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4060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批评史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一、填空题:1 、严格地说还没有什么正式的文学理论批评,在有文字记载前的原始艺术中, 只能看到当时人们对文艺和劳动、宗教、自然、社会关系的初步的认识。 从孔子 开始,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 期。 二、解释概念:1 、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 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2 、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 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三、简答题:1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不同的。先秦时期

2、 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 “文化”意思相近,有博学和文章两个方面的意思, 如墨子非命中说: “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子大略中说: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他们所讲的“文学”有学术、文化修养的 意思。2 、关于“诗言志”提出时间问题,大多学者认为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 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比较可靠, 而襄公二十七年是公元前546 年,大约在春秋末战国初年。 先秦时期人们对“志” 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历代文人往往 把“志”解释为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而以“情”为与政教对立的“私情”,遂 产生了我国文学

3、批评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诗教”;要为政治教化服务;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2、美和善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4、乐论 二、解释概念: 1、“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 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 从吟诵、鉴赏 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 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 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 “引譬连类” 。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 而孔子所说的 “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 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

4、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 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 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 刺上政”。 2、“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 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三、翻译:1、孔子说:“修身用诗来感发意志,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 乐来陶冶情操,从而完成品德的修养。” 2、孔子说:“读诗三百首,把政事交给他,完不成任务;派他出使外 国,不能独立地应酬、谈

5、判;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外部规律研究;内部规律研究。 2、对“象”的论述;对“虚静”的论述。 3、崇尚天然,反对人为。 二、解释概念: 1、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 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 而“无声” 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 故而是 “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 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原意是 讲对“道”

6、的体认,须有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和审美心理、艺术心理 是相通的。 在艺术创造或艺术欣赏时, 也须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 所以对后世影 响很大,如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篇说: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 五藏,澡雪精神。”3、庄子认为事物精微之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故云“意之所随者,不 可言传也” ,认识到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情感。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他 提出“得意忘言”的主张,即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 语言,如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庄子天下篇云“卮言” “重言”“寓 言”),去获得“言外之意”。 四、问答题: 1、老庄思想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

7、国的纯艺术精神,实从此 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老庄的“道”从人生观上说是追求生命自由和精神自由,而 艺术精神或审美精神的也是“自由”,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老庄对“道” 的体悟来看,他们注重“涤除玄览”“坐忘”“心斋”的工夫,这和艺术创造中 的审美心境是相通的;从老庄对“大音”“大象”的全美追求来看,这和艺术形 象的典型性是相通的等等,所以我们说老庄思想具有艺术精神 。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哲学和美学;哲学和美学;系统的具体的文学理论批评。 2、“文学 - 人心- 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于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 时代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美刺讽谏说。 3、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

8、重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 文学的艺术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 4、真善美相结合 二、解释概念: 1、马迁提出的。 他认为许多著作家都是由于遭遇不幸,受到社会的迫害或压制, 有“道”难通,有志难申,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心中怨愤,以流传后世,才著书立说的。“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 ,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动因问题, 它是作者由于某种原因, 心中的思想感情如骨鲠在喉, 不吐不快的表现。 后来韩 愈的“不平则鸣”说,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毛诗序最早提出的。“赋、比、兴”,毛诗序没有解释,但汉人有 解释,郑众说: “比者,比方于物” “兴者,托事于物”;郑玄说

9、: “赋之言铺,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 不感斥言, 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 嫌于媚谀, 取善事以喻劝之。 ”郑众从表现手法来解释,郑玄从儒家的美刺观来 解释;前者侧重形式,后者侧重内容。皆可视为汉人对“赋、比、兴”的认识。 3、这是毛诗序对荀子“以道制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承认思想情感对诗 乐发生的作用, 但认为必须用儒家的 “礼义”来加以规范和约束。 它突出和强调 了儒家思想内容, 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的一面,但它肯定“情” 的合 理性,并有“吟咏情性”一说,可视为后来陆机“缘情”说之滥觞。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思想、文学 2、典论 论文 3、文赋、文学

