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011987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养护与管理讲座ppt培训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面养护与管理,第一节 路面功能及其评价,一、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确定 弯沉测定 结构承载能力评价 二、路面结构损坏状况 损坏类型 损坏分级 损坏调查 损坏状况评价,三、路面行驶质量 平整度测定方法 国际平整度指数 行驶质量评价 四、路面抗滑性能 测定方法 抗滑性能评价,一、概述 1. 路面管理系统划分为网级管理和项目级管理 (1)网级管理的内容 分析路况; 规划路网; 优化排序 经济分析; 计划实施 (2)项目级管理的内容 路面结构分析;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经济评价; 优化排序; 方案实施,第二节 路面管理系统简介,2. 路面管理系统的要素 (1)道路使用性能状况日常检查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

2、2)使用性能评价模型 (3)养护对策模型 (4)设施使用性能预估模型,3. 路面管理系统的功能 (1)可通过检查手段采集到的客观资料来说明路面状况,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出现的和存在的问题; (2)可迅速,及时的查询有关管理信息、数据、资料等,利用客观的数据来分析解决日常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3)可以利用具有一定可靠性的预估模型预测未来路面状况的发展变化及采取养护和改建措施的对策; (4)申请投资时,可以用客观的数据为依据,并可以论证不同投资水平对路段、路网状况和服务水平的影响;,(5)为合理、有效、科学地分配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提供费用效益最佳方案; (6)

3、可合理评价各种设计方案,为选择费用效益最佳方案打下基础; (7)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可考察、评价设计、施工乃至养护,改建工作的情况,为改善和更新不合理的设计、施工、养护方法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8)实施管理系统带来管理方式和观念上的更新。,二、路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1. 路面管理系统涉及到:路面的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相关工作及与上述工作相关的数据库以及在养护和修复中的应用。 2. 确定路面状况的常用关键测试 (1)不平整度(与行车舒适性相关); (2)表面破碎; (3)弯沉(与结构承载能力有关); (4)表面摩擦(与安全有关)。 以上四项指标和养护、用户费用一起被看作为路面的输出参数,即它

4、们是确定路面是否令人满意的变量。,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性能相关数据 历史性相关数据 政策性相关数据 几何性相关数据 环境性相关数据 费用性相关数据,规划与计划,设 计,施 工,研 究,养 护,项目选择,三、路面损坏的预测模型 1. 建立路面损坏预测模型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1)满足要求的数据库; (2)包含影响路面损坏的所有重要因素;(3)认真选择能代表实际情况的预测模型的形式; (4)合理评价模型精度的标准。 2. 预测模型的分类: (1)基本类型:确定性和概率型 (2)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分为: 纯力学模型 力学经验模型 回归模型 主观模型,四、决定需要维修年和实施维修年 实施维修年:在拥有

5、足够资金的前提下,改建已达到最大容许破坏程度的路段的年份。,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及改建对策选择,路面改建的预测时间及实施时间,第三节 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一、沥青路面的破坏 路面破坏分类: (1)结构性破坏: 是路面结构的整体性或其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破坏,严重时已不能承受车辆的荷载; (2)功能性破坏:如由于路面的不平整,使其不再具有预期的功能。,二、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1. 泛油 (1)成因:混合料中沥青用料偏多,沥青稠度太低;由于低温季节施工,表面嵌缝料散失过多,待气候变暖之后,在行车作用下矿料下挤,沥青上泛,表面形成油层而引起泛油。 (2)易发生区域: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路面

6、 (3)处治方法:根据泛油的轻重程度,采取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予以处治。,二、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2. 波浪 (1)成因:由于沥青洒布不均匀形成油垄,沥青多处矿料厚、沥青少处矿料薄,再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 (2)易发生区域:交叉口、停车站、陡坡路段行车水平力作用较大的地方。 (3)处治方法:轻微的波浪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严重的波浪则需要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二、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3. 拥包 (1)成因:在行车水平力作用下,沥青表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则易产生堆挤拥包;由于所用的沥青稠度偏低,用量偏多,或因混合料中矿料级配不好,细料偏多而产生。 (2)处治方法:只能用铲平的

7、办法。 4. 滑溜 (1)成因:由于行车作用造成,矿料磨光,沥青面层中多余的沥青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泛油,也易形成表面滑溜。 (2)处治方法:加铺防滑封面来处治。,二、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5. 裂缝 (1)纵向裂缝: 成因:因填土未压实,路基 产生不均匀沉陷或冻胀作用所造成;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间过长,或接缝处压实未达到要求,在行车作用下形成。 处治:较小的裂缝灌入热沥青材料加以封闭处理;较大的裂缝用填塞沥青石屑混合料方法处理。 (2)横向裂缝: 成因:冬季气温下降,沥青路面或基层收缩而形成;基土干缩或冻胀产生的裂缝。 处治:较小的裂缝灌入热沥青材料加以封闭处理;较大的裂缝用填塞沥青石屑混合料方

8、法处理。 (3)龟裂和网裂: 成因:路面整体强度不足,沥青面层老化,形成闭合图形的龟裂和网裂。 处治:大面积的龟裂和网裂采用加铺封层或沥青表面处治,龟裂和网裂严重的路段,进行强补或彻底翻修。,二、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6. 坑槽 成因:面层的龟裂和网裂未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形成。处治: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四周涂刷热沥青后、从基层到面层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填补,并予夯实。 7. 松散 成因:采用的沥青稠度偏低,粘结力差,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有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大多发生在沥青路面使用的初期。 处治:基层湿软,则应清除

9、松散的沥青面层后,重新压实,待基层干燥后再铺面层。,二、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8. 啃边 成因:路面过窄,行车压到路面边缘而造成缺损,边缘强度不足,路肩太高或太低,雨水冲刷路面边缘。 处治:设置路缘石,加宽路面、加固路肩。有条件时设法加宽路面基层到面层宽度外2030mm,三、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 1. 旧沥青再生:将旧沥青路面材料经过回收、破碎、加热、掺配新料和再生剂、拌和等处理,恢复原有沥青材料的性能。 2. 旧沥青分类: (1)按再生材料制备场所不同分为:厂拌法,路拌法 (2)按再生材料的用途分为:铺筑面层,底层 (3)按再生材料加热情况分为:冷拌,热拌,第四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养护,一

10、、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变坏,以至出现各种类型的损坏现象,大体分为接缝破坏和混凝土面板损坏两个方面,损坏性质也可分为功能损坏与结构性损坏两个范畴。,(一)接缝的破坏 (1)挤碎 (2)拱起(3)错台 (4)唧泥 (二)混凝土板本身的破坏 (1)断裂(2)裂缝,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 (1)填缝料的填补 (2)裂缝的修补 (3)麻孔、剥落、局部磨损和坑洞的修补 (4)大面积磨耗的处理 (5)断裂的修理 (6)整仓修复 (7)罩面,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 为了应用快速修补技术,修补材料宜具备以下性质: (1)有快硬高强的特性,以便在较短的养护期能满足开放通车的强度要求;(2)初凝时间不少于45min,以利于施工操作; (3)具有便于施工的和易性; (4)与旧混凝土与沙浆有较高的粘结力,粘结抗折及粘结抗剪强度不少于修补材料自身强度的50; (5)硬化过程中收缩小,其干缩值宜小于千分之三; (6)28d龄期模量值与一般混凝土模量接近; (7)与旧混凝土颜色接近,以满足美观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