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455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11 陈扬高- 1 - 文言文基础知识汇编一、文言实词常见类型1.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除假借义以外,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三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同时本义又与字音字形相关。熟知这方面的语言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多义词。如:实词“间”常用的义项有以下几个:间缝。“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缝隙,空隙。 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介入其间,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

2、与外人间隔。”断断续续,间或、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暗中,偷偷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抄近路,抄小路。 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识记。2. 古今异义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读,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1)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利用通感方法

3、扩大。例:甘原义 : “美、甜”扩大为味美(甘甜的泉水);心里乐意(心甘情愿)由只表示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的整体。例:秋原义:秋天扩大为某个时期(多事之秋);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例:江河原义:长江、黄河扩大为泛指为大江、大河(2)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的词语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义,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古代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以表示“责备”之义,如今只表示“辞让、谦让”之义了。(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

4、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币”古代指礼物,今义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4)词义的强化、弱化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5)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古义及感情色彩今义及感情色彩爪牙武士褒义词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乖偏执贬义词听话,不闹褒义词谤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诽谤贬义词3. 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类别内涵阐释举例2015/11 陈扬高- 2 - 通

5、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 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反”通“返”,“知”通“智”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古今字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莫”同“暮”,“益”同“溢”在阅读时遇到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4. 词类活用古诗文中,某个实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

6、可以改变,它的用法、意义也随之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类型及规律例句译法名 词作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像, 一样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用对待, 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用,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据, ,按照,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卒廷见相如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在, ,从,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在(当) , ,每,名 词作 动词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7、)译作“动 +名”:军,驻军换成动词:目,以眼睛示意,使眼色; 水,游水;面,面对着;刑,处罚译作“介 +名+动”:东,向围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范增数目项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两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常活用面山而居;刑人如恐不胜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形 容词 作动词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亲,亲近;远,疏远;穷,到尽头;近,接触、沾染;轩邈,争高、争远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前面有助词“所”秋豪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其他表动态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类型例

8、句译法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动+宾=使+宾+动(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活,救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既来之,则安之形+宾=使+宾+形名词的使动用法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名 +宾=使+宾+动+名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 +宾=以+宾+为+形名词的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 +宾=以+宾+为+名5. 同义复词同义复词, 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而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 如“根本”中的“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谤讥”中的“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6. 偏义复词

9、偏义复词, 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2015/11 陈扬高- 3 - 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2)两个语素意义上相近。例如:“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并序 )句中,逼迫刘兰芝的是“兄”,“弟”只起陪衬作用。二、文言虚词的特点1. 一词多类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对此要分清。如“之”:杳不知其所之也;遂与之俱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其中,例是动词,译为“往”;例是代词,译

10、为“他”;例是助词,译为“的”;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常见的此类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等。2. 同类异形这一类虚词在文言文中也较多,要注重积累和区分。如表示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等,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等;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等,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等;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等;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等,一般根据文

11、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等。3. 特殊虚词特殊虚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要注意分辨。(1)兼词, 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盍(何不) 、叵(不可)、焉(于之)。(2)虚词连用, 如“藉第令毋斩”中的“藉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最后的一个词,如“矣乎”“云尔”。(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三、常见文言虚词的分类及用法特点(一)介词介词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介

12、词短语),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成为介词的宾语,因此介词结构也叫介宾结构(介宾短语)。例如:“以一当十”“不足为外人道也”。2. 有时介词可以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或它们的短语组合,这时动词性、形容词性已经虚化,其实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以逸待劳。”(安逸的精神状况)“自其变者而观之。”(变化的情况)“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不变的情 况)“以少胜多。”(少数的力量)这些仍然属于介词结构。3. 介词“以”后面的部分在一定语境下常可省略,其他介词后面的部分较少省略,例如:“以(蔺相如)为贤大夫”。介词“以”后面的部分有时候可以前置,例如:“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全石以

13、为底”即“以全石为底”, “是以”即“以是”,“何以”即“以何”。4. 介词结构是用来修饰说明动词的,位置在动词前面的,是状语;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的可以移到谓语或动词前面去翻译,是状语,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才能生存,在安乐中常会灭亡。)5. 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表示动作的时间:“(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表示动作的地点:“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表示动作的对象:“苛政猛于虎也。”(比较对象)表示动作的工具、方式:“常以身翼蔽沛公。”表示动作的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示动作的依据、条件:“君何以知燕王?”表示被动状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14、赵。”“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二)副词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主要有以下类别和功能:(1)程度副词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达到的程度,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心理动词。轻微程度。 少、稍、略等,翻译为“稍”“略微”“丝毫”。例如:“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夫妻心稍慰。”加深程度。愈、渐、益、弥、尤、更等,翻译为“渐渐”“逐渐”“越来越”“更加”“尤其”。例如:“是故圣益2015/11 陈扬高- 4 - 圣,愚益愚。”“离愁渐远渐无穷。”“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极高程度。最、极、甚、殊、良、绝、太、特、颇、尤等,翻译为“最”“很”“太”“非常”“特别”

15、“格外”等。例如:“老臣贱息舒祺, 最少,不肖。”“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佛印绝类弥勒。”(2)范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范围,或与行为动作有关的人物、事物的范围。表示总括。悉、皆、咸、俱、毕、尽、举、凡等,翻译为“全”“都”“完全”。例如:“珍宝尽有之。”“众人皆醉我独醒。”“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表示仅限。唯(惟) 、特、只、仅、独、直、但、止、徒等,翻译为“只”“仅仅”“唯独”“独自”“只不过”等。例如:“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独在异乡为异客。”表示共同。俱、并、齐、相、同、共、偕等,翻译为“一起”“共同”“互相”等。

16、例如:“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落霞与孤鹜齐飞。”“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3)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发生、持续或变化的时间。过去时间:行为动作已经发生。“曾”“尝”“既”“已”等,表示“已经”“曾经”的意思。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向”“初”“始”等,表示“以前”“过去”“当初”的意思。例如:“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初,鲁肃闻刘表卒。”“素”“常”“恒”“雅”等,表示“一向”“常常”“平素”等意思。例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安帝雅闻(张)衡善术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现在时间: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或正在变化。“恰”“方”“正”“适”“会”等,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