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127801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进展,药剂科,一、概述 二、抗酸分泌的药物治疗 1.抗酸药 2.H2受体拮抗剂 3.质子泵抑制剂 三、保护胃粘膜药物治疗 四、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 五、治疗进展,一、概述,消化性溃疡(PU)通常指上消化道由于自身消化作用产生的深达黏膜下的损伤。 通常有多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梅克尔(Meckel)憩室,均可发生溃疡。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而言,不同于糜烂。 胃溃疡 ( g

2、astric ulcer) GU 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DU,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相差悬殊。本病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尚无确切资料。 根据上海16所大、中型医院的资料分析,经X线钡餐和(或)内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为58。北京协和医院从19781991年,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占同期内科就诊总病例数的033。据国外资料估计,大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均好发于男性。国内资料显示,男女之比在十二指肠溃疡为4.46.8:1,胃溃疡为3.64.7:1。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两者之比为1.55.6:1,

3、但在胃癌高发区则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中也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但日本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病可发生在不同的年龄,但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前者的发病高峰一般比后者早10年。自80年代以来,消化性溃疡者中老年人的比率呈增高趋势。,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药物因素、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病理 1部位 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尤其是胃小弯最低处胃角。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见于球部,约5

4、见于球部以下部位,称球后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溃疡者,称复合性溃疡。 2数目 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是单个发生,少数可有23个溃疡并存,称多发性溃疡。 3大小 十二指肠溃疡的直径一般2.5cm4cm的巨大溃疡并非罕见。 4形态 典型的溃疡呈圆形或卵圆形,深而壁硬,呈“打洞”或“漏斗”形,溃疡边缘常有增厚或充血水肿。溃疡基底光滑、清洁,表面常覆以纤维素膜或纤维脓性膜而呈灰白或灰黄色(苔膜)。,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少数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但绝大多数患者是以中上腹疼痛起病。 疼痛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食物或制酸药能稀释或中和胃酸,呕吐或抽出胃液能去除胃内酸性胃液的刺激,均可使

5、疼痛缓解,提示疼痛的发生与胃酸有关。,二、抗酸分泌的药物治疗,1.抗酸药 在抗消化性溃疡药中,抗酸药应用最早,疗效类似于H2受体拮抗剂。目前仍是抗溃疡药物中主要大类,临床应用广泛。抗酸药在临床应用上包括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溃疡、食管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 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了三硅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凝胶、氧化镁、碳酸氢钠、重质碳酸钠铝酸铋、枸橼酸铋钾及碳酸钙等传统抗酸药。,1 .1 氧化铝 本品口服仅少量肠内吸收,大部分粪便排出,起效慢,空腹服药作用持续20-30分钟,餐后1-2小时服药可延药效至3h。 本品有制酸、吸附、局部止血和保护溃疡面等作用,作用缓慢持久,效力弱。 适于胃酸过

6、多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既可独用又可作复方制剂成分。但老年患者易引起低磷血症、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等。,1 .2 碳酸镁 本品制酸迅速、持久,在12秒内可使胃酸液PH达到3,并能维持2.5小时。 其制酸作用不受胃蛋白酶影响,且与酸反应率为100%。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急性慢性胃炎等。 另外还有镁加铝,铝镁加等新型抗酸剂。 这类新型抗酸剂与传统型相比中和速度快,且有较高缓冲能力,长期及过量服用不会引起碱血症、无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五种抗酸药的比较,2.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阻断内源性或外源性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目前上市的有五种,分

7、别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札替丁、尼沙替丁。 它们在抗酸强度、药代动力学参数和抑肝药酶(P450)等方面各有所不同,但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其中以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在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2 .1 西咪替丁(又名甲氰咪胍,商品名,泰胃美) 西咪替丁有明显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亦能抑制因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和试餐等所刺激的泌酸作用。 临床上单次口服30mg可使基础胃酸分泌减少至90% 以上,胃液PH 升至5.0,保持2小时以上;使进五肽胃泌素所引起的胃酸分泌在3小时内减少70%-80% 左右。单次口服400mg几乎可阻断胃酸分泌。 临床试验结果:口

8、服1.0g/d(三餐各服0.2g,睡前0.4g) 。4-8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为70%-80%,胃溃疡的愈合率为66%-73%,安慰剂对照组为40%-44%。故可看出该药对消化溃 疡有肯定效果。,西咪替丁临床上主要用于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应急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推崇夜间一次口服西咪替丁0.8g,比通常白天4次服法(总量1.0g)不仅总剂量小且不良反应减少。 还有西咪替丁和维生素A联合治疗4 周后溃疡愈合率达92.3%。 另外西咪替丁还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病毒感染性疾病(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等)前列腺增生症、急性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皮肤病等。,2

9、 .2 雷尼替丁(RTD) 雷尼替丁是第二代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基础胃液分泌和抑制五肽胃泌素、组织胺和食物等诱发胃酸分泌。口服150mg后血药浓度1-3h达高峰。平均为400ug/ml,持续作用8-12h,血浆半衰期为2-3h,生物利用度约50%。 雷尼替丁的活性是CM 的4-9 倍。 其生物效价是CM的5-12 倍,而且RTD在体内不影响肝内某些氧化酶系统,与肝内P450 氧化酶的亲和力仅是CM的1/10 。对肝、肾功能无甚影响,且无抗雄性激素作用,不影响肾功能。它通过血脑屏障的量小,从而不导致精神错乱。,临床上RTD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的应用: 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 防治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或

