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7599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上学期学年上学期 2016 级级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2018 年 8 月 28 日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H 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结合 ADH 的受体促进ATP 水解过程,为 M 蛋白供能C.H2O 通过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 侧)D.M 蛋白促进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2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右图字母和箭头分别表示不同淀粉酶及其作用部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淀粉酶将淀粉

2、水解成二糖BG 淀粉酶可将淀粉完全水解C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D淀粉酶均可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3右图为中心体复制过程示意图,其中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S 和 G2 三个阶段,M 代表分裂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B新合成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中心体C分裂期时中心体参与纺锤体形成D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期(M)GGGDDMG2SG14在细菌的细胞膜上有一种青霉素结合蛋白,它负责细胞壁成分中肽聚糖的合成,青霉素可与其结合,并使该蛋白活性丧失。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青霉素会影响细菌的分裂和生长B细菌若产生青霉素酶则可以耐青霉素C人体膜蛋白中也存在青霉素结合蛋白D细菌的

3、抗青霉素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5.在充满 N2与 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68h 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导致 O2含量上升B若在 8h 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呼吸酶的活性下降导致呼吸速率下降C910h 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10h 时能产生 ATP 的结构是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 观察到分裂末期有的细胞内细胞板正在向四周扩

4、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7如图所示,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先祖厌氧真核细胞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分裂繁殖的事实不支持内共生假说B.根据此假说,线粒体的外膜是从原始的真核细胞的细胞膜衍生而来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结构不同于细胞膜和其它细胞器膜,不支持此假说D.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菌后使其解体,解体后的物质组装成线粒体8.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

5、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核孔复合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 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9在小鼠大脑海马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后几小时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髙 23 倍,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下图所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突触后膜上 N 受体被激活后,Ca2+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B.胞内 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改变 C 酶

6、空间结构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突触后膜受体进入胞内D.C 酶被激活后促进胞内 A 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10.抗利尿激索(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B.抗利尿激素缺乏时,管腔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形成吞饮小泡进入胞浆C.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可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D.机体缺水时会引起肾小管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减少11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 H 2 O 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 CO 2 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

7、定是原核生物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A B C D 12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实验以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 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 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2

8、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在 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在 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 10时的 2 倍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右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的,请据图回答第13 和 14 题:13在光照强度达到 10klx 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提高的植物是( )。A. 阴生草本B. 苔藓和藻类C. 阳生草本和小麦D. 高梁和玉米14该实验进行的条件是适宜的( )。A. 水分、温度和光照强度 B. 温度、C02浓度和光照强度C. 水分、温度和 C02浓度 D. 温度、水分、C02浓度和光照强度1

9、5.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弄清许多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用3H 标记氨基酸弄清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B.用14C 标记 CO2探明了 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用18O 标记 H2O 和 CO2有力的证明了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16.在 a、b、c、d 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2和 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图。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2外还有酒精B.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C.c 条件

10、下,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d 条件下,产生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不易扩散和转移C.醋酸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D.发育中的蝌蚪其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18图 1 表示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植株 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 2 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 1 中时间 a、b、c、d 依次发生了图2 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A.B. C. D.19.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对值不同条件1086420CO2释放量O

11、2吸收量a b c d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5B2 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C1、3 和 4 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某植物细胞内 1 过程产生的 O2若参与到 5 过程中至少需穿越 4 层生物膜结构20如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3。为测定 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与 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BC02的固定宴质上是将 ATP 中的化学

12、能转变为 C3中的化学能C单位时间内 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D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都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21. 将玉米种子置于 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ATP,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B.胚乳的营养物质在萌发过程中全都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C.在萌发的 96120h 阶段,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 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下降,

13、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2. 如图表示一种概念模型,下列各组概念中与 a、b、c、d、e 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 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核糖C. 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菌、蓝藻D.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23. 科研人员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并将其放入测定仪器内的生理盐水中保持活性,然后按图示顺序想生理盐水中依次加入相应物质,其中 X 物质不包括还原氢,从加入线粒体开始测定 O2消耗速率,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向光说法,错误的是A. 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高能

14、磷酸化合物是 ATP 和 ADPB. 图中 X 物质表示丙酮酸C. 区间内,线粒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D. 图示 4 个区间中,线粒体内有水生成的区间只有24下列属于控制自变量的操作且正确的是A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 pH 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B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多盏功率相同的灯泡控制变量C在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试管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D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不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25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事件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

15、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光合作用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 B C D26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0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以下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 L 点时,叶绿体中 ADP 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 CO2总量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 P 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D.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 O2浓度应调节到图乙中 N 点对应的浓度27.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间期复制后染色体数和 DNA 数加倍B.后期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 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28.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