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飞灰可燃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1663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飞灰可燃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降低飞灰可燃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降低飞灰可燃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降低飞灰可燃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降低飞灰可燃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飞灰可燃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飞灰可燃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行一值班 QC 小组记录降低飞灰可燃物本小组成立于 2007年1月,小组成员都是班上的技术骨干,都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QC选题:我电厂锅炉自今年来,由于煤质差、负荷低、风量调节不当等,飞灰可燃物的含量日益升高,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升高,不但降低了锅炉的经济运行和锅炉热效率,甚至可能出现烟道内可燃物堆积过多而形成二次燃烧的事故。对锅炉的安全、 经济运行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尤其自今年来各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普遍升高,其中为 2炉最高, 2 月份飞灰可燃物合格率才7% ,为了使锅炉更加稳定的运行,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势在必行。现以2炉近两个月飞灰可燃物参数为例:2#炉二月份飞灰可

2、燃物含量列表日期2/02 2/05 2/07 2/09 2/10 2/12 2/15 2/16 飞灰11.8 17.4 11.8 11.8 16.3 9.04 12.8 7.7 日期2/17 2/19 2/20 2/22 2/26 3/01 3/02 3/04 飞灰8.02 15.6 6.36 12.13 11.86 7.76 7.8 3.27 制订目标通过对以上的数据分析,通过我们小组的不断摸索实践,力求各炉的飞灰可燃物含量控制在车间制定的不高于7范围之内,不但使本班对经济型运行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运行调整中得到了一系列的操作方法及经济性参数, 了解了部分影响锅炉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

3、更为锅炉安全运行打好基础. 一、 原因分析。本小组通过对锅炉燃烧飞灰可燃物含量高进行讨论分析,分别从人员操作,设备,煤质,测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汇总如下:人员操作:1、一、二次风配比不当2、负荷波动大;3、炉膛吹灰;4、上层给粉量过大;5、氧量控制过大或过小;6、炉膛负压过大;7、火焰中心过高8、操作熟练程度低;设备:1、炉膛温度偏低2、热风温度偏低煤质:1、煤质不稳定2、煤粉细度不合格测量:1、检测取样不及时;2、数据记录有误;3、飞灰取样时,不及时将原来的飞灰倒掉更换二、要因确定及确定对策1、一、二次风配比不当煤粉燃烧是多相燃烧, 燃烧反应主要在煤粉表面进行。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煤粉的化学反

4、应速度和氧气扩散到煤粉表面的扩散速度。因而,要做到完全燃烧,除保证足够高的炉温和供应充足而又合适的空气外, 还必须使煤粉和空气充分扰动混合,及时将空气输送到煤粉的燃烧表面去, 煤粉和空气接触才能发生燃烧反应。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一二次风配合良好,并有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煤粉和空气不但要在着火、 燃烧阶段充分混合, 而且在燃烬阶段也要加强扰动混合。因为在燃烬阶段中,可燃质和氧的数量已经很少,而且煤粉表面可能被一层灰分包裹着, 妨碍空气与煤粉可燃质的接触,所以此时加强扰动混合, 可破坏煤粉表面的灰层, 增加煤粉和空气的接触机会,有利于燃烧完全。由于我车间各炉由于操作者技术等原因,对于一、二次风配比

5、变动比较多,减弱了煤粉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这点也是我车间飞灰可燃物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可调节变量。2. 适当高的炉温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 因此炉温对燃烧过程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炉温高,着火快,燃烧速度快,燃烧过程进行得猛烈,燃烧也易于趋向完全。 但是炉温也不能过分地提高,因为过高的炉温不但会引起炉内结渣, 也会引起膜态沸腾, 同时因为燃烧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过高的炉温当然会使正向反应加快,但同时也会使逆向反应速度加快。 逆向反应速度加快, 意味着有较多燃烧产物又还原成为燃烧反应物,这同样等于燃烧不完全。试验表明,锅炉的炉温保持在750-900 内比较适宜。针对于1#2#炉没有炉膛温度监

