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4267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与处理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如下:(一)能按照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二)会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

2、(三)能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四)掌握方法论分析法(五)会分析教材的重点,掌握处理重点的方法(六)会分析教材的难点,掌握处理难点的方法(七)能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教材重点的处理方法一般如下:1.教学过程要以重点知识为中心来展开。2.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2 总之, 只有正确分析好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中巧妙使用好教材内容提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巧妙合理使用教材,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发展学生想象,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目的。关键词:巧妙使用新教材

3、新课程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教材的内容、结构都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它不但文字美,而且设计独特。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3 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一、联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语文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的乌鸦想办法喝到水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把以下教具带进课堂来:“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石子和一张乌鸦的图片。”学生看到他们所熟悉的水、小石子,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这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乌鸦想喝到瓶子里的半瓶水,可是瓶口又小, 怎么办呢?

5、” 同学们积极开动小脑筋,个个想出了好办法。之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实际操作,学生认真的观看后,教师不用讲解学生就理解了“渐渐”这个词的意思。这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1、加强实地观察,激发学生思维。实验教材的情感美、节奏美,充分体现出生活化、情境化,4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特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事先采集了一些荷叶,让学生观

6、察。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读完后,我抓住荷叶的特征,提出了四个问题: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为什么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青蛙为什么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鱼儿为什么说:“荷叶是我的凉伞?”问题出来后,大家的思维一下被激起出来了,都能根据观察的结果,课本上的图、文进入到了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更主动、更活跃了。2、巧用教材障碍,引导学生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语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更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实验教材给我们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求知欲望、培养进取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培养学

7、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如在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秋天时,我让学生到野外、公园、田野、马路上去捡拾秋天的落叶,并把它制成标本,说出他们的名称、用途。不知道的问家长、找资料等。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几天后各种不同的、五彩缤纷的落叶和落叶拼起来的图案展示出来了。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培养了5 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3、适用教材空白,发展学生想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实验教材生动活泼,多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书中

8、的印刷空白,是黄金地带,甚至是白金地带,那儿可以写下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写下疑难问题,可以写下自己读书时所产生的灵感。适用教材空白, 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必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小兔运南瓜时,教材只给了小兔找到一个巨大的南瓜和最后把南瓜运回家了的两幅图,中间运的过程是空白。我启发学生想:又扁又圆比小兔大许多倍的南瓜怎样才能又省力,又完好地运回家?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补上了两幅空白的图。适用教材空白,鼓励学生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想象,创造性地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表达,思维得以锻炼,言语得以发展。4、利用插图积累语言课文插图往往是一篇文章的“

9、特写镜头”,有很多插图就定格在某一精彩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出示插图,让其看图读背。如少年闰土中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文中的少爷回忆6 少年闰土月夜在海边的瓜地里看瓜刺猹的情景。文中配了一幅与文字描写相应的插图。阅读这段文字,就相当于从上到下地观察这幅插图。利用这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又快又正确地积累这段文字。当学生看到插图中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这些背景时,很容易就能记住文中的句子:“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当仔细观察插图中的少年时,结合他的穿戴和动作,又自然而然地记住了下面的语句:“其间有一

10、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运用插图帮助学生背诵积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的印象还会很深刻。当需要背诵时,脑中立刻浮现出文中插图,图文结合,相应的文字也就呼之欲出了。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在使用试验教材时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不应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应放手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参考文献:1、 郭辉雄: 利用课文空白开发思维潜能(小学版), 2005、7 4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袁微子: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