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仙洞解说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0520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马仙洞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白马仙洞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白马仙洞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白马仙洞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白马仙洞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马仙洞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马仙洞解说词(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1 - 白马仙洞解说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华北第一仙洞白马仙洞游览。白马仙洞风景区, 座落在九凤山原始森林,山上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属国家一级森林公园。白马仙洞幽深、奇险、神秘。它的历史文化源源流长, 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也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各位游客; 请大家游览时注意; 一是必须有高度的防火意识和责任感,严禁携带一切火种, 更不要抽烟或使用明火。二是白马仙洞是块圣洁的地方,希望大家注意讲究卫生,不要乱扔废物,带小孩的游客不要让小孩在道观和洞内随地大小便。大人不要随地吐痰。三是,在仙洞旅览,不要大声喧哗,不讲不吉利的话,在观内上香祈福,

2、保佑一年平安,一生幸福,可求子、医病。需要什么求什么,达到心想事成的目的。我们面前是洞阳湖, 大家看到湖中央有一尊观音佛像,这是一尊滴水观音像,左执净水瓶,右拿树叶,意在将甘霖洒向人间,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在乘坐游船时到观音像前10 米处默许心愿。洞阳湖的背后山神庙前有一颗奇特的神树,是凤爪神树。传说九凤山是由九只凤凰变成的,当时应该有十只凤凰 ,最后一只因受伤留在洞中。现在洞中有一个名为凤凰山的景点,我们进洞后再说。这颗形似凤爪的神树 ,传说是一只凤凰受伤后的一只脚。所以后人在求不到婚姻时 ,在此拜求神树 ,求得婚姻。如若求得一凤的男子,到此再次拜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2 -

3、 谢凤爪神树。这种习俗延续到现在。顺着山神庙向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那里便是风景秀丽的森林公园。大家在浏览完白马仙洞后可到森林公园浏览,饱览九凤山风景。左边有赛马场,有时速达六十公里的白马神驹,有时速四十公里的草原骏马,也有慢慢溜达的马,可供骑马爱好者选择。赛马场旁边有动物园,亦十几种动物供大家观尝。下面我们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马仙洞的基本情况。白马仙洞位于离石和中阳交界的九凤山上,该洞是一个狭长、 雄奇的天然溶洞。洞全长一期工程开发1100 余米,洞口与洞底的相对高差是268 米,洞中宽敞的一块是“放马滩” ,过放马滩之后还有出路,只是千百年来, 古洞过于奇险基本没人进去过。白

4、马仙洞自古以奇险著称,被称为华北第一险洞, 据碑文记载是皇帝的别馆,而且是上古仙翁“赤松子”炼丹之所。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塘曾进入此洞祈雨,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唯一发生过的一次。从前皇帝祈雨要沐浴戒斋,到天坛、地坛敬告天地,但是石敬塘在太原称帝之后,没来得及建,听说白马仙洞祈雨很灵, 就来到这里祈雨。 据说当时就下起倾盆。大雨关于白马仙洞, 顾名思义,它的名字就赋予它神秘的色彩,在当地有很美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距此 5 公里的下王营庄村有个农民,名叫王芝,三十来岁,家里只有年逾花甲的老母在堂,居住三孔破土窑洞。王芝从小聪明伶俐好下棋。常在村里围看老人们下棋,经常忘记回家。因为家穷自制桦木棋

5、子,向村里棋艺高的老者讨教棋艺。没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3 - 过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王芝在洞沟口种有几亩薄地, 一年收成也只够勉强糊口。一次从洞沟砍柴回来, 路过洞沟口自己的地, 突然看见一匹白马在他地里啃庄稼,于是把白马赶跑了。这样的事连续发生了三次。第三次的时候,他看到后,放下柴禾,把斧子往腰间一别,下定决心要逮住白马,把他交给马主人。于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靠近白马,发现白马不仅体格匀称健壮, 而且全身雪白无一根杂毛。 他从未见过如此好马,心中十分喜欢,但是就在他即将抓住马的瞬间,白马突然跑开了。马跑他追,他快马快他慢马慢,白马也似乎在故意等他,这样追追停停,追了很久却总抓不

6、住。 当追到九凤山时白马突然跑进了一个山洞,王芝也跟了进去, 洞内黑乎乎一片,但是前面似乎有一道白光在闪烁。他随白光时而攀爬,时而钻行,追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一处宽敞之地, 这是白马突然神奇般的消失了。只是见石壁上有长约一尺、高约 5 寸的形似马的影像,当地人讲马已经坐化了,这个影像至今仍清晰可见。 没有追到马王芝转身要走, 这时看见两白须老翁在前面高处下棋。也就是棋盘山。 只是与平常不同, 只有棋子,没有棋盘,非常奇怪。王芝蹲下身子,把斧头从腰间抽出放在地上, 仔细观棋阵。发现两位老者棋艺精湛、 高深莫测。正在入神之时,不觉地喊了一句:“丢马就输”,两位老人同时侧视微笑说: “孩子,看你的斧子