6、视系统,建议安装一个温度表,以保锅炉锅炉燃烧的调整及安全运行。3 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扰动和混合煤粉燃烧是多相燃烧, 燃烧反应主要在煤粉表面进行。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煤粉的化学反应速度和氧气扩散到煤粉表面的扩散速度。 燃烧充分主要取决于有适当的过剩空气量,以使煤粉完全燃烧,控制此项主要在于氧量的控制,是可调节变量。4、负荷波动大负荷波动大,造成给粉量不断的变化,燃烧状况也跟着变化,最终造成燃烧不完全。但由于负荷是根据外界用户需要蒸汽量而决定的,所以说总负荷波动我们无法控制,但是保持自己锅炉燃烧稳定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所以说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是不可控制变量。5、氧量控制过大或过小炉膛氧量直接标志

7、着,炉膛送风量的多少。氧量高,过剩空气量增加,使煤粉燃烧不完全就被带出炉膛;氧量低送风量少,过剩空气量减少,煤粉缺氧燃烧,使燃烧不完全飞灰量升高,所以这个原因为重要原因,是可调节变量。6、炉膛负压过大炉膛负压主要是减少了煤粉在炉膛中的燃烧时间,使燃烧不完全就被抽出炉膛,造成飞灰可燃物升高。这是一重要原因。7、火焰中心过高火焰中心过高主要是由于下层二次风开度过大、炉膛负压过大或炉膛漏风造成的, 直接减少了煤粉在炉膛的燃烧时间,使飞灰可燃物升高。此项为主要原因之一,是可调节变量。8、操作熟练程度低操作熟练程度低, 主要是我厂现在新分员工比较多,技术能力及经验不足,这也是一重要原因。9、热风温度偏低

8、热风温度偏低使煤粉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完全, 造成飞灰可燃物升高,但热风温度偏低主要由于空气预热器积灰过多,传热系数高,而且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是一定量的。所以我们无法控制, 这个原因为次要原因。10、煤质不稳定因为煤中,煤的含碳量、挥发份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煤粉进入炉膛的着火时间。挥发份高、含碳低的煤粉,着火时间早,燃烧快,飞灰可燃物含量就低; 挥发份含量低、含碳量高的煤粉, 着火时间晚,完全燃烧时间长,飞灰可燃物含量高。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无法控制其煤种成分,此原因我们无法预防。11、煤粉细度煤粉越粗,完全燃烧时间越长,而且煤粉着火后,煤灰吸附在煤粉表面,阻碍了煤粉与氧气的结合,所有燃烧不

9、完全,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煤粉过细,容易自燃而且着火快,易烧坏燃烧器。所以,煤粉细度是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原因我们可以控制。12、测量不准确测量参数不准确, 只能让测量员,工作更加认真仔细。在飞灰取样时,及时将旧的飞灰倒掉进行更换,以使测量值更加准确。此原因为重要原因。三、 对策实施1、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技能针对于锅炉燃烧不容易控制,在班组内总结经验, 向能使燃烧稳定煤粉充分燃烧的操作人员进行请教学习,大家进行讨论, 并不定时对班组人员临时性提问,提高员工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2、一二次风配比调节一、二次风风量配比是调整飞灰可燃物的关键。运行中,一次风主要用于输送煤粉, 并提供燃烧初期所用氧气。 二

10、次风用于补充煤粉燃烧后期所需的氧气, 并应有一定的余量。 所以我们要使一次风速低一些,但要防止一次风管堵塞;二次风速尽量高些,增加空气与煤粉的扰动,使煤粉表面的灰层能够被冲刷掉,增加煤粉可燃质与空气的接触机会,使燃烧趋向于完全燃烧。通过对风压的变化, 总结经验并纪录, 确定各台炉子不同风管的风压和风速之间的关系,调整好最佳风门开度,以使燃烧更加充分。还可以通过加装一、二次风风粉在线,确定燃烧的最佳风量配比。3、火焰中心过高1、通过调整各层二次风量来降低;通过调整上下层火嘴给粉量来实现;2、减少炉膛底部漏风;3、保持炉膛负压在 -20 -40Pa 4、氧量不足或过大1、控制炉膛出口氧含量值在3.

