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402243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郑重地写在旗帜上。,材料二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思考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要牢

2、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提示:(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事实。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3、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1 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 的前进方向。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 为指导,以培育 、 、 、 为目标,发展面向 、面向 、面向 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现代化,世界,未来,马克思主义,4坚持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 。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

4、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 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 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 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斗志,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思想基础,4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

5、想活动的 、 、 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 为指导,用 引领社会思潮,既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和 。,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 。 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 。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以及 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中国当代

6、先进文化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2)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面向现代化”就是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服务;“面向世界”就是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世界前沿、体现时代精神,广泛汲

7、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面向未来”就是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精神和知识水平上不断提高。,“民族的”即民族性,就是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就是要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保持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科学的”即科学性,就是文化建设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大众的”即大众性,就是既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又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坚持这一价值取向,中国先

8、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离开了这一核心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注意:一般而言,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其内涵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深

9、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它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的产生。尽管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3)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4)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因为:坚持

10、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需要主心骨。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1、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对文化发展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阶段性特征,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4中国特色社

12、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为什么还要面向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浓郁深厚的中华民族特点,是一种先进的民族文化。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基础和前提,世界文化就是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强烈的吸纳性。通过广泛联系和交流,博采众长,以丰富和提高自己,是这个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竞争发展中,既有吸纳又有排斥,既有融合又,有斗争,既有渗透又有抵御的当今世界,我们必须善于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用清醒的头脑、世界的眼光、宽阔的胸怀

13、,在同其他文化的联系和交流中,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和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多彩,绚丽辉煌。,例1 (2009福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 )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A B C D 解析 表彰劳模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无必然联系,故不选;中的“杜绝”说法太绝对化,故排除;符合题意。 答案 B,例2 (2007山东文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

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 解析 文化多样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是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其方向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综合上述知识,我们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为C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