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教学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48828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教学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学习、体会诗人敢于迎着风浪前进的大无畏精神以及治理长江,改造中华的伟大气魄。 2. 学习、体会这首词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浓郁的诗味。 3. 学习丰富、瑰丽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4. 学习本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设想 从研究这首词上、下阕内在联系入手,抓住想象、联想这两个环节,学习富有表现力的 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浪漫主义精神和浓郁的诗味,进而学习大无畏精神,坚定实现社会主义 四个现代化的信念。 教学时数 1 教时。 导入新课 1. 指名背诵沁园春长沙。 2. 播放这首词的朗读录音带,初步感受本词的豪迈气魄和浓郁的诗味,以引起学生的兴 趣。 指导预习: 1. 轻声朗读本词一

2、遍。 2. 根据“预习提示”第2、3 节以及课文注释进行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鼓励学生 提出质疑。 研习新课 1. 时代背景介绍。 这首词作于1956 年 6 月初。当时国内农业、 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 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读了这首词便能 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2. 了解词的思路,初步理解词意。 提问: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写了游泳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 提问:下阕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描绘治

3、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提问: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治理长江的宏图,诗人在构思时是怎样把两者联系起来,形 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主要靠诗人的联想。联想是构思诗篇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奇特巧妙的联想,才 能写出新颖独到的诗篇。本词上、下阕,从表面上看写的似乎是两件不相关的事,实质是环 环相连,丝丝入扣,密不可分。本词由横渡长江即目所见的情景和触景而生的豪情,自然地 联想起孔子的名言。由大江东去,日夜奔流的情景,自然地联想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这就从上阕顺理成章地转入下阕,畅想建设长江的宏图,开拓出一个 新的艺术境界。本词思路顺畅,

4、境界开阔。 3. 边读边讲,师生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提问:课文注释告诉我们,这两句的意思是,刚到过长沙,又来到武昌。如果素朴地照 实写来,便索然无味。本词的表述,却效果很好,其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1) 用了两首民间歌谣,以两个带地方特色的事物来指代长沙和武汉,并点明游泳 的地点, 这就显得意趣盎然。 “长沙水”,指长沙南门口 “白沙井” 的井水。 白沙井水, 名“沙 水” 。民谣: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在这里指代长 沙市。 “武昌鱼”,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的梁子湖而得名。三国时吴主 孙皓(孙权的孙子)

5、从建邺(今南京)迁都武昌,当时有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宁饮建邺 水,不食武昌鱼。 ”词中这两句便是从这些歌谣演化出来的。(2) 用“才” “又”两个副词相互 呼应,表现出时间的短暂和行程的紧促。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这句话写游泳时所见。极:尽。楚天: 楚地的天空。 大意是: 横渡波涛汹涌的万里长江, 放眼远望,觉得楚地十分开阔。 提问: “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 “舒”字既写诗人所见,又写诗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提问:这三句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这三句的大意是:任凭长江上风吹浪打,在水里游泳,

6、不过如清静的庭院里随意 散步一样。今天的游泳使自己体会到一种真正的舒畅。在表达上运用对比的方法。江面上风 急浪高,充满着危险;在清静的庭院里散步,既轻松又安稳。诗人把两者加以比较,认为风 急浪高并不可怕,还不如“闲庭信步” 。一个“胜” 字,抑前扬后, 非常巧妙。 经过这样比较, 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并抒发他迎战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豪情。宽 馀:宽余,宽阔舒畅的感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逝:过去、消失。斯:这,指流水。夫: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字,表疑问中兼有感 叹。 这两句的大意是:孔子在河边上说:“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吧!” 提问:这两句在词的结构上起什

7、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既是对上阕内容的总结,又为转入下阕作了准备。孔子这句名言常被人用 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自强不息。诗人在这里赋予新的含义,即勉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也 要珍惜时间, 只争朝夕。 有了这两句诗的铺垫,就很自然地转入下阕,描写治理长江的宏图。 按一般规定, “逝者如斯夫”前面要有引号。词里可以不用。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提问:这三句构成怎样的画面?它们在词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帆船在江中乘风疾驰,龟蛇二山隔江静立,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构成一幅即将 出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 这三句,紧承上阕,表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抓紧时间,开始实施全面改造长 江的宏伟规划