7、。 ”王芝低头一看斧头竞已生锈,斧把已腐烂成渣,再回头一看,老人竞消失了,但棋子还在。王芝返洞而出, 这才想起来,自己砍柴未归,心想这么长时间母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4 - 亲一定着急了, 于是匆匆返回家让他奇怪的是回到村子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家。于是揉眼细看,村子大变模样。人们都已经不认识他了,只能寻找一些村里的老人,一打听,方知他打柴未归的事,已是陈年往事,都已过了几十年的事了。 这也正是人们平常所说洞中方一日,凡世几十载。 之后他多方找到打听老母亲坟墓,坟前松树粗高挺拔,显然已去世多年,便给老母上香磕头之后走了。路过河边,在水中看见自己的模样,仍然是青春依旧。从此王芝再没回来,村里

8、人也因此知道了白马仙洞的存在和这个神奇的故事,代代相传。当地人便认为王芝成了这个洞的主人,也就是现在供奉的“洞主爷”。众所周知,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被称之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就是从黄帝开始的。五千多年前, 黄河流域有两大部落, 一个部落的首领是后人称为炎帝的神农氏。他教给人们耕作种植。还有一个是发明战车的黄帝、轩辕氏。当时,在东方一个强大的部落叫蚩尤,蚩尤打败了炎帝。 黄帝团结中原各部落打败了蚩尤,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段传说大家都知道,不过大家却不一定知道, 黄帝也曾经来白马仙洞居住过。所以白马仙洞也称之为“黄帝之别宫”。还有关于赤松子的传说。据说,赤松子是炎

9、帝手下的一个仙人,因他常年赤身裸体,生活在松林之中,故称之为“赤松子”。他的本名已被人遗忘了。 这位赤松子大仙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曾担任过炎帝的雨师。由于黄土高原降雨较少, 遇干旱之年,炎帝就让赤松子求雨,逢求必应。后来炎帝、过世后,赤松子想到自己早晚会死,到时就没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5 - 人为民求雨了。 于是他索性住进白马仙洞之中,想用洞里的宝石和矿物提炼出能和白马仙洞一样存在亿万年的长寿仙丹,使自己长生不老,永远为民求雨。白马仙洞宝石很多,有些能使人羽化升天,赤松子误食那种仙丹之后,飞离人间,再没回来。后人在这里求医问药。关于白马仙洞的传说许多都与“成仙”“成神”有关,它仿佛就是人界

10、与仙界之间的一个通道, 三界的道大门, 这使白马仙洞因此充满神秘色彩。我们现在进入九凤山中, 白马仙洞就坐落在这里。 至于“九凤山”这个名字的来历, 据说就是由九只凤凰变成的。 当地人传说是十只凤凰,最后一只留在洞中,也就是洞中一个名为“凤凰山”的景点。关于凤凰山的故事我先卖一个关子,待会儿再给大家讲述。进入洞中,大家一定很好奇,白马仙洞这个天然洞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奇洞是受贺兰山字形构造东翼雏形出现于上古早期的吕梁运动,至三世纪末的印支运动东翼轮廓初步形成,燕山二期运动使太行开始升起,地形高差加大,就形成了华北断块区岩溶化最强烈的时期,形成了大量溶洞,白马仙洞就在那时形成。也就是洞的奇险。千百

11、年来使白马仙洞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与故事。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白马仙洞的入口处,下面请各位跟我一起进洞遇仙,祈求您一生平安、升官发财。有信徒的,您也可以烧香跪拜许愿,还愿布施。再次的在进洞前提醒各位游客,女士们最好别穿高跟鞋,因为洞里有近似垂直的扶梯,光滑的石板路,容易滑倒。 10 岁以下、 75 岁以上老人小孩,必须有家人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6 - 陪同。神仙之所,请大家不要大声喧哗,注意文明,注意卫生,不随便吐痰,不乱扔果皮垃圾, 带小孩的忌洞中大小便。 俗话说心诚则灵,让我们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开始登天探险。当我们进到洞里时,观察一下四周石壁,很多地方都是黑色的,而

