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滞销谁之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0506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咖啡滞销谁之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咖啡滞销谁之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咖啡滞销谁之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咖啡滞销谁之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咖啡滞销谁之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咖啡滞销谁之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咖啡滞销谁之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来源袁柏欣(小粒咖啡经销商)周星乔:小粒咖啡采购商杨兰若:普洱是政府官员白羽:普洱市农科站技术员毛云:茶农1、炭烧咖啡雀巢咖啡麦氏星巴克两岸等使用的咖啡豆中80% 是云南小粒咖啡。2、说起云南普洱市,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那里的普洱茶名满天下。其实,普洱市不但产茶叶, 还盛产咖啡, 不但种植历史超过百年,种植面积和产量还能占到全国数量的一半。今年以来。普洱市的咖啡突然出现了滞销现象。究竟什么原因? 3、云南省是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占产咖啡原豆的98% 以上。去年全国咖啡总产量 5 万吨,而云南省普洱市的咖啡产量就达到了2.8 万吨,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普洱市的咖啡是否真的

2、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呢?这里的农户目前又是什么情形呢?记者来到了普洱市大开河村咖啡种植户董润琼家。4、董润琼说,她家种植了10 多亩咖啡,每年12 月开始,咖啡果开始逐渐成熟,采摘下来的咖啡果经过清洗、晾晒、烘干、筛选等步骤就会变成这样的一粒粒咖啡豆,咖啡豆再经过碾压脱壳处理的工序后的产品叫做咖啡米,而咖啡米就是农户最终销售出去的产品。董润琼说,在收购商收购前,他们就会进行脱壳这一工序,不过目前,收购的时间还没有确定,自己仓库里这些咖啡豆没有经过脱壳是为了便于保存。董润琼说今年咖啡米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是销售情况却和去年大不一样,去年在 3月份的时候,他们家的2500 公斤咖啡米就已经销售一空,而今

3、年到了现在居然一斤也没有卖出去。和董润琼同村的咖啡种植户老冯也遇到了与去年的销售大相径庭的情况。5、老冯种植咖啡已经有20 年了,目前,他的种植面积有30 多亩,去年他家的咖啡米产量有 7000 多公斤,今年达到了8000 公斤,产量提高了,销售却不太理想。老冯说,去年自己在 3 月中旬份就已经把咖啡米卖完了,今年,到目前为止只卖出去了3 吨。像董润琼和老冯这样的咖啡种植户遇到的销售情况,在大开河村还有不少。普洱市另一个咖啡种植大村南岛河村的咖啡种植户也有类似的情形。6、罗恒春种植了40 亩咖啡,今年咖啡米产量达到了8 吨。7、据大开河村支部书记华红林介绍,今年,全村咖啡米的产量在1800 吨

4、左右,比去年的增加了 300 吨,而去年这个时候,全村的咖啡米基本已经销售完毕。大开河村支部书记华红林:我们就是卖了一千吨左右后期的 800 吨还在我们农户手里。大开河村还有40% 以上的咖啡米没有销售出去,而南岛河村的销售情况略好一些,总产量 3000 吨,目前还有340 多吨没有销售。在普洱市,产咖啡各个村不约而同出现了没有销售完的情况。8、那么,占全国咖啡米产量50% 以上的普洱市,整体销售情况又是什么样呢?在普洱市政府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记者得到了这样的数据,普洱市全市今年咖啡米产量今年预计在3万吨左右,目前已经销售了2 万吨,滞留在农户手中的还有几千吨。9、 1892 年, 法国 传

5、教士田神父在云南 一个叫朱苦拉的地方试种咖啡成功。至今朱苦拉乡仍生长着有90 多年树龄的咖啡树24 株。朱苦拉村的咖啡林朱苦拉是一个神秘、传奇、美丽的自然村寨,隶属于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 朱苦拉村委会,位于金沙江 支流渔泡江畔,这是一个大理州、楚雄州、丽江市3 地交界的地方。100 多年前,朱苦拉叫“若客来”(彝语),彝语的意思是弯曲的山路。1892 年,由于法国传教士田神父的到来,将彝语的精华与法国人的浪漫结合,于是有了朱苦拉这个名字,后人把朱苦拉译为“人间天堂”之意。据介绍,1892 年,法国传教士田神父为了自己喝咖啡的需要,用咖啡果在教堂门外繁殖了第一株咖啡树,之后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树,栽

