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8118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9.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Philosophy is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times spirit.,philein,sophia,爱,智慧,爱智慧philosophy,哲, 智也。孔氏传,过去、现在、未来 为“世”,八方上下为“界”,二者合称“世界”。,往古 来 今 曰 宙,上 下 四 方 曰 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宣告了旧哲学的结束和新的 哲学时代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创立的条件社会阶级基础。自然科学条件。哲学理论来源。,社会阶级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无产阶

2、级的壮大,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施莱登(1804 1881),施旺(18101882),观点:,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Schwann)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一学说的建立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自然科学基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英国(18181889),罗伯特迈尔 德国(18141878),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

3、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自然科学基础-生物进化论,英国的博物学家,生物学家 。,观点:,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哲学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是最直接的来源.历史上一切优秀的哲学理论成果.其他社会科学成果.,经典作家有关论述,马克思: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

4、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列宁:我们不否认一般的原则,但是我们要求对具体运用这些一般原则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 毛泽东: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邓小平: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物质 实践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发展,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事

5、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6、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易,释义:,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形而上学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区分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近代机械 唯物主义,客观唯

7、心主义,唯心主义,哲 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感觉、经验、心理、意志等主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 英国(16951753),“存在就是被感知”,“只要闭上眼睛,世上就没有悬崖了!”,观点:,他还指出:“天上的雷电风雨,地下的花木鸟兽,总而言之,构成宇宙的万物离开精神就不能存在万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认识,可见,如果它们确实没有被我所感知,或者不存在于我的心中或其他被创造出来的精灵的心中,那么,或者它们根本不存在”,主观唯心主义,惠能(638713 ),既非幡动, 亦非风动, 仁者心动。,“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139119

8、3),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绝对精神、上帝等客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理在气先”,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柏拉图(约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客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1770

9、一1831),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一切”实体”都是绝对精神的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水,万物始基水是万物不可须臾离开的。,泰勒斯(约前624前547):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留下来的哲学家。“科学之祖”泰勒斯也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火,逻各斯-万物的本源。“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古希腊哲学家,观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 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 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逻各斯这个概

10、念,认为逻格斯是一种隐秘的智慧,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61):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直观性。,【材料】,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如“五行”说起源很早,它概括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水向下,润湿、味咸;火向上,燃烧,味苦;木可直可曲,味酸;金可顺从人意改变形状,味辣;土可以种植庄稼,收获百谷,味甜。“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11、由此阴阳“五行”说不但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成分、结构的差别和多样性,而且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的内外联系、关系的差别性与多样性。,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却提出了接近于物质要领“气”。 人们常常用阴阳“二气”和“六气”来概括说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就是对这一现象与过程的高度概括。 “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它和“五行”相配合,构成了世界的秩序。,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

12、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例如:“人是机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 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几个主要流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源,认识论上,主要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存在以及人们思维水平的制约;社会方面,主要有阶级利益、科技条件、生产水平因素影响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

13、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内涵,辩证法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一般

14、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第二,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第三,揭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根本特性。,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人类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产生的自然基础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产生的自然基础,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性的发展环节: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

15、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劳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本决定力量。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关键环节。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主要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不同:前者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与生俱来的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后者则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16、。,“画鬼何处取材”,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意识的主观性: 个体差异性 形式主观性,学习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重要性,坚持客观规律性 和主观能动性的辩 证统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