧红在好友白朗帮助下,在医院产下一个死婴,二萧共同生活过的最后痕迹也消失了。这个时期的萧红是孤独而忧郁的。1939 年夏天,萧红和端木住进嘉陵江边复旦大学文摘舍的宿舍里,完成多篇小说和散文,续写呼兰河传。1940年 1 月 19 日与端木

13、飞抵香港。1941 年 12 月 8 日,日军大举进攻香港。疾病缠身的萧红几经辗转住进医院。1942 年 1 月 22 日逝世。年仅31 岁。 2.萧红名字及乳名、学名幼年萧红萧红乳名荣华, 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 玩耍。这里面的后花园,也就是后来出现在呼兰河传里面的大花园,一个拥有她很多记忆的地方。 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1920 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 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 尤其突出 ,曾多次得奖。1925 年, “ 五卅 ” 惨案 发生后

14、,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1926 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 ,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3.萧红简评萧红 (1911,黑龙江呼兰河县1942,香港 ) 女作家萧红的雕像中国现代女 小说家 。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生于地主家庭,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 写稿。 1933 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 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 ,与鲁迅交往密切。鲁

15、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 奴隶丛书 ” 出版。 1936 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 年初归国。 抗日战争 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 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 写有短篇小说集 旷野的呼唤 ,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 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 年 12 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

16、,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 的精品。在东北 作家 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萧的中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 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萧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 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4.萧红小说的特点: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 小说结构 ;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编辑本段 二、求学1927 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 市东省特别区 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在“ 东特女一中 ” ,萧红除喜欢 绘画 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 ,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 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 纷纷请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