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6671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双十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热身考届高三热身考 2018/6/12018/6/1文综试卷文综试卷1. 殷墟卜辞中的“东土”一般认为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A. 分封制开始显现作用B. 商受到周威胁而被迫东迁C.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D. 区域文化融合的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 材料没有提到作为地方管理制度的分封制,故排除 A;材料中没有反映“东土”是因为周的威胁造成的,排除 B;结合所学,夏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 C;由材料“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说

2、明商文化在“东土”的扩散与融合,故选 D。2.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 ,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答案】C【解析】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依据,这体现了儒学的地位, “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并不能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故 A 错误;察举之士“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 B 错误;“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体现了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说明当时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3、,故 C 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士族门阀遭到抑制,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授试以职参加考试”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D.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答案】D【解析】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都城”大都直接通往杭州,这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反映的是政治中心的转移,所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治重心转移而非经济重心的转移,选项 A

4、 不符合题意,排除;隋朝和元朝时经济形态尚未变革,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是二者的共同点,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4.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 “冲”指地当孔道, “繁”为政务纷纭, “疲”是赋多逋欠, “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A. 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 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C. 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D. 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

5、选派官吏”来看,说明清朝政府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即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故答案为 C 项。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 A 项;B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发展交通,排除 D 项。5.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年份1875 年1905 年1919 年1931 年比重781%787%6553%616%A. 传统棉纺织业仍有一定的生命力B. 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C. 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D. 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答案】A【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6、,1875 年到 1931 年,中国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基本稳定,变化不大,这说明传统棉纺织业仍有一定的生命力,故选 A;B、D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与材料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错误。故选 A。点睛:数据类选择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数据,据此得出数据变化规律。通过材料中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依然较大这一信息,可得出中国自然经济在近代仍然占据主导作用。6. 近代以来,小农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窘态日益显现,致使民间私人借贷和高利贷盛行。1923 年,中国华洋义赈会开始扶持农民组建合作社以寻求突破,发展颇为可观。由此可知近代合作社的探索A. 依赖封

7、建财团的支持B. 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C. 符合农业发展的需求D. 照搬了苏联集体农庄模式【答案】C7. 1936 年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湖南、江西、广东三省商定,拨付专款,用于重工业建设。同时,向德国订购了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设备。这表明国民政府A. 积极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B. 完成了抗战前的经济准备C. 加紧对南方红军军事围剿D. 开始调整全国的工业布局【答案】A【解析】1936 年抗日战争形势日益严峻,国民政府加强重工业建设,向德国订购设备,其目的在于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故 A 正确;“完成了抗战前的经济准备”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能说明经济准备都已经完成,故 B 错误;193

8、6 年红军已经完成长征,转移到北方,故 C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国民政府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开始时间,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36重工业建设,向德国订购设备”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形势日益严峻,国民政府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8.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但政府财政补贴负担重,最后出现了粮食统购“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为此,我国政府A. 鼓励发展乡镇企业B. 提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C. 实行对外开放战略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

9、】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这违背了市场规律,导致“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其解决办法是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故 B 正确;乡镇企业与粮食生产无关,故 A 错误;1980 年已经开始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且对外开放战略与粮食生产没有直接联系,故 C 错误;1978 年底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时间: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时间的选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违背市场规律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其它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9. 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

10、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A. 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B. 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C. 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D. 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答案】D【解析】 “酒神颂歌”说明雅典人并不反对神性,故 A 错误;这些庆典活动内容没有增强公民民主权利,与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故 B 错误;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问题,故 C 错误;“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活动有利于增强雅典公民意识,故 D 正确。故选 D。10. 据统计,18 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 3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

11、工厂,6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答案】B【解析】材料“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反映了生产规模较大,而动力机器的技术水平高于珍妮机或骡机,这说明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故 B 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故 A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分工细密的问题,故 C 错误;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 D 错误。故选 B。11. 苏联自 1928 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

12、32 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 1937 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 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 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B.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C.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D.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苏联工业化实现,从而减少了机器的进口,故 C 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故 A 项错误;1937 年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正在缓解,故 B 项错误;机器进口量的大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关,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时注意时间信息“1937 年” ,依据所学知

13、识可知,1937 年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因此减少了机器进口。12. 二战后,美国不断发生种族危机,这引起国际舆论尤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批评,这迫使联邦政府不断推进民权改革。同时,美国政府也利用改革的成果,向国外讲述了美国种族和民主的故事,宜扬民主是解决美国种族问题的唯一方法。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和平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流B. 美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远远不如苏联C. 国际关系格局影响社会发展D. 美苏通过输出价值观争夺文化霸权【答案】C【解析】苏联对美国种族危机的批评,以及美国方面“不断推进民权改革”和“宜扬民主是解决美国种族问题的唯一方法” ,受当时冷战格局下美苏争霸的影响,因此从材料信息来

14、看,国际关系格局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故答案为 C 项。A、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之利”

15、 ,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1550 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

16、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 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在影响方面的不同之处。【答案】 (1)宋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对外贸易发达。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实行一条鞭法,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2)不同: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虽然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