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127635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03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3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级宏观经济学,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1. 个体行为、价格制度与经济福利局部均衡假设:(i)完全竟争的经济系统(ii)消费者在某种商品q与所有其他商品m之间选择(iii)q的价格为P(iv)m的价格为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 Max U (q,m)s. t. I=pq+m最优解:,=市场需求函数: P=D(Q),Q=,n个同一消费者需求量相加:,=单个消费的需求函数 P=d(q),I=pq+m,

2、厂商,利润最大化选择:,最优解:,=单个厂商的供给方程:,p=MC(q)=s(q),=市场供给函数: P=S(Q),竞争性均衡,个同一厂商供给量相加:Q=,均衡结果:,什么是经济福利?,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减去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金额。,生产者剩余: 厂商实际获得的货币金额减去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社会总经济福利: SW(Q)=CS(Q)+PS(Q,社会福利最优化条件:最优化:Max SW(Q)=CS(Q)+PS(Q最优解:D(Q)=S(Q),结论: 完全竞争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会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竞争性均衡结果),=微观市场失效: 垄断(包括自然

3、垄断) 外部性 公共产品 不完全信息,价格制度的缺陷与社会福利损失,结论:微观市场失效,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从而造成社会损失。,=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缺陷: 市场经济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平滑地自我调节。,结论:市场经济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凯恩斯革命: (i)由于价格(工资)粘性,经济不能自我平滑调节。(ii)通过政府实施稳定政策可以防止经济波动及 衰退。=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2. 宏观经济学: 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定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

4、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 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宏观经济总量模型的建立:,说明: (i)对研究对象简化是建立一个有用经济模型的前提。(ii)过分简化的经济模型会导出错误的结论。(iii)每一个模型只适用于解释特定的一类经济现象或经济生活的某个侧面。,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 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外生变量: 模型给出的作为既定的变量,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例:均衡价格模型(以某正常商品市场为例),作为外生变量的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市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内生变量价格和交易量由

5、( )变为(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资料: 2002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拉美经济今年 将出现0.8% 的负增长,人均产值负增长2.4%。报告称拉美地区的经 济前景“令人沮丧”。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3%。 今年的失业率将超过9%,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8%,“从80年 代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的逆境。”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今年的出口将下降1.5。外来资本 流入量依然很少,今年是连续第年出现资本流出超过资本流入,结论: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

6、的运行状况。,四大宏观问题:,()总产出()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例:()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例 :()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 3 )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4 )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B)失业例: (1)失业水平的决定有素(2)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3)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C) 物价水平 例: (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2)通货膨胀的成本,(D)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第三节 宏观经济模型的微观基础,问题: 宏观经济学如何保证宏观经

7、济模型中的总体行为变量同众多家庭和企业的基本行为相吻合呢?换言之, 如何为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微观基础?,解决方法:(1)选择典型的企业和家庭分析其微观行为。(2)将典型企业和家庭的行为复合为总量行为(?)(3)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检验模型中总量行为的可靠性。,困境:宏观经济学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例:典型家庭消费,但由于不同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难以加总得出总消费,图示:,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总产出的衡量:国民收入核算体系,1.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流量循环模型,模型:,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地理边界内所生产的

8、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的总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加总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对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GDP=家庭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净出口,注: (i)家庭对新住宅的购买归入投资支出类(ii)企业新增存货归入投资支出类,可视为企业对 自己产品的购买。,核算方法之二:增值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所有厂商对商品价值贡献的加总。,说明:,结论:最终需求价值=所以企业对商品价值贡献之和。,核算方法之三: 三部门收入加总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所有经济主体收入的加总。,(1)居民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工资+资本收入=居民消费(C)+居民储蓄,(2)企业收入=折旧金+未分配

9、利润=企业储蓄,(3)政府收入=直接税+间接税-转移支付=政府净税收(TA)=,总产出的其他衡量指标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内居民在一定时期所获收入的总价值。,注:(i)GDP核算一国边境内要素总收入,而不管收入归哪国居民。(ii)GNP核算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来自哪国。,GNP=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GDP+从国外获得净要素收入(NFP)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个人对非居民 部门利息支付+红利+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国民收入(NI)=NNP企业间接税,问

