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37058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欧亚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 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东南大学信息处理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东 南 大 学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t y, N a n j i n g,2,现代物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一、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标志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四、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五、物流信息化的商业机会与建议,3,一、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标志,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国内外物流数据的对比3、信息化

2、是物流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发展现代物流符合国策5、只有依靠信息化才能盘活物流资产,4,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物流信息化的目标2、从信息流的角度看系统3、系统的框架结构4、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5,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物流信息化的目标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现代物流系统是从供应、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到消费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是要协助物流业务,实现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

3、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然而,由于实际物体在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是处于运动和松散的状态,信息常常随着实际活动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影响了信息的可获性和共享性。因此,为了实现“6R”,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能够对产品进行实时的跟踪与管理。,6,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从信息流的角度看系统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研判指令的下

4、达执行的后果信息的存储,7,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系统的框架结构系统分为三层,最底层为具体实际应用的信息获取点,能将系统所需的信息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同时又能将系统的指令下传并组织执行,它的核心就是智能信息终端机,在底层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信息总线结构实现局部的系统组网功能,然后在通过信息接入平台接入大系统;中间层称之为接入层,采用各种可能采取的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传输,可能的通信手段有公众电话网PSTN、移动通信网GSM/CDMA/GPRS、互联网/局网INTERNET/LAN、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最上层为信息管理平台

5、,根据实际需求积木化组织实施各种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考虑到有些信息管理平台已经实施,将信 息流向下延伸进行信息系统的柔性对接。,8,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9,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运输企业用户,仓储企业用户,制造企业用户,用户层,车队调度管理 联运路径/成本优化 货况追踪,供货商库存管理 货况追踪,物流信息整合平台 (揽货/运力调拨),海外物流平台,服务层,数据收集层,银 行,货况追踪 异常货况管理,货况追踪 异常货况管理,流通企业用户,运费电子支付 保理 清算,GPS数据监控平台,货况数据 运力数据,10,东 南 大 学

6、 Southeast University,11,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2,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全局性智能化属性时空属性事件描述的精确性信息的关联性 标准的多样性,13,二、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技术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物流信息数据库与数据交换技术,14,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物流信息的来源与采集方式2

7、、物流信息终端的系统构架3、物流信息终端的关键技术4、条形码技术5、RFID技术6、定位技术7、PDA技术8、信息接入技术9、物流信息的标准,15,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物流信息的来源与采集方式货品的属性货品的状态货品的关系人,16,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2、物流信息终端的系统构架物流信息终端是完成信息采集与预处理的的主要工具,智能信息终端机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如图所示。智能信息终端的核心是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和其嵌入式操作系统。其功能性模块有:嵌入式32

8、位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显示单元输入/输出模块存储单元物流等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平台卫星定位与导航电子身份与牌照通信与组网模块,17,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18,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3、物流信息终端的关键技术32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芯片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网络协议和应用软件设计;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等;主机单元与各外围单元的接口与通信协议的设计;PDA个人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智能识别技术(RFID及条形码等);智能终端机与信息化平台的信息交互及共享;现代物流

9、信息管理等多重功能的系统集成与软件技术;GPS定位导航、GIS技术、电子地图的图形处理软件(包括地图的显示、车辆位置的信号嵌入、误差修正等)。,19,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4、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条形码仍然是重要的物流信息的货品代码识别方式。,20,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10、学 Southeast University,4、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的优点:条形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A输入速度快:与键盘输入相比,条形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B可靠性高: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形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C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的一维条形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形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D灵活实用:条形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

11、实现自动化管理。另外,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且设备也相对便宜。,21,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一维条码发明年代表,22,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一维条码标准制定年代表,23,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4、条形码技术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 (One Dimensional Barcode, 1D) 和二维码 ( Two Dimensional

12、Code, 2D ) 两大类。二维码又分为堆叠式二维条码 ( 2D Stacked Code ) 和矩阵式二维条码 ( 2D Matrix Code )。目前在商品上的应用仍以一维条码为主,故一维条码又被称为商品条码,二维码则是另一种渐受重视的条码,其功能较一维条码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目前全世界一维条码的种类达225种左右,最通用的标准有UPC、EAN、39码、128码等。此外,书籍和期刊也有国际统一的编码,特称为ISBN (国际标准书号 ) 和ISSN ( 国际标准丛刊号 ) 。,24,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一维条码与二

13、维条码之比较,25,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应用处理的比较,26,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27,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28,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我国相关标准,今年6月我国信息产业部已正式批准颁布紧密矩阵码(简称cm码)、网格矩阵码(简称gm)两项二维条形码码制电子标准,从而填补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二维条形

14、码标准的空白。,29,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5、RFID技术R F I 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也称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常称之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 一套完整 R

15、FID系统由 Reader 与 Transponder 两部份组成 ,其动作原理为由 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限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內部之ID 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30,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31,三、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东 南 大 学 Southeast University,5、RFID技术原理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盜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RFID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