12、且我们全程同样会看到很多地方是黑的,但是石壁本质并非黑色,应该是通体亮白,这是由于历代以来人们拿着火把进洞祈雨、游玩、探险遇仙,年长日久,石壁就被熏成黑色的了。我们看到洞里有许多钟乳石,这些钟乳石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慢慢的形成的。所谓“万年一公分”就是说一万年才可以长一公分。由此可见,白马仙洞的形成已经历了亿万年的历史。 在洞内类似钟乳石所形成的景致随处可见,其造型其特可谓是精美绝伦,恍如人间仙境。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洞内第一道景观放马滩,它是白马仙洞中最为宽阔的地方,面积近8000 平方米。据传说白马就是将王芝引到了此处,白马突然消失坐化于石壁上。就在我们刚才欣赏的古诗旁,有一酷似马的小石突

13、出于石壁之上,这就是白马坐化的影像。各位游客请看,在放马滩前方有一堆乱石堆成的山,就是“棋盘山” ,据说正是王芝看两位仙人下棋的地方。现在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像棋子一样的石包,都是由岩溶水滴落而成。其中有一枚呈棕红色,略有光泽,看起来与众不同,被称为“红老帅”。王芝成仙后仍经常在这里下棋, 只是棋子上再也没有字, 这里的玄妙就不是常人能破解的了。咱们现在往下看 ,从这里再往下走就是甘霖洞,又叫“祈雨坛”,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7 - 是人们祈雨的地方。 过去每逢天旱之年, 方圆数千里的民众都要来九凤山白马仙洞祈雨。 当时东至晋中一带, 西至陕北一带,都来此祈雨,甚至地方官员也亲自来此跪拜祈雨。

14、在近代,老百姓祈雨规模之大,人员之多,声势浩大。祈雨着从村里到白马仙洞要光着脚,头戴柳枝编的柳圈(就是柳帽) ,敲锣打鼓,相随人员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二十人。到了洞口,首先拜见道观各神,部分人长跪在渊济阁洞主爷爷和洞主娘娘像前,等待进洞祈雨者归来。在洞中祈雨着,手执火把,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甘霖洞”后,手拿祈雨的瓷瓶跪在龙王佛像前接水。 “甘霖洞”顶部有两个酷似女人乳头的石尖在滴水。如果接水顺利的话,刚好接水左右逢源,接完左边的水正好右边的落下来,说明今天祈雨成功,马上会有雨降临。如果接水不顺利时,把瓶放到左边时右边落水,说明祈雨失败。待接满水后,小心翼翼端出洞口,将水供奉洞主, 再烧香叩拜。

15、然后将洞主倾入楼轿, 八人将楼轿抬上,敲锣打鼓迎回村里。这种祈雨场景在当时也是一大盛事。下雨后,村里杀猪宰羊,回谢洞主,将洞主像请到楼轿内,再次敲锣打鼓送回洞口。现在白马仙洞附近年近六旬的老者都参加过或亲眼见过。明代万历年间,永州(今湖南永州市)知府许天球有一首诗,描述了九凤山春景、白马仙洞仙姿以及渴望降雨的美好心愿。春郊联髻访仙踪,洞口桃花色正浓。白马已随黄鹤远,苍虹尤见紫苔封。重峦殿古悬云塌,绝涧崖空泻石潨。为报山灵元应祷,甘霖时沛慰三农。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8 - 甘霖洞上方这个小水池称之为莲花池,常年有水。在白马仙洞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石粉渗入水中, 别有奇效。饮用一口,清肠利咽

16、;用此水洗手洗脸可消除疲劳,还有祛痘美容之功效;常用此水洗头,头发永葆乌黑发亮。大家请看这边,有一个小池子,称为“白龙池”。当我们抬头看石壁右侧时, 会出现一个形如瀑布的洁白的钟乳石,它是由于水流侵蚀而导致石灰岩与水在空气中经化学反应凝固而成形成。高约2 米,宽约 2.5米,乍看像百叶垂帘,气势非凡。细看则如一缕缕丝织的燕窝,又像千孔万结的蜂巢。 在白龙池后石壁上可以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 历经千年依然字迹清晰。 可见白马仙洞的确是一个充满仙气的神洞了。 大家请看这首北宋宣和三年写的这首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出他来,或者您也可以自己大声的读出来。随喜僧祖禅共此洞深广到九泉,幽冥至近二轮边。此处未辩东西路,只此出洞见青天。再看这首写于明代永乐四年的古诗世人谁喜到九峰,暗想如同一梦中。不知天高几万丈,甚日何时到德明。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 - 9 - 经过专家论证, 这块石壁已经可以申报国家一级文物了。我们景区也在着手此事。现在看,在我们身边的这块石头是擎天石。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块石头几乎是靠最下面的这一点,而支撑起了洞顶壁的大部分重量,就这样支撑了上亿年, 才使得白马仙洞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