8、。“起宏图” 三字便是这一思想的形象表述。这三字还领起下面五句,把现实和 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由学生朗读五句后,再分层读讲。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堑:壕沟。天堑:天然险要之地。这里指长江。这两句的大意是:一座大桥凌空 横架在长江南北,长江天险从此变成畅通无阻的大道。 提问: 长江大桥建成于1957 年 10 月初, 这首词写于1956 年 6 月初,这两句好诗是怎样 写出来的?读了这两句诗为什么会感到气势磅礴? 明确:这两句诗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丰富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诗人激情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用了一个“飞”字,使两句

9、诗显得气势磅礴。它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大桥凌空架设的雄伟 气势,而且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西江:指从四川省宜宾到湖北省宜昌一段长江,因自西而下,故称西江。石壁:指规划 中的三峡拦河大坝(可出示三峡发电站蓝图)。云雨:这里指雨水。战国时楚人宋玉在高唐 赋序中记宋玉告诉楚襄王,说先王(楚怀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女神说她“旦为行 云,暮为行雨” ,所以有“巫山云雨”之说。巫山山脉是我国暴雨中心之一。这里说“巫山云 雨” ,就是依据上述传说借指长江上游的。高峡: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 里峡谷崖壁陡峭,高出江面常达五百公尺以上,巫峡一带高达一千公

10、尺以上,故称“高峡”。 平湖:指长江三峡大水库。这三句的大意是:还要在西江建起一道拦江大坝,拦住巫山山脉 的雨水,让高峡出现一个波平浪静的人工湖。 提问:这三句与前面两句在程度上有什么不同?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前面两句虽然写的是想象中的事,但长江大桥毕竟已在紧张地进行施工;后面三 句纯属想象,至今尚未成为现实。这一想象比前者更大胆、更绚丽。这样写可以进一步展示 宏伟的远景建设,表现中国人民治理长江的伟大气魄,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神女:巫山神女。据宋玉高唐赋所说,赤帝的女儿瑶姬,葬于巫山之阳,故称“巫 山神女”。北宋李等编的 太平广记 、南宋陆游的 入蜀记

11、 和范成大的 吴船录 等记载: 神女瑶姬,曾在巫山助大禹治水。疏凿三峡成功后,即化为神女石(即巫山十二峰之一的神 女峰) ,伫立峰顶,守望三峡。应:料想,大概。当:该当,应当。这两句的大意是:那巫山 神女大概还健在吧,她眼看这些巨大的变化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 提问:化用这些神话传说对表述主题和创造意境起什么作用? 明确:化用这些古老、美丽的神话传说,可以衬托出人间的巨大变化,起到点明主题的 作用。同时,使意境更加瑰丽、宏阔。 集体朗读一遍。 4. 归纳主题。 师生共同讨论本词的主题,最后归纳为:这首词,通过畅游长江所见、所感的描写和层 层联想,热情赞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祖国发

12、展的宏伟蓝图,抒发了迎 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 5. 学习、把握本词的构思,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加深对本词的理解,进而认识联想 和想象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特点。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基本特证之一,也是构思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 想,才能创造出生动的意象,感人的意境。这首词之所以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意境宏伟、壮 美,主要得力于联想和想象。 提问:本词巧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在何处? 明确:一开始,诗人写的是实事、实景,接着由实生虚,突然浮想联翩,联想的翅膀飞 向古老的时代,想起哲人孔子的名言。星移斗转,大江东去,这一切都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 移。诗人以此来教育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分秒必争。诗人的眼光再次回到现实,看到的 情景是令人振奋的:长江大桥的建造正在紧张地进行。这时,诗人满怀激情,想象和联想特 别活跃,勾画出一桥凌空飞架的壮观场面,并由当前已着手建造的大桥,进而想象出在规划 中的三峡水利工程。从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联想到有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借神女的惊 叹来反映人间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