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4116125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利归因理论介绍——管理心理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因相关理论介绍之 凯利三度理论,无锡市塘南中学 姚斌,凯利(Kelleys attribution theory,1921200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事件:玛丽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时笑得厉害,归因的三个方面:,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归因于玛丽,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象:归因于小丑,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归因于情景,归因取决于三个信息:一致性、一贯性、连续性,共同性、特异性、一致性;一致性、区别性、连贯性,每个人都对他发笑,玛丽以前从未对这个小丑发笑过,玛丽没有对其他小丑发笑,别人几乎不笑,玛丽对小丑表演总是发笑,玛

2、丽总是对这个小丑的表演发笑,不同信息组合模式下作出的主要归因(部分),四个基本判断原则:,1、行动者、行动对象、环境都为可能候选原因,2、低一致性:个人因素成为引起事件的异常条件,3、低一贯性:行动对象成为引起事件的异常条件,4、低连续性:环境因素成为引起事件的异常条件,三度理论不足之处:,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式所要求的信息,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人们往往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出归因,并不进行繁琐的分析,凯利的因果图式概念:,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图式),以此解释特定的行为,如父亲拥抱儿子 原因可能:父亲是热情的人或儿子作了什么好事,凯利又为他的归因理论补充了几条原则,打折扣原则:人们归因,可能事先有几种假设,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时出现,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增强原则:如果行为发生在有连续性的抑制原因出现的时候,那么一个可能的促进性原因的强度将理解得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