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悲剧——大学语文(王雪敏)甲 8 1 根据古希腊传说,狄奥尼索斯 是宙斯与地狱女神泊尔塞福涅 的私生子,他一出生就遭到赫拉的仇视, 赫拉煽动泰坦谋杀他,泰坦毫不费力地把新生儿撕成七块,煮熟并打算吃掉,当宙斯前来营救儿子时,狄俄尼索斯的肉身只剩下单个胳膊和心脏宙斯悲痛万分, 把狄俄尼索斯的残余部分捣碎,给卡德摩斯的女儿塞墨勒服下,塞墨勒孕育了狄俄尼索斯的第二次生命赫拉的嫉妒之火仍然没有熄灭,怂恿塞墨勒请求宙斯以雷电神的形象出现结果,当宙斯身披雷电出现时,塞墨勒果然如赫拉所料被雷电劈死,死之前产下狄俄尼索斯;宙斯不忍儿子死去,于是剖开腿部肌肉,把他放里面缝好,于是狄俄尼索斯从宙斯的髀骨中再生了上述传说的核心部分在于狄俄尼索斯的死后复生的情节,或者说受难之后再生的过程狄俄尼索斯既是死亡的象征,又代表着新生, 是人类激情与冒险精神的永恒动力尼采眼中的酒神象征着人类情绪的激发和释放,是恣情纵欲的欢乐之神,因此对酒神的崇拜常常带有狂欢的性质崇拜者称狄俄尼索斯为“Lysios“,即“救赎者“,认为通过酒神祭祀仪式,救赎者能把他们从世俗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正是由于酒神颂的丰富内涵,赋予古希腊悲剧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悲剧精神。
而悲剧的庄严感和宣泄功能也承袭于此,悲剧通过给予人们悲的情感体验,起到教育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据此提出“净化说“,认为悲剧能够唤起人的悲悯和畏惧的情感, 并且使这类情感得到净化,从而获得快感,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这就从更深刻的一面揭示出二者的衍生关系第一,套用神话、宗教故事情节,构建悲剧内容神话、宗教故事内容丰富”1 多彩, 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表现力,因此古希腊悲剧家的很多戏剧作品直接取材于希腊神话、宗教故事印度 /德国尼采在《悲剧的诞生》的序言中提出了希腊悲剧的起源问题,希腊悲剧产生于古希腊社会最昌盛的时代,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正不断壮大,不断开拓,却热衷于人生的悲剧性,这是十分令人惊异和发人深省的尼采好奇“是什么奇药使得他们既没有在坐禅忘机之中,也没有在疯狂谋求世界霸权和世界声誉之中,把自己消耗殆尽,反而达到如此美妙的混合“②,他举出了罗马和印度两个例子与古希腊进行对照一方面,罗马帝国在军国主义的极度扩张中、在称霸地中海甚至称霸整个欧亚大陆的野心中,走上了一条极端世俗化的道路而这种极端世俗化的危险正在西方世界蔓延,不再有美少年那喀索斯对水中倒影的欣赏与迷恋,人们崇拜的是无穷的伟力,是诸神之王、雷电之神宙斯的绝对强权,是亚历山大帝征服欧亚非大陆的伟大之功,而全然不顾光与影是否平衡。
赫拉克利特说,失调是一场大火,现在,这场大火正在蔓延, “理性驱赶走了一切而最后却只留得孤立无助的我们统治荒漠”@无论是二战时期德国军国主义的狂想,还是现代西方社会对消费欲望的疯狂刺激,“过度”的后果正以一种明显的方式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尼采反思了近代德国,认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化是通过软弱动摇的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妥协和勾结而实现的,落伍的德国为了和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争霸,便以百倍的疯狂求助于铁血政策,对内高压,对外实行军国主义扩张,这样的社会环境极易使得德国走上罗马的道路另一方面,以印度佛教为代表的坐禅忘机也是尼采所不认可的,这种东方式的超然出世是面对痛苦人生的一种逃避而非正视,它只追求了精神性的一面,却对人的意志、人的肉体性和社会性都进行了否定这样的人在尼采看来必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与他“超人”和“强力意志”的论点相悖在尼采那里,人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个体的人,而是一个否定了个体自我而复归到世界本体、与整个自然和社会相融的人更何况,宗教在尼采那里从来都不是一个可靠的避风港,整个黑暗的中世纪便足以说明这一点面对罗马和印度这两个各有缺陷的实例,尼采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真正意义上的希希腊悲剧——大学语文(王雪敏)乙 8 腊悲剧,并把它比作是一种“既兴奋又清醒的名酒”①,它既能让人产生强烈的酒神冲动和政治冲动,却同时能让人保持清醒而不至于被兴奋冲昏了头脑,这正是由于“悲剧激发、净化、释放全民族生机的伟大力量”②。