10、创作 4、缘情、体物 二、解释概念: 1、曹丕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与作家的气质、才性关系的理论。 认为作家的 气质、才性是先天的禀赋,是不可“力强而致”的,这是决定文学创作的重要因 素。这一思想和传统的“有德者必有言”“文以德为主”的思想有了很大不同, 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更深入了, 对后世严羽的 “别材”“别趣”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2、陆机提出的关于诗歌本质的学说。认为诗歌应该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特别强调了诗歌抒发情感的特征,这是对先秦以来传统的 “诗言志” 理论的重大 发展。从先秦的强调伦理道德思想,到强调情感特征,这是文学观的重大变化。 “诗言志”重在表现社会思想,“诗缘情”重在表现一己悲欢

11、之情。 三、翻译: 1、形象表达意思,语言描画形象。穷尽意思最好用形象,穷尽形象最好用 语言。语言生成形象, 所以依靠语言就可以观察形象;形象生成意思, 所以依靠 形象就可以体味意思。 意思通过形象来表现, 形象通过语言而显著。 所以语言用 来描画形象, 得到形象就可以忘掉语言, 形象用来表现意思, 得到意思就可以忘 掉形象。 2、作文以气质、 才性为主, 文气有清、 浊之分,不可勉强得到。 譬如音乐, 曲谱虽然相同, 节奏同一法度, 但运用声气的技巧是不同的, 即使是父亲、兄长, 也不能传授给儿子或弟弟。 四、问答题: 1、陆机的文艺思想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文赋中。首先,他对文学创 作中形象

12、思维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如“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一段,就是说艺术 构思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后来刘勰的神思篇可能正源于此。其次,他提出著 名的“缘情”说,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这和传统的“诗言志”说,几乎 是针锋相对的, 认为诗歌不仅是言说社会思想的,更重要的是抒发一己悲欢之情 的,对诗歌的情感性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外,在风格论、 表现方法论等方面 的思想都有超越前人的地方。第六章 一、填空题:1 、文心雕龙、 50、五篇总论及二十篇文体论、二十篇创作论及五篇批评 论发展论等。2 、以儒家思想为主而兼有佛道思想3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故提出“文以明道”说。4 、典雅、远奥、精约、显附

13、、繁褥、壮丽、新奇、轻靡。5 、才、气;学、习。6 、设情以位体、酌事以取类、撮辞以举要。 7、世情;时序。 8、通变;时序。 9、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 10、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二、解释概念:1 、刘勰关于艺术思维的理论。认为艺术思维是“神与物游”,即始终伴随着 具体物象;是“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即始终伴随着情感; 是“寂 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即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2、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 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 。 秀,是指意象的象而

14、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 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3 、刘勰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 “风骨” 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 中的体现。 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 精神气质特征。 骨是指作品中客 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 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 理想的文学风格是“风 清骨峻”。4 、刘勰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 认为文学发展有文学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的 原因。通,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创作原则是历代都必须继承的;变, 是指文学创作必须随着时代和文学的发展而有新的发展与创造。两者互相联系, “变则堪久,通则不乏”。 三、翻译:1、古人说:“身子

15、住在江海边上,心思却想到宫廷里去。”这是想象的说 法。文章的构思, 它的想象飞翔得太遥远了。所以默默地聚精会神去思考,那念 头就可以接触到千年以上的生活;悄悄地改变了脸部表情, 那视线好象看到了万 里外的情景; 在吟诵中间, 象发出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在凝想中间, 眼前就 呈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象; 这些不都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构思的奇妙,使得精 神能和外物相交接。 2、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了解情思,沿着波流向上追 溯源头,即使隐微的也一定会使它显露。年代相隔遥远, 虽然没有谁看见作者的 面貌,看了文章却往往看到作者的心情。难道篇章过于深奥吗?只怕识鉴的浅薄 了。 三、论

16、述题:1、刘勰的文学发展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通变篇和时序篇。通变论 述文学发展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的关 系问题。前者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内因;后者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外因。通变中 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有常”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 写作方法,这是“通”; “无方”指作品的具体面貌各各不同,千变万化。这是 “变”。“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和变互相联系。时序篇认识到文学随 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 世推移”。比如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建安时期,“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 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又如哲学思潮对文 学的影响,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 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诗品; 122;上、中、下 2、感情论;自然论;风骨论;滋味论 3、怨雅而温柔或怨雅而悲壮;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