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168412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精品婴幼儿腹泻病(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幼儿腹泻,腹泻病(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占一半。 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分类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内容,按病因分: 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 按病程分:急性:2周 迁延性:2周至2个月 慢性:2个月 按病情分:轻:仅有便次、大便性状改变,无脱水及电解质改变或全身症状。 重:腹泻同时伴有脱水和电解质改变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分

2、类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内容,1.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儿饮食质和量变化较快。 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2. 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道有三个防御系统,肠道菌群,肠道黏膜上皮,肠道免疫系统,3. 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入。,4.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5. 人工喂养 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机会高10倍牛乳营养成分的破坏。 乳具的消毒。,分类 易感因素 病因

3、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内容,病原经粪口途径,肠道内感染,引起流行性胃肠炎和婴儿腹泻病的病原分布,非感染性因素:,饮食因素: 食物质和量的变化(过早喂淀粉和脂肪食物)。 过敏性腹泻:对牛奶或大豆过敏。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气候因素: 冷-肠蠕动增强。 热-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分类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内容,“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4、 “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侵袭性细菌 在肠黏膜侵袭和繁殖 炎症改变 (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和溃疡) 水和电解质不能完全吸收 腹泻 便中WBC, RBC大量增加 严重中毒症状 侵袭性肠炎发病机制,分类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内容,按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连续病程2 周 迁延性腹泻:2周至2个月 慢性腹泻:2个月,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轻型腹泻重型腹泻: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镁,

5、脱水,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成体液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脱水程度及表现,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 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kg (占体重) 5% 5%10% 10%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萎靡 极萎靡 略烦躁 烦躁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 皮肤略干 皮肤干燥苍白 皮肤发灰、发花 弹性稍差 弹性较差 干燥、弹性极差 黏膜 唇黏膜略干 唇干燥 唇极干 前囟眼窝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眼泪

6、 有泪 泪少 无泪 尿量 稍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末梢循环 正常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脉弱、休克,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急性腹泻患儿,大量呕吐后。水和Na等比例丢失,血Na在130150 mmol/L之间。 特点:循环血容量和间质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1,2,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 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 (头痛、嗜睡、抽搐、昏迷)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血容量明显减少 休克四肢凉、脉弱、尿少或无尿,特点: 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 脱水症较重。,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

7、移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细胞内脱水: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血,脑血栓。,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常由医源性引起,失Na+150mmol/L,3,代谢性酸中毒,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进食少,热卡不足,肠吸收不良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 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补液后易出现低钾: 补液血液稀释 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随尿量增加钾

8、被排出体外 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需钾参与 腹泻继续丢失,脱水纠正前不出现低钾脱水血液浓缩 酸中毒钾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 尿少钾排出相对少,低钾血症,血清K+3.5mmol/L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正常血清钾:3.55.5 mmol/L,低钙和低镁血症,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症状血液稀释,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脱水纠正前,可不出现症状血液浓缩,酸中毒时离子钙增多,血清 Ca2+1.75mmol/L (7mg/dl) 低钙血症 Mg2+0.6mmol/L (1.5mg/dl) 低镁血症,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搐搦、惊厥。 多在补液后出现。 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意低镁。,分类 易感因素

9、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内容,轮状病毒肠炎,病原体:人类轮状病毒(HRV) 发病季节:秋冬寒冷季节多见。 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 症状: 起病急; 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呕吐常先于腹泻出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大便性状:稀水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少量白细胞。 脱水:多为等渗性脱水,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可侵犯肠道外脏器,引起惊厥、 心肌受累等。 预后: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 病毒抗原检测:感染后13天既有病毒从大便排出,最长可达6天,可检测出病毒抗原。,诺如病毒性肠炎,全年散发,爆发高峰为11月次年2月。

10、 潜伏期1236小时,急性起病。 首发症状多为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肌痛。可有呼吸道症状。 可以发生脱水及酸中毒、低钾。 自限性,以散发为主,在人群聚集地可爆发流行。症状持续1272小时。粪便及血象无特殊。,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季; 症状:起病较急;腹泻和呕吐,无明显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无粘液脓血,镜检 无白细胞; 脱水: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预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 37 天。,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包括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 全年发病,多见于夏季。潜伏期长短不一。

11、起病急,高热可发生高热惊厥 腹泻频繁,大便呈黏液状,带脓血,有腥臭。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可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如意识改变及休克 大便有大量WBC及数量不等的RBC,大便培养可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空肠弯曲菌易误诊为阑尾炎,可并发严重的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为小儿肠道的出血性炎症,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RBC,常无WBC。伴痉挛性腹痛,个别病例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确诊需依据粪便培养做特异血凝试验,现多用PCR法检测。,抗生素诱发的肠炎,长期应

12、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失调,肠道 内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引起肠炎。 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更易发病。 婴幼儿病情多较重。,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 病程和症状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 发热、呕吐、腹泻、不同程度中毒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 大便暗绿色,量多带粘液,少数为血便 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G+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2.假膜性小肠结肠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 用药1周内或迟至停药后46周发病。 可见于外科手术后,或患有肠梗阻、肠套叠、巨结肠等病的体弱

13、患者。 肠毒素和细胞毒素致病,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腹泻。 有假膜排出,为坏死毒素致肠黏膜坏死所形成的假膜。,大便带血,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腹胀和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结肠镜检查。大便厌氧菌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3.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2岁以下婴儿多见 常并发于其他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时 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细块(菌落) 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因复杂: 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 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均可引起。 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人工喂养、

14、营养不良婴幼儿患病率高,其原因为:,胃粘膜萎缩,胃液酸度降低,使胃杀菌屏障 作用明显减弱,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 肠粘膜变薄、绒毛萎缩、变性,细胞脱落增加,双糖酶活性降低,吸收面积减少,引起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良 肠动力的改变。,小肠上段细菌显著增多,厌氧菌和酵母菌过度繁殖,对胆酸的降解作用使游离胆酸浓度增高,损害小肠细胞、阻碍脂肪微粒形成。 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缺陷,增加了对病原的易感性,同时降低了对食物蛋白抗原的口服耐受。,如果腹泻 +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儿童患腹泻时的死亡率是正常营养儿童的:4 倍,内容 分类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诊断: 诊断依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 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 根据病程:急性、慢性及迁延性. 根据病情:轻型与重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