尼采在研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两部作品时认为,不幸的俄狄浦斯尽管遭遇了巨大的痛苦,但也正由于他承受了这些痛苦,“最终他对四周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福气四溢的力量,这力量在他去世后仍起作用”, “这些影响力在被摧毁的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世界“@这就是尼采对悲剧的力量的直接表述,悲剧使人更深刻地接受实在,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亲身投入其中④莎士比亚苔丝德蒙娜 是奥瑟罗美丽纯洁的妻子威尼斯不少男人为这娇弱的少女倾倒,甚至洛特力戈(威尼斯绅士 )甘愿为她散尽千金、命亡剑下 但她却出人意料地与一个“厚嘴唇的家伙” ,“粗野的” 摩尔人奥瑟罗私奔了最终因旗官埃古的挑拨,轻信忠厚的奥瑟罗怀疑忠贞的妻子出轨而亲手扼杀了这一位“圣洁的女郎”——“神圣的苔丝德蒙娜”二、执拗的孝女:考狄丽娅第二位少女是阿伽门农王和克吕泰涅斯特拉所生的可爱女儿伊菲革涅亚(Iphigenia)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恼恨阿伽门农的渎神行为,因此要求阿伽门农将亲生女儿祭献给女神,否则他们的军队将无法通行伊菲革涅亚得知后毅然决意去死,她要解救希腊,“我自愿献身,牺牲我,毁灭特洛伊,这便是我的纪念碑,是我的婚礼盛宴。
’希腊神话中第一位献祭的少女是玛卡里亚(Makaria),她是赫拉克勒斯与得伊阿尼拉(Deianira)所生的美丽女儿 她得知一道不祥的神谕使全城人面临巨大的威胁:只有献出一个出身高贵的少女,雅典才有希望得救玛卡里亚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国王面前表示愿意做这个祭品,请求把她带到应该作牺牲的地方去,像装饰一个作牺牲的羊一样给她戴上花环第三位献祭的少女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司被俘的女儿波吕克塞娜(Polyxena)战争结束后,希腊人决意把特洛伊全部战利品中最珍贵的和最好的献给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Achilles),人们的目光都转向美丽的波吕克塞娜面对被献祭的命运,她毫无畏惧波吕克塞娜曾在城墙上好几次看到战斗中的阿喀琉斯这位伟大的英雄,尽管他是她的人民的敌人,可他那神一般的身躯和威武强壮已使她从内心产生爱慕之情波吕克塞娜从被俘的女人中间跳了出来,握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言不发就刺进自己的心脏,随之她倒地死在阿喀琉斯的祭坛前这个人物的原型之二是随夫私奔的美狄亚(Medea) 在强调美狄亚强烈的情感时,人们很容易忽略她最初的少女情怀她被爱神厄洛斯的箭所射中,疯狂地爱上了伊阿宋她背叛父亲,不顾少女的名誉随爱人到希腊去,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曾经盟誓的伊阿宋,为了顺利出逃不惜杀害了自己的兄弟,远离自己的祖国。
这个人物的原型之三是忠贞的女性珀涅罗珀珀涅罗珀(Penelope) 是俄狄修斯 (Odysseus) 的妻子,像阿尔忒弥斯和阿佛洛蒂特一样美俄狄修斯出征特洛伊到最终归来的20年间,她始终为其守贞,对付上百个求婚者,珀涅罗珀是古希腊神话中忠贞的化身,在文学批评中专有珀涅罗珀情结(Penelope Complex)一词与此相似,苔丝德蒙娜忠于奥瑟罗,主动请缨与他一同出征赛普勒斯,爱情忠贞,死而无憾她的原型是孝女安提戈涅 (Antigone)海涅曾把安提戈涅称作考狄丽娅古代的姊妹安提戈涅是俄狄浦斯的大女儿,当俄狄浦斯遭受了最悲惨的命运后,他的内弟摄政王和两个儿子都毫不同情地驱逐了失明的老国王,只有安提戈涅跟随父亲放逐,为失明者引路她赤脚跋涉,忍饥挨饿,和父亲一起饱受日晒雨淋,尽管留在哥哥的家里她会受到无微不至的照应,但她宁愿陪苦难的父亲在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安提戈涅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她一心一意关心父亲和兄长法兰西尊贵的王——被李尔王驱除的考狄丽娅,放弃皇宫中的安逸生活,亲身远赴战场解救曾放逐自己的父亲,考狄丽娅纯洁的心灵、温柔的苦楚更加让人怀念远古的安提戈涅希腊悲剧——大学语文(王雪敏)丙 8 三、更换温床的王后:葛特露“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葛特露被克劳狄斯诱惑,下嫁于他而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任何不妥,当克劳狄斯因谋杀戏《捕鼠机》发火,王后反而觉得难过而要教训哈姆莱特四、雄性气质的女人:麦克白夫人古希腊神话中既美丽又不忠的代表人物是阿佛洛蒂特的宠儿——大名鼎鼎的海伦 (Helen) 了。