10、十二指肠的损伤。研究证明, RTD对消炎痛诱发的胃溃疡有对抗作用,其作用与剂量相关。 此外,RTD还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而且 RTD的临床应用很安全,患者对RTD有很好的耐受性,未曾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3.质子泵抑制剂(PPI) PPI是最新的胃酸抑制剂。 首先是瑞典公司的奥美拉唑,其次是日本武田的兰索拉唑,1994 年德国的泮托拉唑,1998 年日本卫材的雷贝拉唑。 PPI的药理作用是吸收入血液后,浓集于壁细胞的微管和微囊,在酸性环境中活化为亚磺酰胺代谢物与质子泵特异性结合,使质子泵不可逆地失活,从而具有明显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PPI 治疗胃及十二

11、指肠溃疡的地位已被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所确立、证实。,3 .1 奥美拉唑 本品用于与酸相关的紊乱性疾病,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 本品通过高选择性作用机制降低胃酸分泌,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泌酸过程的末端,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各种形式的应激胃酸的分泌。 该作用对酸的分泌抑制是可逆的,而对胃蛋白酶的分泌无直接影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杆菌 本品与2-3 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疗效很好。 目前有质子泵抑制剂加抗生素的二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 甲哨唑)。,不良反应有: 胃肠道

12、反应(包括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腹泻) 皮肤损害(皮疹、皮肤瘙痒等) 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头痛、头晕、口干、失眠、疲倦、嗜睡等) 肝脏反应 长期应用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2受体拮抗剂相近(1.1%)。 ,3.2兰索拉唑 本品与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相似,且用药单位价格便宜,对由醋酸诱发的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临床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HP 本品可与HP 尿素酶中半胱胺酸上的巯基结合而抑制或根除HP,与抗生素合用对HP有较强的根除作用。 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头痛及皮肤反应,少数可出现便秘、口渴。,3 .3 泮托拉唑 本品是选择性

13、的PPI,通过抑制H+/K+-ATP酶而发挥抑酸作用,口服40mg本品能抑制基础、夜间及24h 胃酸分泌,使H+ 减少90%以上,且在弱酸环境下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均稳定,对通过P450 酶代谢的其他合用药物影响较小,疗效上明显高于雷尼替丁。,临床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HP 本品与2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HP ,其疗效与其他PPI 与抗菌药物合用结果相似,HP感染根除率接近或至90% 以上。,三、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粘膜除了经常接触胃酸外,还受到胃蛋白酶、 HP 、胆汁、乙醇、药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消化性溃疡发生时,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粘膜具有的一系列

14、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失衡。 胃粘膜保护药主要通过增强粘膜的防御和(或)修复作用,促进溃疡的愈合,目前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1.前列腺素衍生物 前列腺素E (PGE)具有明显保护胃黏膜细胞作用,并可轻度抑制胃酸分泌,但天然的PGE代谢快,不良反应多,不能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合成的几种PGE的衍生物米索前列醇(MP)最为常用。 MP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受刺激后胃酸分泌和夜间胃酸分泌,抑制时间可持续3-6小时。 MP还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这是PGE衍生物最为突出的作用。,MP可刺激保护性胃黏膜的黏液分泌,使黏液层增厚和碱性分泌

15、液增多,促进和维持胃、十二指肠局部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加黏膜的含硫化合物和表面活性磷脂以及促进黏膜的DNA、RNA 和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另外MP还对平滑肌有收缩作用。,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研究表明其疗效与西咪替丁相似,但MP不导致胃黏膜损害。 另外MP还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如在终止早、中、晚妊娠、死胎引产、诱导分娩方面等,而且还可以预防放疗引起的组织损害。,2 硫糖铝 具有局部抗溃疡和细胞保护作用,但无抗酸作用。口服硫糖铝后,该药与蛋白质形成大分子复合覆盖于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对溃疡的渗透,并能吸附胃蛋白酶和胆汁酸,抑制其活性。 最新研

16、究证明本品有明显细胞保护作用,它能促进胃黏膜对黏液、重碳酸盐、巯基化合物、地诺前列酮( PGE 2) 、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保护局部血管和黏液层的完整性,改善微循环,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增殖,对抗白三烯和氧自由基等多种抗溃疡的作用。,临床应用上本品对溃疡病的疗效与西咪替丁相同。 对急性胃黏膜出血、应激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也肯定。 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偶尔可致低磷酸血症。尽管本品是临床上应用多年的药物,但近年来的研究对其疗效、抗溃疡的作用机理有了新的认识,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四、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HP是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感染率高低不一,约在50%-90% 之间。 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明HP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 这可能与HP的尿素酶分解所产生的氨有关,所以杀灭HP是控制和根治HP阳性溃疡病的主要手段。 目前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有效根除HP ,因而发展了多种联合用药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