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14989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效率提升技能 (ie)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INDUSTRIAL ENGINEERING,主講:徐良李永生,生產效率提升技能 (“基礎工業工程“培訓系列一),2,提綱:,工業工程(IE)概述,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效率提升技能(產線平衡),效率提升技能(工作研究),工業工程定義,作業測定的方法,生產常用術語釋義,生產線平衡方法(產線效率提升方法),實例講解,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經濟原則及實例講解,3,工業工程概述,工業工程概述,4,二:IE与非IE的對答,一:兩個非IE之間的對答,工業工程定義,a: “IE是做什么的?”,b: “IE(阿姨)就是負責雜事,搬桌子凳子端茶送水的”,a: “你說的還真對耶,就看到那些IE整天搬台搬凳的

2、.他們就是我們工場里的阿姨呀!”,非IE: “哦。?”,非IE: “IE是做什么的?”,IE: “IE就是工業工程。”,非IE: “哦!工業工程又是什么?”,IE: “工業工程是從英語翻譯過來的,就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非IE: “哦。 那IE到底是做什么的?”,IE: “IE就是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工作的”,工業工程概述,5,詢者: “IE是做什么的?”,四:美國工業工程協會(AIIE),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IE是一种勤 奮的懶惰,三:一個老板的回答,老板: “IE就是我們的大管家。看過大紅燈籠高高挂沒有?里面那個管家幫主人打理一切,挂燈籠,點燈籠,息燈籠。做個好

3、管家不容易,做好IE也不容易呀”,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的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統一的規划設計改善和創新的一門科學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之目的,它利用數學物理學社會科學并連同工程分析設計的原理与方法一起組成的專門知識和技能确定預測和評价從這一集成系統獲得的結果,工業工程概述,6,IE的萌芽时期 (20世紀初30年代中期),1、泰勒(工業工程之父),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时間研究。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計件工資、工厂管理 2、吉尔布雷斯夫妇,创立了动作研究。提出了影片分析法,还创造了工序图 3、甘特,發明了甘特圖,将工程进度计划和时间结合起来,用来跟进项目进度,IE时代 (20世

4、紀20年代后期),IE吸收了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创立了一系列的IE原理和方法。如休哈特建立了“统计质量控制”。另外,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论、工程经济、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統筹学產生影响的时期(40年代中期70年代),数学规划、优化理论、博奕论、排队论、存贮论,工业与系統工程时期(70年代未来),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控制理论,工業工程概述,7,图14 IE发展年表,工業工程概述,8,IE,IE基础(工作研究),方法研究,设施规划与物流,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经济,价值工程(VE),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工效学,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制造系統工程(MSE)

5、,运筹学(OR),时间研究,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线路分析,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目视动作分析,秒表时间研究,預定动作时间標准,工作抽样,Lean Production(精益生產),Cell Production(单元生产),工厂布置,建 筑 設 計,设施设计,场址选择,公用工程设计,物流系統設計,信息系統設計,布 置 设计,工厂总体Layout,车间內机器设备或设施布置,注:紅色字体部分目 前在国内运用较多,工業工程概述,9,工業工程概述,“成本和效率”意識,“問題和改革”意識,“工作简化和標准化”意識,“全局和整体

6、”意識,“以人為本”意識,IE意識,10,通过研究人、机、料、法、环之間的關系,设计,规划,创新,评价,工業工程概述,規划設計評价創新,11,核心目標:,生产要素,生产系统,有效利用,降低 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保证 质量,提供产品,客户 满意,支付资金,购买生产要素,工業工程概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12,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13,生产率:是“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的衡量尺度.,產出 (Output),生产率=,投入(Input),a:三個生产要素之間是相互依赖生存的關系,b:各生产要素中的改善合理化结果,最終都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

7、的三个要素的是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 100%,产出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14,美国就業人数分配,日本:,面积:,人口:,人均生产总值:,38万平方公里,1.5億,2.187万美元 (居世界第二位),中國:,960 万平方公里,13 億,0.1 万美元,25.3倍,8.7倍,21.7倍,0.0457倍,960 万平方公里,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15,b.生产方式创意性思维的产物.,a.实施效率实施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的产物.,实施效率,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16,標准工時的測量,實際产量統計,實際投入總工時統計,IE部,生

8、產部PMC,生產部HR,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17,作業測定的定義:,作業測定: 通過運用各种技術來确定合格工人按規定的作業標准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時間,合格工人的條件:,必須具備必要的身体素質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有必要的技能知識使他所從事的工作在安全質量和數量方面達到滿意的水平,b.歷史記錄法(統計分析法):,c.作業測定:,制定作業時間的方法:,a.經驗判斷法(估工):,憑借生產經驗估算出的工時消耗,以實際投入的工時資料 (打卡記錄)為依据,而進行統計推斷的工時消耗,在方法研究的基礎上,對生產時間和輔助時間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減少或避免出現在製造過程中的無效時間(評比&寬放),生產率標准工時