6、种在教堂周围。从那时开始, 朱苦拉村开始了咖啡种植,村子周围从此一直都被咖啡树包围着。村里年纪最大的两位长者杞光辉和李福生 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 最古老的咖啡林的形成。朱苦拉虽然贫穷落后,但它是一个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除了全民种植咖啡,村民们都有喝咖啡的传统:自种、自磨、自煮,现在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喝咖啡的习惯。这里的村民们对咖啡树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效益,村民们也不舍得砍掉一棵咖啡树。朱苦拉村接待宾客是用当地的咖啡和核桃,虽然用土罐罐煮出来的咖啡味道不是最好,但这种原始喝法却体现了朱苦拉村民们对咖啡的热爱,也是对来宾的最高礼仪接待

7、。独特而浓郁的原生态咖啡文化,让每个认识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心叹,这里不愧为中国咖啡第一村。古教堂10、朱苦拉咖啡林属于阿拉比卡豆( Arabica)云南小粒波邦(bourbon )和铁毕卡(Typica )品种。小粒咖啡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 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则味酸,太低则味苦。小粒咖啡多数植于海拔1100 米左有的干热河谷地区,所以酸味适中,香味浓郁且醇和。云南的不少地区有适宜小粒种咖啡生长的独特环境,出产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临沧、保山 、普洱、西双版纳、德宏 等地州。11、保山潞江坝气温平均为21.5,最高达40.4,终年基本无霜。这里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浓而不苦

8、、香而不烈,颗粒小面匀称,醇香浓郁,且带有果味,是公认的最佳小粒咖啡产地。这里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颗粒小面匀称,醇香浓郁,且带有果味而驰名中外。12、国际咖啡组织品尝专家在考察了云南咖啡种植及初加工基地后,将云南咖啡评价为哥伦比亚湿法加工的小粒种咖啡一类,为世界上最高品质的咖啡。13、铁毕卡(Typica )和波邦(Bourbon )这两个经典的优质咖啡品种为云南咖啡主要栽培品种,1991年又从 肯尼亚 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种(抗病毒能力更强,产量更高)。属阿拉伯 种(又称小粒种)的变种。由于这两个品种形态和习性相似,因而两者多混合栽培。14、铁毕卡咖啡原产于埃塞俄

9、比亚及苏丹 的东南部,是西半球 栽培最广的咖啡变种。植株较健壮,但不耐光照,在夏威夷 产量较高。铁毕卡顶叶为红铜色,称红顶咖啡。波邦咖啡是小粒咖啡中仅次于铁毕卡的变种。主枝最初和主干呈45 度向上生长,随果实负荷下下垂, 侧枝节部较密,结果多, 产量较高。但浆果较小,成熟较慢。波邦顶芽嫩叶为绿色,称绿顶咖啡;卡第摩Catimor 是铁毕卡种的改良品种,有25% Robusta 的基因。从咖啡的植物学角度来讲,云南小粒咖啡和公认最优秀的牙买加蓝山 (Jamaica Blue Mountain)、夏威夷可那(Kona) 有基因上的相近性。15、云南小粒咖啡34 年生结果树。咖啡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咖

10、啡具有多次开花现象及花期集中的特性。小粒种咖啡在云南花期27 月,盛花期35 月。咖啡的开花受气候,特别是雨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咖啡花寿命短,只有23 天的时间。小粒种咖啡一般在清晨35 时初开,57 时盛开。咖啡果实发育时间较长。小粒种咖啡果实成熟需810 个月一般在当年的1012 月成熟。雨量对果实发育的影响较大,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果实的发育。16、小粒啡各主要成分的百分比含量为:粗脂肪17.1 ,还原糖0.93 ,淀粉3.07 ,氮2.27 ,粗蛋白1.419 ,灰分 3.70 ,粗纤维19.33 ,咖啡碱2.14 ,蔗糖 9.20 ,水分 6.87 ,品质十分优良17、小粒种为coffe

