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2419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发问千千万,起于一点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成于思 ,思源于疑。 ”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意识的产生,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提出了“ 苹果为何垂直往下落而不往天上飞” 的问题 ,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澡盆中洗澡时,提出了 “ 为何自己身体越往下沉,反而感到身体越轻 ” 的问题 ,从而发现了浮力定律。 事实证明 , “

2、问题” 正是创造的源泉和起点 ,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可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诱发问题,调动学生寻求问题,并通过适宜方式解答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敢问,需要问题有意义。学生问题意识产生萌芽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事实上,每个学生都爱问问题,而且从生下来那一天起他们积压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有无数个“ 为什么” ,很多同学为什么不爱问问题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存在许许多多的心理障碍, 担心提出的问题师生认为不是个问题而惹人笑话。或者是因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

3、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这种心理活动,对于害怕提问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的鼓励、有效的激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克服胆怯心理;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肯定其勇气, 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提问方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适时的组织学生讨论, 理清思路,找出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超越文本,向权威挑战。例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学生敢于提出这样的问题,外面的世界这样精彩, 这位隐者为何要执意隐居深山呢?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经过讨论,加深了隐者那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是敢问带来的课堂效益。二、

4、 创设问题情境,学会问题质疑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经常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产生矛盾的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学会质疑。 “ 学贵有疑 ”, “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泉” ,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这里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富启示性,要让学生在给定的困境中能发现新的问题。1.激情设疑,诱发思维。如教例如:我在教死海不死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死海的形成与死海的将来。这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于是有学生很快发现随着海水的蒸发, 死海面积在逐渐减小,那么蒸发面积也在减小,从而提出了“死海将来真的会死吗?”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

5、先果后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如教愚公移山一课时,可先设问: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怎样移的?移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这样,提出一些悬念, 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如教岳阳楼记一课时,可针对 “ 或异二者之为 ” 设计出一连串疑问: “ 二者” 是什么意思?文中指哪二者?迁客骚人为什么会产生这“ 二者” 感情呢?作者同意这 “ 二者” 之为吗?为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样扣住一词,带活全篇,疑问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判断推理,始终处在积

6、极思维状态。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某些课文言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教学孔乙已一课时,针对课文结尾: “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 可这样设问 “ 你认为孔乙已死了吗?为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进行了大胆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想象,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学生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有了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课堂上,爱提问的孩到底子不少, 然而相当多的问题把握不住知识要点,游离于教学目的之

7、外。 说到底还是不会提问,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才能逐步使学生达到善文的境界。就一篇课文的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 训练使学生掌握从如下方面提问的方法与技巧:1.、针对课文题目提问。针对课文题目提问,往往可以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主题观点。 记叙文针对课文题目可以从完善六要素的角度提问。如 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提出“ 谁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祥子为什么要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这样的问题。 议论文针对课文题目可以论题、论点的角度提问。如怀疑与学问这篇课文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提出“ 这篇议论文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怀疑与学问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说明文针

8、对课文题目可以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的角度提问。如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提出“ 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的前途如何?” 这样的问题。2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可以是针对课文重点词、难点词提问,也可以是针对课文重点句、难点句提问,还可以是针对课文重点段、难点段提问。不少课文中都有文眼,这便是重点词、难点词,许多课文中都有中心句、过度句,这便是重点句、难点句,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段便是重点段、难点段。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写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根据文章的文体去提问。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依据文体特点可以提出问题。例

9、如:说明文,可以?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方面发问;议论撇,可以从论点、论证方法、议论的结构等方面发问;小说,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主题、情节的设置与发展上去发现问题。4、从新旧知识的比较上去发现问题。在同一教学单元中的文章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这些恰恰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点。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和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再启发训练学生一些发散思维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如同中求异,异中找同;类比提问,对比提问;正向提问,逆向提问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贾雨村的几次笑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活动?这是同中求异。孔已己和范进的遭遇揭示了怎样的问题?这是异中找同。隆中对和出师表中都有交代 “ 三顾茅庐

10、 ” 的句子,各是哪一句?这是类比提问。窗这篇小说中两位病人的表现和内心世界各是怎样的?这是对比提问。孔已己排出九文大钱中的“ 排” 字揭示了其怎样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这是正向提问。 语段中能够揭示孔已己迂腐穷酸有意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一个动词是什么?这是逆向提问。当学生真正掌握了一定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问、学习,那学生就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四、培养 “ 问题意识 ” 应注意的问题1、科学性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征,实事求是,才能卓有成效。2、隐蔽性和启迪性问题设置不能过于简单明了,要具

11、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思维能力得以发挥。3、 维护强化学生的 “ 好奇心 ”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展创造活动,它是创造力成长的动力,也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善待好奇心,保护好奇心,培养好奇心。总之,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尽量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 宽松地探讨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环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授人以鱼”

12、为“授人以渔” ,促使学习素质提高,改变“师生问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愿意提问,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是一条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谗口中学莫我智 邮编: 743022 电话:093236561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 、“勇于创新的精神“。我认为强化问题意识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始于问题 “、“发问千千万,起于一点问

13、“,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可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的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的。一、诱发动机,使学生想提问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但是这颗种子由于没有获得适宜的条件而没有萌发。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意识呈潜在状态。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为这颗种子寻找“温床 “

14、诱使它萌发,以激发这种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为动态的显在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1 、转变学生观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常规。随着这种状况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化了,并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事。可见,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先转变学生的旧有观念,使其想提问。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讲授一些有关发问的名言:孔子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 ;爱因斯坦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宋代学者陆九渊的“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讲授一些有关发问的事例:牛顿由于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瓦

15、特由于发问发明了蒸气机等。 2 、创设问题情境思维通常是由情境的激发开始的,可见问题意识的产生有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感,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内驱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一值 ?锰教值奈侍狻 ? 二、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提问学生有了提问的动机,想提问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却不愿意把问题提出来。经过研究、调查我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还存在害怕心理:害怕在课堂上提的问题会影响老师的教学程序而招致批评;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嘲笑对象。而不提问也就不会被批评、不

16、会被瞧不起、不会被嘲笑,所以中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发问。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1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罗斯杰认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 。课堂上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提问的关键。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所以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要抛弃高高在上的思想,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2 、改变提问的形式和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是“怕“,而 “ 怕“主要来自于别人。所以改变提问的形式和时间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于是我在教学中改变提问形式,让学生以不计名的方式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或者改变提问的时间,把课上提问的时间向课堂之外延伸,最终再由课外转向课内。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提问当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的提问。如果处理不好,刚刚得到消除障碍的心理,又会重新封锁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