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练习616文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49363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练习616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歌练习616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歌练习616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歌练习616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歌练习616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练习616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练习616文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情感。这首诗的首联作者以“不才”自称,且冠以“最”字,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多年来的虚度光阴,颇有牢骚之意。颈联用三层对比强化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泯。整首诗处处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答案:

2、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答:_ 解析:分析颈联对比手法的妙处, 主要从分析本联内容和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两方面答题。内容上,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字句,此句有三层对比:喜与忧的对比,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对比,“久”与“偶”在时间上的对比。作用上,运用对比手法层层递进,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内心的壮志未绝。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

3、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 题。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注】辛弃疾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注】 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庚戌:即宋光宗绍熙元年 ( 公元 1190年) 。篆冈:地名,当在带湖之侧。1. 上片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与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 _ 解析解答时可先概括前三句描写的美景, 然后结合全词分析此中

4、包含的感情。至于在词中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描写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尤其是与下文的关系。答案描写了带湖秋夜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人们赏秋、乐秋之情。楼台为皎洁的明月所照亮, 庭院里散发出秋花秋果的清香。赏景的人在美景下来来往往,也都是“笑吟吟地” 。为下文作者抒发风雨悲秋之意作铺垫( 蓄势)( 答“反衬”亦可 )。2.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答:_ 解析“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理解这两句表达的思想情感,关键是理解句中的“风雨”的双关义,表面义容易理解,但是其隐含义则要从诗歌写作的背景入手,时值南宋,国运日衰,此“风雨”正有风雨飘摇之意。也正是因为作

5、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才会有如此的悲叹。答案“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这两句表面上写想来秋天也会使人悲伤, 忧虑重阳节时多风多雨的天气。实际上“风雨”一语双关(或比兴或象征 ) , “风雨”不仅是自然气候的风雨, 更暗喻南宋国运日衰、风雨飘摇 ( 或答悲秋不仅仅为秋日自然风雨悲伤,更为南宋国运日衰、风雨飘摇而悲 ) 。通过时节变化的描写反映作者对当时政局恶劣、国势衰微的忧虑之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悲叹。【诗歌鉴赏】该词是一首悲秋词。上片写带湖秋夜的优美景色,见出秋色之可爱,说明古人悲愁没有多少理由。第三句转写景中之人,浑然一体。上片末二句用设问的方式否定了一般文人见秋即悲的孱

6、弱之情。由这两句的语意看来,悲秋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应敞开胸怀,纵情吟赏秋色。下片头三句仍故意延伸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脉,把秋天写得更使人留恋。在上片“是谁秋到便凄凉”一个问句之后,作者又在下片加上了一个意思更明显的反问,把自己本欲肯定的东西故意推到了否定的边缘。末二句突然做了一个笔力千钧的反跌: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这一反跌,跌出了本词悲秋的主题思想, 把上面大部分篇幅所极力渲染的 “不必悲” “有甚悲”等意思全盘推翻了。秋天凄凉的风雨和作者内心的悲愤融成一片,从而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壮志不得申的愤慨忧伤的感情。【原味翻译】夜月皎皎映照着楼台,庭院里的秋花芬芳馥郁,欢笑快乐的人们来

7、来去去。是谁一到秋天就感到凄凉?当年宋玉就悲伤到这样。喝酒吃菜要随其自然, 对歌舞享乐看得平常一般, 问他有什么值得悲伤之处?不过仔细想来也有可悲的时候:重阳节快到了,秋风秋雨使人感到格外凄凉!三 、读苏轼的海棠,回答问题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 :2、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答:答案 1 、开头两句诗是景物描写, 有两点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

8、独的心理。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四 、阅读下列唐诗,完成()()题。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塞上听吹笛(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 关山:系乐曲 (关山月 ) 。梅花:系乐曲 ( 梅花落 ) ? (1) 填空:

9、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 、 “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2)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案示例: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 “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注: 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 郎 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 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

10、: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_ _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_ _ _ 答案: (1)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六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

11、高烛照红妆。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解析: (1) 前二句描写表明是有月光的晚上, 又有东风;花儿也能“睡” ,当然是拟人手法。(2)要分析感情,海棠要抓住“恐”“红妆” ; 惜牡丹花要抓住“惆怅” “唯” “衰”这些关键

12、词。海棠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 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凋谢,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惜牡丹花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 但文气跌宕回环, 语意层层深入。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 “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立即将人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 “晚来唯有两枝残”,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呢! “唯有” “两枝” ,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 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 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其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这两句自然朴质,不加雕饰, 仅用跌宕起伏的语气造成一种写意的效果,通过惜花的心理描绘表现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可谓情笃而意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