9、概述,18,作業測定的方法:,b.工作抽樣:,c.預定時間:,a.秒表測量:,利用預先為各种動作制定的時間標准來确定進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在一段時間內, 利用秒表對操作者進行連續的觀察,并對測量數据加以分析評估最后确定作業時間標准(直接觀察法),在較長時間內, 以隨机的方式分散地觀察操作者所統計的作業時間標准,1.MTM方法時間衡量:,2.WF工作因素法:,3.MOD模特法:,d.標准資料:,將以上三种方法中所得的測定值根据其不同的作業內容進行分析整理使其成為某一作業片段的時間標准(合成法),合成法,直接觀察法,优點比較簡單對測量者的技術要求不是很高.,缺點難于跟標准速度相比較(需要設等級

10、)生產之前不能設定,預定時間法,优點信賴程度和一貫性高客觀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評价標准速,度可在生產之前設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動作,缺點需要教育和訓練其中訓練尤為重要,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19,作業測定的階次:,2.單元:,1.動作:,伸手握取,伸手抓取材料,4.制程:,3.作業:,由多個操作單元組成(工序) ,指為完成某种活動所必須的作業串連(流程) ,b.工作抽樣:,c.預定時間:,a.秒表研究:,d.標准資料:,單元,單元作業,單元作業制程,動作,作業測定的應用,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20,基本時間,准備/結束,輔助,組織性,技術性,休息/生理,非生產,非操作者原因造成,操作者原因造成,作業時間

11、,管理寬放,標准時間,非標准時間,工時消耗,1.標准時間是制訂工時定額的依据,2.工時定額是標准時間的結果,標准時間与工時定額的區別聯系,3.相同工序可能有多個工時定額但標准時間只有唯一的一個,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21,標准工時: 在适宜的操作條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練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標准作業的工作時間,a.适宜的操作條件:,溫度濕度照明噪音及設備等是否合乎要求,b.合适的操作方法:,作業方法標准化(WI),c.完成標准作業:,完成一定質量和數量的工作,由以上定義可知,1.標准作業方法決定標准工時應該用更好的作業方法進行作業,2.無標准的作業方法就無法制定標准工時,3.標准工時与作業

12、者的具体熟練程度無關默認的標准作業速度是標,准工時要求作業者的作業速度,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22,評比系數,觀察時間,管理寬放,疲勞寬放,政策寬放,作業時間,寬放時間,標准工時,3.生理寬放作業過程中滿足生理要求的寬放時間如上廁所喝水擦汗,4.疲勞寬放為補償工作過程中体力和精神的疲勞而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減弱的時間,1.評比系數作業觀測者把正規作業狀態(速度動作等)和觀測對象(操作者)的作業狀態,相比較使之定量化,5.政策寬放与同事交流工作信息等不可避免的時間(修正寬放),生理寬放,2.管理寬放作業中在固定時間間隔或某一周期之后發生的動作 (操作寬放) ,標准工時=正常作業時間+寬放時間 或

13、標准工時=正常作業時間*(1+寬放系數),(操作寬放),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23,評比系數:,評比系數作業觀測者把正規作業狀態(速度動作等)和觀測對象(操作者)的,作業狀態相比較使之定量化,評比技術,a)熟悉標准作業狀態(標准作業速度)并對其有感性化的認知,a)將評价結果定量化,標准作業速度 沒有過度体力和精神疲勞狀態下每天能連續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達到,激勵速度(incentive pace): 步行10m 為 6.2秒,標准速度(normal pace) : 步行10m 為 7.8秒 ,標准作業成果的速度國際上通用的速度標准,生產率標准工時概述,24,效率提升技能(產線平衡),效率提升技能(

14、產線平衡),25,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地上對一個勞動對象或一組勞動對象進行加工完成生產過程中的指定工作,a.工藝,c.節拍每相鄰兩個產品通過生產線尾端的間隔時間 (平均每生產一個產品所需的時間隔間),b.工序,使勞動對象的形狀大小物理性能化學成份相對位置發生預計變化的過程,1 仔細观察 2 深入分析 3 识别问题 (连问5个为什么) 4 改善 (针对根本问题),生產時間,節拍=,生產數量,上層客戶要求出貨時間開始生產時間,客戶要求的出貨計划數量,=,效率提升技能(產線平衡),生產常用術語釋義,26,0,10,20,30,40,節拍時間,周期時間: 26+18+12+13+13+8=90

15、,工人,工人,工人,工人,工人,工人,節拍時間周期時間損失時間,損失時間,26,18,12,13,13,8,8,14,13,13,18,損失時間: 8+14+13+13+18=66,總耗時間: 266=156 損耗率66 / 156 * 100% = 42.3%,效率提升技能(產線平衡),瓶頸,27,生產線平衡平衡率概念,生產線平衡是影響整體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平衡生產線上的各個工序都能互相配合無間等待現象少,不平衡各工序間不能相互配合擁有不少等候的時間,就是將這等待的時間盡可能縮短或排除以期達到減少浪費繼而提高生產之效益,完成作業所需總工時(各工位),生产線平衡率=,節拍(最高工位標准時間) * 實際工位數量,* 100%,生產線平衡法,平衡損失率=1-生产線平衡率,生产線效率= ,生產線平衡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效率提升技能(產線平衡),28,生產線平衡表,平衡表,i) 生产线不顺畅;ii) 物料堆積多,不平衡; iii) 节拍不稳,不协调; iv) 换线频繁,耗时多;v) 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