10、题: 假设一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那么到底是由通货膨胀引起还是商品和服务实际数量增加而带来的?,解决途径: (i) 利用价格指数的变化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ii)利用真实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实际总产出水平。,1. 价格指数,定义: 利用一组不变权值,相对于基年计算 的一国当年N种商品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计算方法:,假设: (i) 有N种商品,在t年度和基年的实际消费数量均为:,(ii) 基年和t年度N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t年度的消费价格指数:,例:,2. 隐式GDP价格平减指数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定义1: t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Q)=按基期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11、计算的t期国内生产总值。,定义2: t期隐式GDP价格平减指数:,即,计算方法:,第三节 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定义: 失业= 想工作而没有得到工作。,失业者: (i) 正在找工作者(ii) 暂时下岗者(iii) 正等待去一个新单位报到者,奥肯定理: 一国的失业率与其实际GDP具有负相关关系。,美国数据: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3%,失业率将上升1%。,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中的流量和存量,定义1: 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取值的经济变量 定义2: 流量=在一定时期取值的经济变量,流量-存量关系之一: 资本存量与投资,当期期末资本存量=上期期末资本存量+当期净投资,即,流量-存量关系之二: 财富与储

12、蓄,当期期末财富存量=上期期末财富存量+储蓄,即,流量-存量关系之三: 净国际投资头寸与经常项目,定义3: 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是一国向他国贷款的净存量。,=NIIP0表明该国为净贷款方或净债权国。,NIIPCA0 表明该国借出资金。,CA 陌生人之间的预期,理性预期: 利用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以及他们对治理经济模型的理解来形成预期。,=股民的预期,第三章 产量的决定: 引入总供给和总需求,第一节 总供给函数的决定,定义: 总供给=在各种价格水平下,一国所有企业和家庭所愿意提供的总产出量。,1.总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假设: (i)该国所有企业和家庭都生产同样的产品,且具有同一的生产函数。,

13、(ii)家庭和企业的生产函数是一种短期生产函数。,(iii)家庭和企业的供给决策基于当期的价格和工资。,(iv)家庭或企业的供给函数直接被视为总供给函数。,数学推导:,设典型企业生产函数为:,且,=企业 的短期生产函数 : Q=Q(L),典型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策原则:,证明:,即完全竞争下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结论:企业劳动需求函数为:,且,结论2: 总供给函数(即单个企业的供给函数)为:,结论3: 短期总供给函数:,且,第二节 古典学派劳动市场模型及其总供给曲线,1.劳动需求曲线,2. 劳动供给曲线,效用函数,U=(C,L),=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消费-闲暇可能集,最优劳动供给量,劳动供给曲

14、线的推导,令 初始均衡点实际工资为,假设,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增加的双重效应,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设 劳动市场初始在实际工资为,则,即 劳动市场又恢复到初始均衡状态,结论: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是在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一条垂线。,推论:一国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使总供给曲线沿横轴向外移动。,古典学派对失业现象的解释:,(i)自愿选择失业。,(ii) 真实工资由于制度因素而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上。,第三节 凯恩斯学派劳动市场模型及其总供给曲线,中心假设: 名义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从而不能迅速调整以维持劳动市场均衡。,=实际工资难以停在市场出清位置。,名义工资和价格粘性假设的依据,=名义工资具有粘性,因为:

15、* 工会的力量 * 最低工资法 * “效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 企业和顾客之间鉴定了长期契约。,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基于名义工资粘性假设)不妨设实际工资初始处于劳动市场出清的位置,其大小为,则,=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劳动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水平,假设:劳动的边际产量为常数,厂商需求劳动原则:,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移动,因为:,(i) 技术水平的变化。(ii)资本存量的变化。(iii)影响企业成本的其它外生因素,如自然灾害,政府环境法规等。,第四节 总需求曲线,定义1:总需求=在各种价格水平下, 人们对商品和劳务的的总购买量。,定义2:实际货币余额=根据货币可以购买的商品和劳务量来表示的居民持有的货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