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培训作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0649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培训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续教育培训作业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 简答1、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答: (1)情境应具有指向性,指向教学目标和核心的学习内容。(2)情境应具有思想性和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3)情境应符合学生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4)情境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情境教学不应当被当作教学中引入学习的唯一方法,有时直接引出学习主题也不失一个好的策略。 (6)情境教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启发性、具有数学意义。总之,情境与数学化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数学课程的承重墙。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认真思考希望通过情境使学生获得什么,也就是设计情境的目的,

2、这是情境设计的“魂”。2、练习设计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答:小学数学练习设计要注意“四性”(1)目的性。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2)多样化。练习设计形式应考虑多样性,尽量避免每节课的单一枯燥无味的练习。(3)层次性。练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提高。(4)创造性。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有创造性,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与练习的关系,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3、教师要从几方面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答: (1)学习基础;(2)学习困难;(3)学习路径。二、 论述1、教师为什么要写教学反思?答: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

3、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征:(1)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2)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3)个性化。教学

4、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2、教师如何看待教材?答: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 实验教材是教师实施科学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依据。 要“用实验教材去教”,而不是“教实验教材” 。这意味着教师具有以下权利:(1)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

5、材。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但这仅作为参考。教师可以全部采用实验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2)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的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有的实物材料,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有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我们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3)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方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材虽然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

6、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有标准和实验教材,但决定科学教育效果的仍然是人。这意味着教师在使用实验教材时需要注意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要准确把握实验教材所体现的几点基本思想。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以积极的思维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教师要努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要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将社

7、会和大自然都看作教学的资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应将进行探究性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验。不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和进行教学工作的期间,都很少从事过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指导的责任。三、 案例分析1、案例 1: 圆的认识一课分析:(1)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什么?答:两个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答:a 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

8、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b 教师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辨。(3)预测两种教法的教学效果。答:前者,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的,课堂的气氛沉闷,效果较差;后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操作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好。四、请你举一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的片断。圆锥的体积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 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9、 , 体验转化的思想。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 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思想。教学重点 :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灵活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 :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圆锥体容器组织学生谈一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 你对圆锥有哪些了解?然后想一想关于圆锥你还有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用多种方法来求这个圆锥体容器的体积,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 , 共同研究。 (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 , 然后同桌讨论交流 , 最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 3、教师出示一个圆锥体的

10、木块引导学生明确前面所想的方法太麻繁、不实用。并鼓励学生研究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来求圆锥的体积。二、经历体验 , 探究新知(一) 渗透转化 , 帮助猜想1、先组织学生自由畅谈圆锥的体积可能会与谁有关( 圆柱)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 然后汇报。汇报时要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铅笔和转笔刀来削铅笔, 同时教师也随着学生一起来做。教师做好后要及时巡视,直到学生将铅笔削得尖尖的为止。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削好后的铅笔是什么形体的?( 此时的铅笔是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的 )并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得出两种形体的底与高及体积之间

11、的关系。 ( 削好后的圆柱与圆锥等底不等高, 体积无关。 )此时, 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 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削好后的圆锥的体积与未削之前的这部分圆柱等底等高 , 并且体积也有关。组织学生自己的话来总结。最后, 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汇报。3、课件出示 :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组织学生认真观察, 大胆猜想他们体积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后说说理由。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去猜想 ,(二) 小组合作 , 实验验证。1、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个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沙了, 组织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实验前小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 有的进行操作, 有的记录 , 实验中教师要

12、及时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小组实验中去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并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2、实验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注重倾听别人的想法,并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3、首先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其它小组可以补充。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实验结果: 得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由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预设板书如下: 概括板书 : 等底到高V圆柱=Sh V 圆锥= 1/3sh 4、深化公式。组织学生讨论给出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如: 半径、直径、周长。预设板书如下 : V =1/3r2h V =1/3(c/2)2h

13、 V =1/3(d/2)2h 5、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书中例题后集体订正。(三) 看书质疑 :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或不同的见解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三、巩固新知 , 拓展应用。1、判断并说明理由(1)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 倍( ) (2)一个圆锥的高不变 , 底面积越大 ,体积越大。 ( ) (3)一个圆锥体的高是 3分米, 底面积 10平方分米 , 它的体积是 30立方分米。( ) 组织学生打手势判断后说明理由, 并强调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是以等底等高为前提的。2、求下列圆锥的体积 ( 口答, 只列式, 不计算 ) s=4平方米 ,h=2 平方米r=2分米,h=3 分米d=6厘米,h=5 厘米组织学生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解答。3、实践与应用 : 学校操场有一堆圆锥沙子,求它的体积需要什么条件, 你有什么好办法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 求圆锥体的沙堆的体积需要什么条件后并谈如何来测量这些所需条件 , 有条件的可领学生实地操作一下。再求体积。四、课后总结 ,感情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是怎样获得的 ? 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更注重数学方法的提炼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 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