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3064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论语述而篇共计三十八章, 主要述说孔子的志向、 情操、好恶、仪容、行止。其重点是阐说孔子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治学精神。其中二十七章属于“夫子之道”,其余十一章则是其弟子对先师精神风貌、 圣人气象的片断性追忆。孔子作为一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风采,通过这些文字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在历史上矗立起一座令人“仰之弥高”的不朽丰碑!孔子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顺应当时社会“学在官府”被打破, “学术下移”私学勃兴的潮流,率先将教育推向社会、普及民众,开创了学在民间的崭新局面。他的教育宗旨,是主张教育平民化、经典化、社会化,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教育的权利, 通过教育这个

2、途径, 使大众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故在教育范围对象上,他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教育对一个人来说,乃是终生的事业,是一日不可有懈怠的。 他曾拿自己对学问与道德的锲而不舍追求,作现身的说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所以,作为受教者, 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作为教育者,则应当做到“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在教育的环节处理上既需要继承传统,以历史文化传承为本,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述而),又要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来满足时代的需要,迎

3、接现实的挑战。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事,不可能立竿见影、快捷速成,而是一个潜移默化、 感化挹注的长期过程。所以需要教育者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全身心投入其中,默默耕耘,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真正乐在其中、陶然忘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段话,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孔子身心投入事业的风貌,这同样要在其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 ( 论语述而)由此可见,孔子他本人是把教育当作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来看待的,是视人生价值实现与教育大业成功两者为一体的。所以能真正以此为生命中的自然

4、组成部分,乐此不疲,休戚与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是有这样的信念,孔子才对当时的教育现状怀有深深的忧虑, 希望得到切实的改变、 积极的提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 (论语述而)孔子不仅对教育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而且对贯彻与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只有实行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事半而功倍,举一而反三。为此,他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倡多闻多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知识,并进行独立思考, 使书本或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

5、东西:“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主张开展启发性教学, 反对满堂灌输,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推重活到老、学到老,将学习视为生命的本能,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些教育思路与方法都饱含着孔子一生教育实践的经验体会,直到今天, 依然是有其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的。(本段引文见论语述而)如果孔子的教育思想仅止于此,那么,孔子仍然只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而不能成为“万世师表”,一座不可企及的不朽丰碑。孔子之所以为一代圣人,成为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是因为他提出最完善的教育

6、理念,并把这种高明的理念贯彻于他的全部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的方向选择与主旨确立问题,为古代教育规范了基本的原则,为现代的教育提供了重大启迪。孔子的教育理念,重点是为了解决教育的基本目标问题,是为了对教育的方向作出战略性的选择。它的核心宗旨, 是主张教育的基本功能, 并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核心的任务乃是完整人格的熏陶与造就,使一个人精神境界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做到道德、文章均臻一流,智商、情商堪称完美,成为全面发展,有理想、有觉悟、有知识、有能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种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就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开展并行不悖,学问的积累与人格的培育相辅

7、相成,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就是孔子教育内容全面性、互补性的具体体现。为了使这些教学内容得到具体的界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获得生动而直观的展现。 孔子提出了一个笼括其教育理念的核心主张,为教书育人指引了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方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志业的概括,同时也是其所认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志于道”,这意味着儒家教育核心宗旨是培养能够践行儒学“大道”、品德高尚、政治正确、思想醇正、行为适宜的人才,意味着品质的优秀要优先于知识的拥有,这样,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上的方向性问题,这也是最高层次的战略性抉择。但是, 所谓“

8、道” 毕竟是抽象的,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要真正体现 “道”的精神,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德行来呈示,于是,孔子逻辑地推导出, 在 “志于道”的基础上,教育应该“据于德”,“道见之于人心或践履中的人于道有所得,谓之德。”(黄克剑论语解读)所谓“德”,就是“道”的具体化、纲目化、实践化,仁、义、忠、信、礼、智、廉、耻,等等,就是“德”的具体呈现,它们是切实可体验的,也是具体可践行的。正是有了“据于德”,孔子“志于道”的抽象教育宗旨就获得了具体的依据,可以开展具体的“进德修身”,为造就完善人格、培育一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据于德”固然重要,但这中间还有一个优先顺序问题,必须在“

9、据于德”问题上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孔子看来,在“德”的各种要素中, “仁”处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 “德”的本质属性的最直观也最具体的反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所以,“据于德”,优先是必须“依于仁”。这在教育理念的构筑中也无例外,理想人格的完善,一代新人的造就,在道德修养的层面,首要之务,就是“依于仁”。“求仁而得仁”,则教育的成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就有了广阔的前景。当然,仅仅做到这一步, 还是远远不够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云云,不能托之以空言,而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必须有可供教育的载体,可供学习的对象,否则依然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孔子认为,这个具体的载体与对象,就是“六艺”,它可以使得“道”“德”“仁”等宗旨与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内涵,换言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得以贯彻落实,从而圆满实现教育宗旨、教育内容、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与统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逻辑地提出了教育载体对象上要做到“游于艺” ,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具体的学习对象。至此,孔子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完整的教育理念,为造就健全人格、 完善品行的人才提供了一个苦心孤诣精心设计而成的系统方案,规划了一张充满希望的路线图。黄朴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