11、a arabica l. ,中粒种为coffea canephora ,大粒种为coffea liberica 科属:茜草科咖啡属【别名】小粒种又称阿拉伯种,中粒种又称甘弗拉种,大粒种又称利比里亚种常见的主要有两种:arabica 和 robusta 。 咖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蔗糖以及淀粉、咖啡因等物质,制成饮料后香气浓郁、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因而成为和茶叶、可可组成的世界三大饮料,并雄居榜首。 云南咖啡属阿拉伯原种的变异种,经过长期的栽培衍变而成, 一般称为云南小粒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大灌木,株高 5 8米。基部通常多分枝,老枝灰白色。节膨大,幼枝无毛。叶

12、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微钝,全缘或呈浅波形,两面无毛。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内,花冠白色,芳香。浆果成熟时阔椭圆形,红色,长1.2 1.6 厘米,种子长0.8 1.0 厘米。花期34 月。产地及分布:原产于埃塞俄比亚或阿拉伯半岛,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有栽培。过去的资料:18、2007 年,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茶产业一度是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种植人数超过百万,茶在当地的影响力可谓不小,甚至茶园已经成为一些农户唯一的经济来源,然而最近在当地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茶农正在把经营了多年的茶树砍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解说】

13、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的南岛河村,记者见到了村民郭凤书,在她家的茶园里记者看到一些被砍掉的茶树已经干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村民郭凤书:这个茶叶今年还可以摘一季。记者:还可以摘一季。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村民郭凤书:到这个咖啡大起来,茶就砍掉, 全部改成咖啡。【解说】 这 5 亩茶园郭凤书已经种了七八年了,去年七月份她在茶树的间隔中套种了这咖啡, 这一季春茶采完以后,她将把所有的茶树砍掉只种咖啡。郭凤书还告诉记者村里砍掉茶树种咖啡的不止她一个人,在她之前很多人都这么做了。记者:咱们这儿像您这样改种咖啡的多不多?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村民郭凤书:多,今年。记者:今年怎么样?云南省普洱

14、市思茅区南岛河村村民郭凤书:今年好多, 对面山下面是茶,全部用挖掘机挖掉,像我们这样种咖啡了。【解说】通过了解记者发现当地不少咖啡种植户,之前都是种茶,而现在都已经改种咖啡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村民张世雄:现在改种咖啡的人更多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村民周艳平:像农户一家五六亩七八亩全部都改种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村民周艳:种咖啡的都是抢着种,这个利润很大。记者出镜: 我现在是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的一家咖啡粗加工厂,我们看到很多老乡把他们采下来的咖啡拿到这里来加工。【解说】咖啡豆在采摘下来以后,要经过晾晒脱壳儿加工才能出售,现在正是加工咖啡豆的旺

15、季,村民周艳看到附近村子里种咖啡的人越来越多,便投资一百多万元,开办了这家咖啡豆粗加工厂,今年是他们投产后的第一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村民周艳:收入就是每公斤0.3 元,每吨就是300元。记者:一天得加工多少?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村民周艳:正常就是20 吨左右。【解说】 周艳告诉记者, 现在到了咖啡豆收购晚期,很多农户都忙着把咖啡豆拿来加工,周艳自己家种了70 亩的咖啡到现在都还没有来得及加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村民周艳:自己的厂,别人来要先给人家加工。【解说】据了解,云南省普洱市是一个茶叶种植大市,虽然咖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人种植,可一直发展缓慢,

16、在2008 年以前整个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不过才十来万亩,但是在最近三年时间里,竟然发展到43 万多亩,甚至出现不少农户砍掉茶树来种咖啡。演播室 2、提起普洱市,很多人都会想到普洱茶,尤其2005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普洱茶,多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更是把茶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然而现在, 在这样一个茶叶种植大市, 为什么有人会砍掉茶树种咖啡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咖啡种植面积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从十来万亩发展到43 万多亩呢?【解说】 在云南省普洱市, 对于很多从事茶产业的人来说2008 年就想一场噩梦, 从 2007年到 2008 年当地整个茶产业遭受了冰火两重天的境遇。茶叶经销商沈有才:2007 年的时候应该是最疯狂的时候,不管懂不懂普洱茶,都被吸引进来了,大量的资金都吸引到普洱茶当中来,所以说很多人做普洱茶。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某茶厂负责人普建华:我们2006 年只卖 20 元 30 元的茶, 2007年可以卖到100 元,甚至100 元还多。【解说】从2005 年开始普洱茶市场持续看好,很多外地人开始把资金投入到普洱茶市场,普洱茶的价格也一路飙升,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