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动病与所生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8123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是动病与所生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是动病与所生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是动病与所生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是动病与所生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是动病与所生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是动病与所生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是动病与所生病(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与 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合作 第二届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班 训诂学 是动病与所生病释 教授: 王云路 日期: 2008 年 9 月 26 日 学生: 郭廷林(KAMAL KUEK BIN ABDULLAH) 编号: 070375-MCL 训诂学 是动病与所生病释 训诂学 郭廷林1 目录 目录 1 是动病与所生病释. 2 一。关於灵枢经脉第十. 2 二。 难经的解释. 3 三。历代名家见解. 3 四。当代名家见解. 4 五。马王堆汉墓帛书. 6 六从句读考虑. 7 结语 11 参考资料 . 13 训诂学 郭廷林2 是动病与所生病释 一。关於灵枢经脉第十 灵枢经脉第十(注1。 )

2、是一篇阐述经脉循行径路及经脉病理变化可能出现的诸多 症候的经典式文字,不但对於针灸临床诊断和治疗具主导性的重要地位,即便对於其他临床 各科病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各病症的非针灸治疗也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 因此开篇即说: ” 。 。 。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然后就阐说十二经脉的循行径路和其可能出现的病症及治疗概要。举手太阴肺经原文为例: “肺手太阴之脉, 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需(月 旁)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

3、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 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需(月旁)内前廉痛厥, 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 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 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按经脉的循行径路,其连接顺序为肺- 大肠 - 胃 - 脾- 心- 小肠 -膀胱 - 肾 - 心包 - 三焦 - 胆- 肝 后回至肺,如环无端。 “大肠手阳明之脉, 。 。 。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 。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 。

4、。” “胃足阳明之脉。 。 。 。 。 。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 。 。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 。 ” “脾足太阴之脉。 。 。 。 。 。 。 是动则病舌本强, 。 。 。 。 。 。 。 是主脾所生病者, 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 。 ” “心手少阴之脉。 。 。 。 。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 。 。 。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 。 。” “小肠手太阳之脉, 。 。 。是动则病嗌痛颌肿, 。 。 。 。 。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 。 ” “膀胱足太阳之脉, 。 。 。是动则病冲头痛, 。 。 。 。 。 。 。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颓癫疾。 。

5、” “肾足少阴之脉, 。 。 。 。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 。 。 。 。 。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 。 。 。”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 。 。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 。 。” “三焦手少阳之脉。 。 。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 。 。 。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 。 。 ” 训诂学 郭廷林3 “胆足少阳之脉, 。 。 。 。 。是动则病口苦, 。 。 。 。 。 。 。 。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 。 ” “肝足厥阴之脉, 。 。 。 。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 。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 。 。 ” 因此,后人将经

6、脉第十所描述的病症分为“是动病”和“所生病”两大类。这种分 类,首见於内经之后的难经(注 2) 。 难经第二十二难: “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 一脉变为二病者,何也?。 。 。 。 ”从此以后,便展开了二千年之久的所谓“是动病”, “所生 病”的困惑和为解之困惑而引起更多的困惑! 二。 难经的解释 难经第二十二难答曰: “。 。 。 。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 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日句)括号内二合为一字之,血主濡之,气留 而不行者, 为气先病也, 血壅而不濡者, 为血后病也, 故先为是动, 后所生也。” 。这个解释, 纯粹是医理的,医理的解释和发挥,是对或

7、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难经的作者完 全有杈力和理由就内经所述发挥其理解,表述其心得和体会。对他而言,或许不存在文 理和训诂的问题,但对今人而言, 不通文理必定会产生对医理误解的严重后果!因为在文字 的意义上讲, “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是没有道理的,即是说用“气也,血也”说 明不了“是动”和“所生”的本来意义,而这两个词汇恰恰是理解医理极为关键性的文字。 但这里隐藏着两个极具重要的伏笔,即“先病也”, “后病也”。这两个词组分别对应於下文 的“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若为使之在修辞上前后相承更为工整,改为“故先为是动, 而后为所生也”亦无不可。 三。历代名家见解 难经第二十二难对“是

8、动病”和“所生病”的解释成为后来大多数医家所认同。为 了节约篇幅,在此引用“针灸大成校释”(注 3)第 141 页一段按语如下: “是动,所生病,是灵枢经脉篇上提出来的。 。 。 。 。 。 。用气血先后来解释是动,所 生病,一直沿袭了将近两千年。宋代的虞庶 杨康候至明代的张世贤 丁锦以及清代的叶霖都 是宗难经的气血先后之说。元代滑伯仁对难经提出的“先后”持有异议,他认为,邪气 中人, 有只在气分或径入自血分,不能拘限地分别先后。张景岳认为是动是“变常而为病” 。 但他对所生病并没有解释,而马莳确提出所生病是某经所生之病。张志聪则认为是动病是 “病 训诂学 郭廷林4 因於外”,所生病是“病生於

9、内” 。 。 。 。 。近代多认为, 经气逆乱於下或变动於外所引起的病叫 是动病; 经络或脏腑本身所生的则叫所生病。总之, 气病 血病 先病 后病以至于病因于外, 病因于内, 经气逆乱和本经所生,这些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解释,而经脉篇本身并没有过任何 提示。 ” 请注意!是重要的一段话是: “。 。 。这些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解释,而经脉篇本身并没有 过任何提示。 ”然后, 编者们本身对是动所生病的又如何解释呢?答案是十分巧妙!确有四 两拨千金的功力!请看下面: “我们在对十二经脉是动所生病原文的对比中,觉得这些内容很象是古代不同的论者 (或不同的学派) 中所提出的相似的两组症候,可否认为是经过灵枢经