她几次易夫,从年老的墨涅拉俄斯到英俊秀美的帕里斯,在帕里斯死后海伦又成为得伊福玻斯(Deiphobos) 的妻子,最后又投回墨涅拉俄斯的怀抱她的美艳使她命运多舛,成了神的摆布物,既遭人谴责又让人同情葛特露的原型之二是“作为乱伦的王后”——伊俄卡斯忒 (Jokester)乱伦”在古希腊神话中的原型是伊俄卡斯忒,她无意中与儿子俄狄浦斯结婚并生育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是俄狄浦斯的子女,同时又是他的弟弟和妹妹,他们在无意中犯下了违反自然和人类社会最神圣的法则的大罪,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缢身亡,披着一头蓬乱的头发可以说,在乱伦者的自惩意识上看,伊俄卡斯忒比葛特露更明确自己犯下的错最相似的是 克吕泰涅斯特拉,她与埃癸斯托斯同居,犯了通奸罪虽然哈姆莱特斥责母亲的行为已使贞洁蒙污,使美德得到伪善的名称,但通读全文,我们相信葛特露还没有堕落到同克吕泰涅斯特拉一样亲自参与到谋杀亲夫的罪恶中,她完全是个无辜的局外人葛特露这一形象的塑造,与克吕泰涅斯特拉相比,显得不那么可恶正因为这一点,《哈姆莱特》被诗人艾略特认为是“一个美学上的失败”[8]( 她的原型之三是“作为袒护子女的母亲”——盖亚和瑞亚 希腊神话中充满着母性的大地之母盖亚和瑞亚,帮助受自己丈夫迫害的儿女起来推翻父亲。
’麦克白夫人多次强调她的性别意识,“解除我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悔恨通过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侧隐摇动我的狠毒的决意! ”古希腊神话对 亚马逊女人着墨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她们是勇猛善战的妇女族,居住在小亚细亚一带,她们成群结队地去作战亚马逊的巾帼英雄不惧怕男人,她们把高大的英雄忒修斯当作客人结果忒修斯强行掠走了美丽的女王希波吕忒,而希波吕忒到了希腊以后也愿意做一个英雄和优秀国王的妻子在好斗的亚马逊女人的报复战争中,王后被投枪刺中身亡在特洛伊战争中, 亚马逊女人彭忒西勒亚(Penthesilea)带领一小队女英雄支援刚失去赫克托尔的特洛伊人艳丽非凡的战神之女,好战的女王发誓要消灭希腊全军,并使战场上希腊人尸横遍野,但最终死于阿喀琉斯之手她的原型之二是美狄亚麦克白夫人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名言:“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他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他的脑袋砸碎这很容易使人想起杀子的美狄亚,,而这种狠心在别的情节中早已得到验证,美狄亚曾经为了逃离自己的国家,杀害兄弟,并把他分尸扔弃。
在冷静帮助丈夫策划弑君阴谋方面,麦克白夫人倒带有一些克吕泰涅斯特拉的气质克吕泰涅斯特拉谋杀之前用夸张的尊敬说出一大篇赞美与祝福,并且给予回归的阿伽门农一切可能的荣耀这和麦克白夫人迎接邓肯王下榻府邸,心里却打着狠毒的算盘一样接着克吕泰涅斯特拉安排丰盛的筵席,又是以女性独特的缜密与速度犯下杀死阿伽门农与卡珊德拉双重罪行相比较弑君后,麦克白夫人一直帮助麦克白掩盖罪行,而克吕泰涅斯特拉立刻向全城长老发出挑衅的宣言,完全是一个魔鬼王后希腊悲剧——大学语文(王雪敏)丁 8 五、命运车轮的策动者:三女巫总之,希腊神活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源泉和土壤,古希腊文学又是后人了解希腊 神话的丰富宝藏 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 卓越的文学艺术反过来赋予古代神话以 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移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埃斯库罗斯在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演绎的经典之作在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为了人类的生存而勇于和宙斯抗争的天神,他盗取天火帮助人类并因此遭到宙斯的惩罚,埃斯库罗斯根据这一神话故事,创作了悲剧作品在作品中,诗人塑造了一位敢于违背宙斯命令的“叛逆“的英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