11、5%5% ;2、不缺氧燃烧。3、根据不同负荷,保持不同的氧量,以充分燃烧5、煤粉过粗及时了解各炉煤粉细度值, 不合格及时调整制粉系统运行,摸索出制粉系统最佳出力状态, 纪录下最好的状态参数, 并保持运行以得到最佳的煤粉。6、过高的炉膛负压保持较为稳定的炉膛负压,在制粉系统启停、吹灰、打焦时,做好稳定操作,以防负压大幅度波动等。7、测量不准确与化学车间做好联系, 在飞灰取样前, 及时将取样瓶里的旧灰倒掉,并建议化学车间尽量提高分析精度。8、送风机出口总风压尽量高一些送风风压高必然导致风量大和风速高。风量大也就是提供了煤粉燃烧所需的大量氧气, 保证了燃烧反应的顺利进行。 风速高,即二次风压高,可使

12、煤粉和空气充分扰动混合。同时,燃烧反应具有可逆性,利于氧气的充分供给, 使整个燃烧反应过程趋向于正向反应,即向生燃烧产物的方向发展。这样就使锅炉燃烧接近于完全燃烧。9、上排粉尽量少,风量尽量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因上排给粉机担负着调节锅炉负荷和维持正常压力的作用, 因此上排给粉调节器波动比较大,所以在能够满足调节作用的前提下, 尽量多烧下排煤粉, 一是可以增加煤粉在炉膛中的燃烧时间,二是可以充分压火,使燃烧完全并稳定,上排煤粉量相对来说要少些。这样,保证了煤粉在炉内有充足的燃烧时间,从而为燃烧完全创造了条件。又由于风量大、风速高,使得煤粉表面的灰分容易被冲刷掉,有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但是在实际

13、运行中, 一味要求上排粉量少, 还可能造成汽温偏低。因此,在运行当中要综合考虑,兼顾全局。四、效果检验经过近半年的努力, 我班组飞灰可燃物含量明显降低,现采集十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据进行对比:三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值日期3.1 3.2 3.7 3.8 3.17 3.18 3.24 3.27 合 格率飞灰7.76 7.80 10.14 3.40 8.75 6.64 4.06 7.52 37.5% 四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值日期4.1 4.3 4.6 4.10 4.11 4.13 4.17 4.20 合 格率飞灰7.76 9.46 8.36 17.92 15.48 6.07 6.60 1

14、0.55 25% 五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值日期5.1 5.3 5.6 炉停5.19 5.20 5.23 炉停合 格率飞灰7.59 8.97 5.51 11.57 9.37 6.10 33% 注:此月因为多次启停炉造成调整失调七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值日期7.5 7.6 7.7 7.9 7.10 7.12 7.22 7.25 合 格率飞灰19.24 6.49 2.95 8.30 6.48 7.45 2.48 7.15 50% 八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值日期8.1 8.4 炉停合 格率飞灰2.82 5.84 100% 注:8.4 以后大修开始,停炉。十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数值日期10、8

15、 10、 10 10.13 10、 14 10、 15 10、 17 10、 18 10、 20 合 格率飞灰5.55 7.50 7.24 6.39 6.65 4.27 9.39 8.31 50% 2007年2#炉飞灰可燃物合格率示意表737.5 25335010050020406080100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七月份八月份十月份月份百分比百分比线性 ( 百分比)五、巩固和总结通过近半年对 我班的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定性分析和采取得部分可行性措施,使本班在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并在运行调整中得到了一系列的操作方法及经济性参数,也更为深刻的了解到致使锅炉飞灰可燃物含

16、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所在。例如:降低炉膛负压,控制煤粉细度的合格率,优化配臵一、二次风开度等。 使得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明显降低,2#炉在二月份我班组飞灰可燃物合格率为7,通过近半年年的努力, 十月份 2#炉飞灰可燃物合格率升至50,效果着实明显。在这次学习钻研中, 我们不但对锅炉的正常运行操作方式进一步加以改善和变更, 对降低飞灰可燃物地调整规律及技术经验,加以挖掘. 学习和总结,使飞灰可燃物含量达到最低值,充分的利用风量配比和给煤量达到最佳比例, 并且间接的为炉膛防止结焦作出了部分贡献。通过学习证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自己不断钻研的同时,还要学会吸取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工作经验,来加以借用,最终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使我们的经济效益达到更高的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