10、脉篇的归纳整理才成 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内容呢?”果然是这样,问题不就轻易的被化解於无形了? 从前节所列,本来就是两组症候,而且是非常整齐的对应着。病之於人,症侯群与症侯 群之间相似是经常存在的,是极为常见的,怎能据此即认为“是动”和“所生”是很象是古 代不同的论者 (或不同的学派)中所提出的相似的两组症候呢?若是这样,各组病症与病症 之间真的是绝不相似, 我们岂不就无需考虑病症的鉴别诊断了吗?而鉴别诊断是临床上与诊 断须臾不可离的两个伙伴,是从四诊走向治疗的一双腿。 四。当代名家见解 1993 年出版的 中国针灸年纪第 162 页关於经络理论的研究概括如下:- “关于 “是 动,所生病”的讨论

11、,在六十年代初,李鼎已提出对难经的否定,。 。 。 。 ” ,接着又提到: “石学敏在比较了 难经 张景岳 张隐庵 陈壁琉 郑卓人与今世医家的不同看法,提出 “是 动病”为急证实证, “所生病”为里证虚证的看法。汪慰寒认为“是动病”为正经自病,“所 生病”为五邪所伤。王居易则认为“是动病”是某一经脉异常时出现的病候,可用於诊断。 “所生病”表明本经脉主治的功能和范围,并提议将“所生病”改为“是主病”,以更符合 灵枢原义。侯风琴亦有类似看法。廖育群根据马王堆帛书的记载,认为“所生病”这段 文字是对“是动病”的注释。” 我们都知道,急证未必是实证,也可以是虚证,里证自然亦非必是虚证,为何不能是实

12、证;至於说“是动病”为正经自病,即便是;那为什么偏偏“所生病”为五邪所伤,“是动 病”又为什么所伤呢?要说“是动病”是某一经异常时出现的病候,那么,难道某一经出现 训诂学 郭廷林5 病候时有不异常吗?再说,“所生病”这三个字加在一起或折开来,都无从和主治有什么意 义上的关连, 怎能表明本经脉主治功能和范围,若能表明这个关连, 为什么还有将他改为 “是 主病”的需要呢?关於帛书方面的内容,稍后再议。 当代中医泰斗,1916 年 1 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县,治病针药并重,曾参与编写讲义及大 型中医辞书共达26 种之多,当中有十多部是针灸书。关於“是动病”,裘老认为“是从经气 发生病理变化方面而言脉和俞

13、穴所主治的病证方面来说,两者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他分 析“是动”的“动”字,示经气之动乱,是主某所生病是主管主治的意义。它之所以分成两 个部份叙述, “仅仅是古代医家从临床症状观察和治疗体验两个方面所获得的材料之理解, 它们在内容上即它有重复也有补充。” 石学敏中医纲目。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 “。 。 。 。1。外经病侯:本经有了异常变动 就表现为肺部胀满,膨膨气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严重时两手交叉在胸前,感到胸部 烦闷,视物不清。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遏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2。内脏病侯:本 经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喘促其上逆,心烦不安,胸部烦闷, 上肢内侧

14、前缘疼痛,厥冷,手掌发热。 。 。 ”显然,他以为“是动”即为外经病侯,“所生” 则为内脏病侯。 简明中医辞典第621 页收有“是动病”及“是动所生病”两个词条,“所生病”收 在 552 页。 “是动病经脉病候的一类。 出。 。 。 包括 1 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如手阳明大肠经”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2 经脉经气变动引致所连络脏腑的病症。 。 。 。 。 。 。 。 ” 。其病主要由经脉 传来,非本脏腑所生,故名是动。552 页, “所生病。 。 。 。 。 灵枢。经脉 。包括: 1 经脉所 络属脏腑本身的病症。如手太阴经”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2 脏腑 病延及所属经脉,

15、反映在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如手太阴经所生病还有(月需)合一字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其病一般由本脏腑所生,并非经脉传来,故名所生。二者均可取 该经穴位治疗。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经络学。十二经第 13 页对”是动病”及”所生病”。 。 。 。 。 。 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如难经第二十二难认为,是动是经脉的气病,所生病是经脉的 血病。 难经集注则认为:是动病在气,在阳,在卫,在表;所生病是在血,在阴,在营, 在里。以后有人认为,是动属外因病,所生病属内因病;或认为,是动为本经病,所生病为 它经病;也有的认为,是动是经络之为病,所生病是脏腑病。近代有人把经脉功能异常所表 现的病证理解为是

16、动,把本经脉穴能够主治的本经经气异常所产生的病证理解为所生病。” 综合古今各家所论,有关“是动病”和“所生病”究竞是什么意义,似乎未曾有直接了 训诂学 郭廷林6 当的解释,气血先后,阴阳内外,卫血虚实等都不能用以解释“是动”, “所生”。 五。马王堆汉墓帛书 在帛书的四种医学理论著作中,有二部是关於经脉的。即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 十一脉灸经(甲 乙本。 从两部灸经的内容来看,其成书年代当是比内经要早。两部灸经的 行文结构和经脉篇的基本对应,只是内容要简单得多。当中足臂十一脉灸经较阴阳十 一脉灸经要稍早一些,由经脉名称可说明这一点;前者在理论上尚未有阴阳之别的理论, 后者的内容更要接近经脉 的。帛书是用秦代的小篆字体,推论是秦代或秦汉之间的抄本, 抄录年代要比墓主人生存的时期为早。 举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臂泰阴为例 (但将标点符号去除括号内之字训和补缺亦一并 不录,下同) :- 臂泰阴循筋上兼以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